书记交流发言材料:在党建工作中落实群众路线的思考

更新时间:2025-07-07 08:32:38 浏览:50

 

 

在学习环节活动中,我结合自己分管的党建工作,一直思考如何在教育系统党建工作中落实好群众路线,让每个基层组织和每个党员干部增强依靠和服务群众的意识,进一步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推动基层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在思考中也迸发出一些思想的火花,经过认真梳理、理清思路,我认为在教育系统党建工作中落实群众路线,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思想建设方面:要用群众的语言和方式做好政治思想工作

在党员思想教育和对群众政治宣传方面,我们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内容空、方式单一。譬如党员学习还存在念文件、读报纸等现象,党员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空对空”,语言艰涩、生硬,党员对理论的理解、领会不多、不深,存在走过场问题,理论武装、提高党性修养的效果可想而知;在群众开展政治宣传的时候,也存在大而空的现象,爱讲大道理,爱说空理论,群众不认同,经常敬而远之。因此,理想信念教育如果不贴近党员、不贴近群众、不贴近实际,就不能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

对教职工开展思想教育和政治宣传,必须紧跟形势,改革创新。首先,内容要联系实际,要把理论与实际结合,与党员、群众关心的事物和工作相结合,让思想教育有的放矢,党员、群众乐于学习和接受,而不是被动去接受;其次,语言要接地气,要站在基层党员、群众的角度来思考抽象的理论,学会用群众的语言来谈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深入浅出开展对党员的党性教育,开展对群众的信仰宣传、道德教育;再次,方式要创新,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思想工作,当代信息技术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要学会用现代的手段,如运用网络、微信、微博等行之有效的方式让思想工作更便捷、更深入,覆盖面更广。

二、组织建设方面:要发展党员和群众认可的教职工加入组织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是党建工作的主线。具体到基层学校来说,党组织能否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关键是要看党员队伍是否先进、纯洁,在教职工中是否能发挥先锋作用、榜样作用。从教育系统基层单位来看,凡是党员队伍政治素质高、组织观念强的支部或总支,党组织在教职工中被认可度更高、作用发挥更好。

党的十八大在组织建设方面明确提出要“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发展党员是队伍建设的基础,只有把好这个“入口关”,党员队伍的质量才能提高,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彰显。一般说来,如果每个党员能凝聚一部分教职工、带动一部分教职工,学校落实工作就有了抓手和依靠。因此,基层单位发展党员既要注重把优秀教师培养成党员,重视发展对象的“才能”,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又要突出把群众认可的教职工吸纳进组织,注重发展对象的思想、道德、品质,把有凝聚人心作用、服务群众观念强的教职工发展成党员。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党组织和支委班子要善于观察、发现,深入群众了解情况,选择符合条件的教职工作为发展对象;要培养、引导发展对象树立服务群众意识,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要让发展的每个党员是从群众中脱颖而出的,又能扎根群众,引领和服务群众,并在工作、生活中代表组织发挥作用。

三、作风建设方面:要密切联系群众激发教职工工作积极性

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贯彻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的根本工作路线。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开展作风建设,要以干部队伍为主体,解决好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四风”问题;解决好少数党员干部群众观念不强,存在的脱离群众、甚至与群众对立的问题;解决好部分党员干部深入群众不够、联系群众不够的问题。一些单位凸显的干群矛盾引发的群众信访问题,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基层单位干部作风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群众是党的作风建设的监督者和效果检验者。基层单位只有改进文风、会风,倡导正确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才能树立风正气正的党风、校风,才能让群众信任和满意,才能激发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基层党组织在作风建设方面,一是完善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畅通渠道让党员干部倾听民声民心、民情民意,在事关教职工切身利益和学校发展的决策中,充分考虑群众意见和诉求,不与民争利,把教职工利益放在第一位,多干让教职工满意的好事实事,激发教职工当家作主的主人问责任感。二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坚决反对“四风”、远离“四风”,并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教职工,在工作中勇于担当,敢于开拓,与教职工拧成一股绳,齐心聚力促发展。三是要探索建立组织服务党员、党员服务教职工群众、教职工服务学生和家长的工作机制,增强党员归属感,为党员成长、服务搭建平台,为教职工发展搭建平台,激发党员和教师工作和发展活力。

四、制度建设方面:要建立健全符合实际需要的工作制度体系

十八大在制度建设方面,主要提出的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这一方面,教工委在校长公开选拔和学校副校级、中层干部竞聘中得到认真贯彻落实。譬如在参加竞聘干部评价方面,按照群众、党员、领导评分综合计算评价分数;一个岗位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人员才能形成竞聘,这些都是教育系统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做到了“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提高民主质量,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不让老实人吃亏。”以上制度我们还将继续坚持,并将进一步完善和创新。

在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方面,各个基层单位制度也有不少,但有一些制度执行起来不顺畅,一些单位不能做到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因而应该根据当前的形势和需要进行修订。例如基层单位的“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日活动等,要么坚持不好,要么流于形式,党员参加组织活动没有积极性;党员联系群众、党员责任岗、谈心活动等没有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一些党员身上发挥不出来,客观上弱化了党组织在学校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我们要抓住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契机,在对党员、群众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基层党组织的制度进行完善,争取建立一些符合群众需要、党员认可的工作制度和工作长效机制。

五、党建创新方面:要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

党建创新是党组织永葆活力的源泉。在这一方面,我认为基层组织要在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上下功夫。要以学理论、学业务,提高党员和党组织科学发展水平为出发点,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创建;要以服务党员、服务教职工、服务学生和家长,以及做好教职工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尊重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首创精神,鼓励学校党组织创新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等方面的方式、方法,探索建立切实可行、行之有效工作制度、工作方法,推动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

在教育系统党组织建设方面,我们还要根据民办学校和民办教育机构现状,加大党建工作力度,不断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要积极搭建教师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并根据教育系统实际,探索教职工党员到社区服务,建立党员学校、社区发挥作用的工作机制。

六、反腐倡廉建设:要充分发挥教职工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作用

积极发展党内民主,是预防腐败和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手段。基层单位通过保障党员主体地位,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营造民主监督的制度环境,完善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等制度,能有效实施对基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民主监督,推进科学决策和公开透明,把权利关进笼子里。我们经常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实际也是如此,在我们教育系统,“小金库”问题的发现、一些干部问题的查处,主要是我们的党员、群众提供了可靠的线索。因此,反腐倡廉建设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如果每个党员、每个教职工都民主参与学校工作、民主监督领导干部,腐败现象才能无处可躲,廉洁之风才能在学校盛行。

以上是我对在党建工作中落实群众路线的一些思考,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公文范文文库网站【公文堂】:www.gongwentang.com

公文范文文库网站【公文堂】:www.gongwentang.com

请各位用户务必收藏好以上两个网站,收藏好网址,终身可访问或下载全站公文范文

客服微信:gongwentangkf

微信公众号:【公文堂】

>>查看完整内容<<
标签: 党建 交流 发言 材料 书记 工作中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70191867@qq.com

推荐服务

  • AI公文写作神器

    最专业的AI公文写作平台,专属公文写作模型

  • 体制内交流学习群

    入群定期分享精品原创资料、一起共同成长

客服电话

15202926937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QQ交流1群:27019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