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为了深入贯彻XX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摸清和掌握县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现状、找准存在问题,切实提高专业技术人才服务能力和水平,根据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县委组织部的部署,县人社局组成了专业技术人才课题调研组,对XX县专业技术人员人才队伍进行了专题调研。在汇总分析全县专业技术人员基本情况数据的基础上,结合该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形成了如下调研报告。
一、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截止XX年末,全县在职在岗专业技术人员22**人。其中,硕士研究生5人,大学本科568人,大学专科及以下1716人;35岁以下614人,36-45岁722人,46-55岁696人,56岁以上257人;高级职称223人,中级职称1183人,初级职称883人。
根据调查分析,我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有以下特点:
1、人才结构渐趋合理。我县在岗专业技术人员中的高级、中级、初级职称比例为1:5:4,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占到总量的51.6%;高学历人员所占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学本科以上人员所占比重达到24.8%;年轻化趋势比较明显,45岁以下人员的比重占到58%,中青年人员成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主体力量。
2、人才素质明显提升。高层次优秀人才有所增加。高级职称人员223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为9.8%。
二、近年来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人才工作环境逐步改善。近年来,我县专业技术人才社会地位明显提高,基础条件逐步改善,成长环境逐渐优化。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人才问题的文件精神先后制定出台了《中共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和《XX县人才引进暂行办法》等文件。全县人才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步伐明显加快,为人才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逐步形成,为人才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人才总量稳步增长。近年来,由于加大人才使用政策宣传力度,使得用人机制多样化,初步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县委、县政府加大了对优秀人才的招引力度、大专院校人才引进力度和现有人才的培训力度,人才总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人才结构不断优化。
三、目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问题
1、专业技术人才行业分布不合理,结构不优。一是人才行业分布不均衡。以教育和卫生两大部门的专业技术人才数量居多,其他支柱性产业,如农、林、水、文化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才数量不够多。二是人才结构不优。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我县专业技术人员中,有高级职称的只占9.8%,正高仅有0人;硕士以上学历的5人,仅占0.21%,而大专以下的多达75.18%;年龄在35岁以下的虽然占到26.9%,但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不足100人。高级、中级、初级职称比例为1:5:4,与1:4:5的“金字塔”式合理结构模式还有很大差距。
2、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高层次人才匮乏。从典型调研中也发现,相当部分的专业技术人员过分看重职称晋升,在出成果、做贡献上投入的精力与其职称不相称。相当部分的单位又重使用轻培养,缺乏系统培训和针对性培养。特别是对海外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引进不足、培养不力。我县专业技术人员的科研、创新能力不强,整体素质不高。
(二)原因分析
1、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力度不够。我县自然地理条件、环境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客观环境相对较差,科研经费、住房、子女入学入托等硬条件跟不上,择业观念、创业意识和创业机遇等也整体滞后,这些都增加了人才的引进难度。同时,吸引人才的政策和机制不配套、不完善,缺乏全面系统的可操作性,对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2、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环境不优。从教育环境来看,我县大专以上的教育事业相对比较落后,高校数量少,学术水平和科技实力低,培养人才的数量、质量及其结构尚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建设和科技事业发展的需要;从社会环境来看,在人才待遇方面,多数单位没有与专业人员贡献挂钩的激励措施,职称评聘还存在靠学历、熬资历的问题,缺乏一个靠业绩选才、用人的良好环境;在文化环境方面,我县地方小,一定程度地存在人才意识不强的问题,对人才的地位和作用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对人才价值的社会认同感不高,这些都不利于专业技术人才的健康成长,不利于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3、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投入不足。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人才学习、生活、成长环境的改善,各项人才政策的落实,都需要政府的支持,需要资金的投入。近几年,随着全县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级各部门对高层次人才研发的投入逐年增多,对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生活条件的改善力度逐年加大,但距我县对急需紧缺人才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无法实现待遇留人、事业留人的目标。
四、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意见建议
(一)完善措施,进一步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力度。
依据省市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出台创新人才引进政策,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根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重点工程、重大项目的需要,加强对急需紧缺人才的需求预测,定期发布人才需求目录,提高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引进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主动走出去,组织人才招聘团到全国各地开展人才招聘活动,引进各类紧缺人才;坚持与高等院校及职业技术学院的协作,扩大紧缺专业毕业生输送渠道。
(二)更新观念,进一步优化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环境。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为了实现我县经济发展,努力构建有利于专业技术人才创业发展的平台和环境,各级各部门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站在“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高度,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充分认识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意义,增强人才资源开发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积极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工作整体水平。
2、创优人才发展的各种软硬环境。作为经济欠发达、环境相对落后的地区,必须创优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各种软硬环境,以更灵活的政策、更大的投入、更好地学习、生活、工作条件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要大力宣传高层次人才勇于创新工作,带动地域发展的典型事例,使全社会真切地感受到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人尽其才,努力构建专业技术人才使用机制
1、创新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进一步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建立社会和业内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制度,发挥好职称工作的导向作用。完善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克服在人才评价中重学历、资历,轻能力、业绩的倾向。
2、健全专业技术人才流动机制。进一步疏通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之间、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组织之间、城县与农村之间的人才流动渠道。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的“三支一扶”服务制度,大力开展“千人百县”专家服务基层活动。鼓励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兼职、定期服务、技术开发、科技咨询等方式进行流动。
3、完善专业技术人才激励机制。加快完成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实行按岗位定酬、按业绩定酬,形成向关键技术岗位、优秀人才倾斜的分配机制,实现专业技术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完善人才奖励机制。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充分发挥经济利益和社会荣誉双重激励作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