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四个带头”对照检查材料
根据机关党委《关于认真开好2024年度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会和开展民主评议党员的通知》要求,为扎实有效开好本次民主生活会,机关党委组织全体党员干部紧紧围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线,聚焦“四个带头”深入查摆问题,深刻剖析根源,明确整改方向。会前,通过个人自学、集中研讨、谈心谈话、征求意见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建议,认真撰写个人对照检查材料。在此基础上,现将机关单位党员干部对照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问题及具体表现
(一)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方面。
一是理论学习的系统性、实效性仍有不足。部分党员干部在理论学习上存在实用主义倾向,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领悟还不够全面系统,存在“碎片化”、“浅表化”现象,未能将其内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例如,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时,有时满足于完成“规定动作”,对深层次的理论逻辑、实践要求理解不透彻,导致在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机关工作、破解发展难题上,思路不够宽、办法不够多、招法不够新。二是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仍需加强。在复杂严峻的形势面前,部分党员干部政治站位还不够高,政治眼光还不够敏锐,对一些错误思潮和模糊认识,警惕性、斗争性不强,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现象,未能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例如,在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方面,对错误言论和负面信息,缺乏主动辨别和抵制能力,有时甚至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未能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三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自觉性、坚定性仍需提升。部分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做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有时还存在本位主义、个人主义思想,未能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思考问题、推动工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关整体合力的发挥。例如,在跨部门协作、协同配合方面,有时存在沟通协调不够顺畅,信息共享不够及时,工作配合不够默契等问题,影响了机关工作效率和整体效能。
(二)带头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方面。
一是宗旨意识有所淡化,服务群众的意识不够牢固。随着在机关工作时间的增长,部分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有所淡化,“衙门习气”有所滋长,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所减弱,存在“坐在办公室多、深入基层少”,“听汇报多、搞调研少”的现象,未能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例如,在制定机关工作制度、出台政策措施时,有时从机关工作便利性出发考虑问题多一些,从群众实际需求出发思考问题少一些,未能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二是纪律规矩意识有所松懈,自我约束力不够强。部分党员干部对纪律规矩的敬畏之心有所减弱,认为机关工作相对稳定、风险较低,自我要求有所放松,存在“小节无碍”、“下不为例”的侥幸心理,在执行党的纪律和规矩上,存在标准不高、要求不严的现象,未能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例如,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机关各项规章制度方面,有时存在执行不够彻底、落实不够到位的情况,在公务接待、会议活动、公车使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规范现象。三是担当精神有所弱化,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不足。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部分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意识有所减退,缺乏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的精神,存在“求稳怕乱”、“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在推动机关工作创新发展上,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工作按部就班、循规蹈矩,未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例如,在破解机关工作难题、推动重点工作落实方面,有时存在畏难情绪,遇到矛盾绕道走,碰到问题往后拖,缺乏“钉钉子”精神和“一抓到底”的韧劲。
(三)带头在遵规守纪、清正廉洁前提下勇于担责、敢于创新方面。
一是依法履职能力有待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能力不足。部分党员干部对与机关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不够深入系统,对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学习不够及时,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和把握还不够精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例如,在处理一些复杂疑难问题时,有时习惯于用老办法、老经验,运用法律法规政策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不强,未能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二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推动机关工作创新发展的思路不宽、办法不多。部分党员干部思想不够解放,观念更新不够及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习惯于用传统思维和传统方法开展工作,在推动机关工作创新发展上,思路不够宽广,办法不够有效,缺乏前瞻性、战略性思考。例如,在运用信息化、数字化等新技术新手段提升机关工作效能方面,思路还不够开阔,措施还不够有力,未能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为机关工作赋能增效。三是风险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不强,防范化解风险的意识和能力不足。部分党员干部风险意识不够强,对机关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隐患,预判能力和防范能力不足,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警惕性不高,防范措施不力,未能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例如,在机关内部管理、制度执行、安全保密等方面,风险防控意识还不够强,制度执行还存在漏洞,安全保密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未能做到万无一失、安全可靠。
(四)带头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方面。
一是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存在薄弱环节,压力传导层层递减。部分党员干部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党建工作是“软指标”,抓业务工作是“硬任务”,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落实“一岗双责”还不够到位,对分管领域的党建工作指导和督促还不够有力,压力传导层层递减,未能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例如,在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有时存在指导不够具体、督促不够到位、检查不够严格等问题,导致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不高、活力不足。二是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仍需健全完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管力度还需加大。虽然机关单位整体廉政风险不高,但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如“三重一大”决策、财务管理、资产处置、项目招标等,依然存在廉政风险隐患,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完善,监管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例如,在制度建设方面,一些制度机制还存在漏洞,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在制度执行方面,监督检查还不够到位,未能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的有效机制。三是监督执纪问责力度仍需加强,日常监督管理还不够严格。部分党员干部对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监督还不够严格,“老好人”思想作祟,对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醒函询不够及时,批评教育不够严肃,执纪问责不够严格,未能充分发挥监督执纪的震慑作用。例如,在日常监督管理方面,有时碍于情面,不愿红脸出汗,对一些违反纪律规矩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未能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二、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一是理想信念有所松懈,理论武装不够自觉主动。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理解不深、领悟不透,理论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不强,导致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自觉性不够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不足。二是党性锤炼有所放松,宗旨意识有所淡化。部分党员干部忽视了党性修养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放松了对自身党性的锤炼和提升,导致宗旨意识有所淡化,为民服务意识有所减弱,在思想深处,没有真正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融入到机关工作的方方面面,未能时刻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是担当精神有所减退,进取意识不够强烈。部分党员干部随着年龄增长、环境变化,担当精神有所减退,进取意识不够强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干事创业的激情和热情,在工作中,求稳怕乱、按部就班,缺乏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的勇气和魄力。四是责任意识不够到位,压力传导层层递减。部分党员干部对全面从严治党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对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的理解还不够到位,在履行“一岗双责”上,存在上紧下松现象,压力传导层层递减,导致管党治党责任落实不到位、不彻底。
三、整改措施和下步努力方向
一是坚持凝心铸魂,在强化理论武装上持续用力。坚持把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创新理论学习方式方法,丰富学习内容,提升学习效果,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机关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是坚持党性锤炼,在永葆政治本色上持续用力。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严格遵守党章党规党纪,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要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党纪进行自我检视,查找自身不足,及时整改提高。要积极参加组织生活,主动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监督,不断增强党性修养,提升政治觉悟。
三是坚持人民至上,在践行根本宗旨上持续用力。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深入基层一线,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诉求,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要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升服务群众能力,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四是坚持从严从实,在压实主体责任上持续用力。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切实把管党治党责任落到实处。要健全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明确责任分工,强化责任落实。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严格执纪问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免责声明:文稿来源网络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稿首发平台:www.gongwentang.com(公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