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在作风建设学习教育读书班上的研讨发言
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显著标志。而奢侈浪费之风,就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对于个别党员干部的奢侈浪费行为,人民群众更是反映强烈。回顾历史,保持勤俭朴素的作风历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47年来,党中央始终把作风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来抓。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好的作风来保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仅代表了未来的施政方向,也将为中国发展带来新的强大的动力。
2012年12月,中央政治局即作出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中央八项规定,致力于“实、真、勤、廉”,下决心“减、简、戒、控”,一股强劲的执政为民的清新之风吹遍神州大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13年,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得到有效遏制,受到了党内外群众的拥护和肯定。2025年3月,中央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贯彻再次进行了安排部署,这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
一、深刻认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意义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实际出发,对新时期我们党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作出了新部署,直面时弊、掷地有声,展现了中央领导集体“实干兴邦”的执政新风,彰显了从严治党、密切联系群众的鲜明态度,引起了极大反响潮。
(一)中央八项规定有效满足了群众期盼。作风问题是老问题,联系群众是老传统。全党上下为了促进作风好转,出台了不少文件,也开了不少会,但这一“老大难”始终未能有效根除。特别是一些老问题屡经整治,屡有反复,犹如顽疾,令老百姓非常厌恶,严重损害了我们党的形象。人民群众迫切希望我们党继续弘扬过去的优良作风,密切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增进同老百姓的鱼水深情,成为群众永远信得过的贴心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主动回应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从群众最不满意、最不高兴的地方入手,坚决解决作风老问题,抓到问题关键处,改到群众心坎上,项项顺应民心,条条反映民意,引起社会关注,备受各界赞扬。“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只要我们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就一定能增加党在群众心中的分量,取得信任,赢得民心,成为永远带领群众不断前进的主心骨。
(二)中央八项规定切实抓住了问题要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抓住要害无法根本解决。随着经济发展、观念变化、条件改善,出现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奢侈浪费现象日益突出的问题,甚至发展到了见怪不怪、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程度。事实证明,对这些沉痼顽疾,不对准要害、猛击穴位,不下大功夫、痛下猛药,无法根本改变。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体现从严的思想,是动真格的,就如同革命战争年代人民军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样,是铁的纪律,必须做到、必须执行。只要各级各部门做到领导带头,自上而下坚持不懈地做下去,一级带动一级,就一定能标本兼治、防微杜渐,永葆党的肌体健康。
(三)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贵在长期坚持。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改进工作作风的真招、实招、硬招,必须长期坚持,务求实效,取信于民。特别是现在我们党决心很大,群众期望也很高,如果不能坚持,虎头蛇尾,半途而废,势必更加伤害党群关系,损害党的形象。故而决不能搞“走过场”、刮“一阵风”,必须长期坚持下去,必须转化为全党的自觉行动,彰显我们党的决心和信心,让群众真正为此竖起大拇指。“大乐必易,大礼必简。”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特别的制度,涵盖改进调查研究、改进会风文风、改进新闻工作、厉行勤俭节约等八个方面,篇幅不长、内容实在,措施具体、操作性强,完全可以做到,完全可以长期坚持下去。只要我们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走样,不变通,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就一定能充分发挥制度安排对作风建设的引领作用,推动密切联系群众取得更大成效。
二、整治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要拿出过硬措施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干打雷不下雨”,不足以撼动有些人对“官本位思想”的执迷不悟;“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也无法矫正有些人对“形式大于内容”的情有独钟。对于“装睡”的人,只有一种办法才能让他们清醒,那就是毫不留情地把板子狠狠地打下去!各级党委要切实承担起加强作风建设的主体责任,拿出共产党人最讲认真的劲儿来,抓住主要矛盾,针对突出问题,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各级纪委要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该提醒的提醒,该批评的批评,该诫勉的诫勉,该调整岗位的调整岗位,该免职的免职,该处分的处分,该追责的追责,严惩不贷、决不姑息,以严格执纪、严肃问责倒逼党员干部作风的转变。只要拿出见人见事的过硬措施整治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真正把板子打下去,就一定会以点带面,用小切口推动大变局,打赢作风建设这场攻坚战、持久战。
(一)带头坚持深挖根源。违反八项规定精神是人民的大敌。群众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决不能让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绑住的手脚。然而,当前一些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依然突出,老问题隐形变异,新问题逐渐暴露。这种顽症之所以屡禁不绝,其根源就在于个别干部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对此,要突出问题导向。一方面,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大力加强思想教育、党性教育和宗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不断强化思想淬炼。另一方面,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引导党员干部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
(二)带头强化系统施治。提高政策措施的有效性,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在整治违反八项规定精神过程中,应避免简单思维,注重科学把握多重辩证关系,增强政策取向一致性,实现协同联动、系统施治。要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起来。整治违反八项规定精神,既要顶层设计、高位推动,也离不开群众响应、主动作为。领导干部必须真正下沉群众,多聆听群众的声音,精准把握哪些问题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和改进措施,赢得群众支持,实现上下同向发力、同频共振。要把基层“强身”和机关“瘦身”结合起来。针对基层职责边界不清、权责不一致、责能不匹配等问题,各地应立足实际建立健全基层权责清单,加强清单动态管理,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群众下沉,促进权责一致、责能一致,不断夯实基层群众工作基础。
(三)带头健全长效机制。违反八项规定精神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且花样不断翻新。整治违反八项规定精神不是“一锤子买卖”,不能“一减了之”,更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而是需要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随着整治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亟须破除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一方面,要不断总结近年来整治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经验做法,把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固化下来上升为制度规范。另一方面,要着眼于破解难点堵点问题,秉持主动创新的思路,在系统分析、审慎论证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硬举措,建立清晰明确的制度规范,推动整治工作在制度轨道上规范化运行。值得一提的是,在建章立制上要注重务实管用,不搞长篇大论。针对突出问题提出的措施要求,要简洁明了、具体实在,便于理解和执行。
三、坚持以学促干,立足岗位勇于担当作为
学习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推动工作、促进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做到知行合一,以良好作风和积极态度履行岗位职责,勇于担当作为。
(一)立足本职岗位发挥作用。每个岗位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平台,每名党员干部都要立足本职岗位,充分发挥自身作用。要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对待工作严谨细致、一丝不苟,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无论从事行政管理工作,还是业务技术工作,都要努力做到精益求精,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业绩。同时,要积极主动为单位发展出谋划策,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推动单位各项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例如,业务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团队协作中,积极配合其他同事,共同完成工作任务,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二)积极主动担当作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我们面临诸多新任务、新挑战,党员干部必须具备担当精神,积极主动承担应尽责任。工作中,遇到困难和问题不推诿、不退缩,敢于迎难而上,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急难险重任务,要勇挑重担,冲在前面,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比如,应对突发事件、处理复杂矛盾时,要敢于负责、勇于担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解决问题。同时,要树立正确政绩观,不搞短期行为,不做表面文章,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赢得群众认可和支持。
(三)用行动践行学习成果。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更要用实际行动践行学习成果。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时刻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指引,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做到清正廉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服务意识,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反对铺张浪费,勤俭节约办一切事情。通过自身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同志,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工作实践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免责声明:文稿来源网络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稿首发平台:www.gongwentang.com(公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