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专题班结业典礼上的讲话:墨中喜乐砚底惊鸿

更新时间:2025-07-06 14:20:22 浏览:87

行书专题班结业典礼上的讲话:墨中喜乐砚底惊鸿

 

    尊敬的各位学员、同仁、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相聚在此,共同见证赵孟頫行书专题班的结业典礼。作为本次专题研究班的主持人,我既感到欣慰,又满怀不舍。欣慰的是,经过近五个月的研习,每一位学员都交出了令人赞叹的答卷;不舍的是,这段与赵孟頫笔墨同行的时光即将告一段落。

    在此,我想以三个关键词总结我们的学习历程——传承、突破与敬畏。

    传承:以古为师,汲千年文脉

    赵孟頫是元代书坛的巨擘,更是中国书法史上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他提出“用笔千古不易”的论断,倡导回归晋唐传统,以“二王”为根基,融汇唐宋诸家之长。在课程中,我们反复临摹《洛神赋》《赤壁赋》《致中峰和尚十一札》《致民瞻十札》等经典,正是为了触摸赵体行书“温润典雅、遒劲圆熟”的笔法精髓。

    赵孟頫的书法,不是简单的技法堆砌,而是文人风骨的凝练。他的字里,有对传统的敬畏,有对历史的叩问,更有对生命境界的追求。我们临习的每一笔,既是对古人智慧的传承,也是对中华文化基因的守护。

    突破:以心驭笔,寻自我表达

    临古而不泥古,是赵孟頫给予我们最深刻的启示。他的行书虽以王羲之为宗,却自出机杼,开创了“赵体”的独特风貌——结体宽博秀逸,笔意流转自如,章法疏密有致。这种在规矩中求变通的智慧,正是我们课程的核心。

    让我感动的是,许多学员从最初的亦步亦趋,逐渐走向“有我之境”。有人尝试将赵体的圆润与大草的洒脱结合,有人在章法布局中融入现代审美意识,更有人在书写内容上赋予当代思考。这些探索或许稚嫩,但正如赵孟頫所言:“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只要守住笔墨的根基,创新便有了方向。

    敬畏:以艺载道,守笔墨初心

    赵孟頫一生历经宋元鼎革,饱受争议,却始终以书画为精神寄托。他的作品之所以能穿越时空,不仅因其技艺高超,更因其笔墨中流淌着文人的风骨与哲思。我们研习书法,最终是为了修炼心性——在提按顿挫间磨砺专注,在疏密虚实中体悟平衡,在黑白世界里照见本心。

    结业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希望大家带着对传统的敬畏,对艺术的赤诚,继续深耕笔墨。书法之路漫长,愿我们如赵孟頫一般,既有“日书万字”的勤勉,也有“与古为徒”的谦卑,更要有“我书意造本无法”的洒脱。

    最后,我想以赵孟頫《兰亭十三跋》中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愿大家以笔墨为舟,在传统的长河中追寻永恒的美,在时代的浪潮中书写自己的篇章。

    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文稿来源网络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稿首发平台:www.gongwentang.com(公文堂)

 

 

 

 

 

 

 

>>查看完整内容<<
标签: 专题 讲话 结业 典礼 行书 墨中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70191867@qq.com

推荐服务

  • AI公文写作神器

    最专业的AI公文写作平台,专属公文写作模型

  • 体制内交流学习群

    入群定期分享精品原创资料、一起共同成长

客服电话

15202926937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QQ交流1群:27019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