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在2025年学习教育读书班加强作风建设研讨发言
同志们:
今天,我们围绕“加强作风建设”这一主题开展专题研讨,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面落实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推动全市社会工作系统作风建设走深走实,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供坚强保障。下面,我结合近期学习思考和工作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加强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一)加强作风建设是践行“人民至上”理念的必然要求。社会工作直接面对群众、服务群众,作风建设关乎党的形象,关乎民心向背。总书记强调,“社会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群众对社会工作的期待已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优不优”。如果我们的干部仍存在“脸好看、事难办”“门好进、脸难看”等问题,必然损害社会工作部门形象,影响群众获得感。去年,我们在群众满意度调查中,发现“服务态度”“办事效率”是反映最集中的两大问题,这充分说明作风建设直接关系到社会工作的成色。
(二)加强作风建设是破解社会治理难题的关键举措。当前,我市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矛盾纠纷易发多发,社会治理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突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不足,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不高。破解这些难题,需要一支作风过硬、能力过硬的社会工作队伍。如果我们的干部仍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必然贻误发展机遇,影响社会稳定。
(三)加强作风建设是锻造社会工作铁军的内在需要。社会工作部门成立时间短,干部队伍来源多元,作风问题易发多发。近年来,我们查处了XX起社会工作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XX起“吃拿卡要”案件,这些案例警示我们,作风问题与腐败问题只有一步之遥。必须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引导干部树牢“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理念,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二、聚焦重点任务,以钉钉子精神推进作风建设走深走实
(一)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要向“文山会海”开刀。严格落实“发文开会负面清单”,今年发文数量同比减少xx%,会议数量减少xx%;推行“多会合一”“套开会议”,对内容相近的会议实行“合并召开”;建立“无会周”“无会日”制度,确保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抓落实。二要向“过度留痕”亮剑。开展“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专项整治,对功能重复的政务APP、工作群组一律清理整合;推行“电子台账”共享,杜绝重复填报、多头报送;建立“痕迹管理”负面清单,对“以留痕论英雄”的单位严肃问责。三要向“层层加码”说不。开展“责任状”“一票否决”专项清理,对未经批准擅自设立的一律取消;推行“属地管理”责任清单,明确“部门主责、属地配合”边界,杜绝“责任甩锅”。
(二)以“服务为民”的导向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一要打造“智慧社工”新平台。深化“互联网+社会工作”,建设“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整合“12345热线”“网格化管理”“志愿服务”等资源,实现“一网统管、一网通办”;推广“智能社工”“远程协助”服务,实现“问办协同”;开展“社会治理体验师”活动,邀请群众“找茬挑刺”。二要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建立“社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至少召开x次联席会议;推行“五社联动”机制,整合“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开展“社区治理创新”试点,打造“社区治理共同体”。三要创新“精准服务”新模式。推行“社会工作+志愿服务”模式,建立“志愿服务积分”制度,对优秀志愿者给予表彰奖励;开展“社会工作专业督导”,提升社会工作者专业化水平;建立“特殊群体关爱”机制,对困境儿童、空巢老人等群体实行“一人一策”精准帮扶。
(三)以“严管厚爱”的方针激励担当作为。一要树牢“实干实绩”导向。开展“担当作为好干部”评选,对在社会治理、志愿服务等急难险重任务中表现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推行“末位淘汰”机制,对连续两年排名末位的干部调整岗位。二要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建立“改革创新风险备案”制度,对符合条件的创新举措予以容错;开展“受处理处分干部回访教育”,对影响期满、表现优秀的干部重新使用。三要强化“关心关爱”措施。建立“干部家庭档案”,对存在困难的干部实行“一对一”帮扶;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减压拓展训练”,缓解干部心理压力;推行“弹性休假”制度,保障干部合法权益。
三、强化组织保障,确保作风建设取得持久成效
(一)压实“两个责任”,构建“一级抓一级”的责任链条。局党委要履行主体责任,我作为“第一责任人”,将定期研究作风建设工作;班子成员要履行“一岗双责”,对分管领域作风建设负总责;各单位“一把手”要履行直接责任,对作风问题“零容忍”。局纪委要履行监督责任,将作风建设纳入政治监督、日常监督、巡察监督重要内容,对顶风违纪的严肃追责问责。一是《责任清单》,明确党委、班子成员、单位“一把手”的具体职责,实行“照单履职、按单问责”;二是《问题清单》,对巡察、审计、信访等渠道发现的作风问题,实行“台账管理、动态销号”;三是《整改清单》,对反复出现、普遍发生的问题,从制度机制上找原因、堵漏洞,推动“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转变。
(二)完善制度机制,织密“不能腐”的制度笼子。开展“制度废改立”专项行动,对涉及作风建设的制度全面梳理,重点修订“公务接待”“差旅报销”“培训管理”等制度;推行“制度执行评估”机制,每年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体检”,对执行不力的单位通报批评。建立“作风建设考评”机制,将作风建设纳入绩效考核,权重不低于xx%,对连续两年排名末位的单位取消评优资格。
(三)深化教育引导,营造“不想腐”的廉洁文化。开展“作风建设大家谈”活动,组织干部围绕“如何改进作风”开展专题研讨;推行“廉洁家访”制度,对关键岗位干部家属进行廉洁教育;开展“青年干部扣好第一粒扣子”活动,对新入职干部进行作风建设专题培训。建立“作风建设曝光台”,对典型案例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开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同志们,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让我们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坚决打好作风建设攻坚战、持久战,以优良作风护航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文稿来源网络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稿首发平台:www.gongwentang.com(公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