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河北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第一部分数量关系
一、数学推理。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选项中选择你认为最合理的一项,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1、5,12,21,34,53,80,()
A.121
B.115
C.119
D.117
2、7,7,9,17,43,()
A.117
B.119
C.121
D.123
3、1,9,35,91,189,()
A.301
B.321
C.341
D.361
4、0,1/6,3/8,1/2,1/2,()
A.5/12
B.7/12
C.5/13
D.7/13
5、153,179,227,321,533,()
A.789
B.919
C.1079
D.1229
二、数学运算。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试题呈现一段表述数字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你可以在草稿纸上运算。
6、当第29届奥运会于北京时间2008年8月8日20时正式开幕时,全世界和北京同一天的国家占()
A.1/2以下
B.1/2
C.1/2以上
D.全部
7、小王忘记了朋友手机号码的最后两位数字,只记得手机号的倒数第一位是奇数,那么小王最多要拨打多少次才能保证拨对朋友的电话号码?()
A.90
B.50
C.45
D.20
8、用六位数字表示日期,比如980716表示的是1998年7月16日。如果用这种方法表示2009年的全部日期,那么全年中六个数字都不相同的日期有几天?()
A.12
B.29
C.0
D.1
9、甲乙共有图书260本,其中甲有专业书xx%,乙有专业书xx.x%,那么甲的非专业书有多少本?()
A.75
B.87
C.174
D.67
10、一条隧道,甲用20天的时间可以挖完,乙用10天的时间可以挖完,现在按照甲挖一天,乙再接替甲挖一天,然后甲再接替乙挖一天…如此循环,挖完整个隧道需要多少天?()
A.14
B.16
C.15
D.13
11、甲乙有相同数目的萝卜,其中甲打算卖1元x个,乙打算卖1元x个,后来甲乙一起以2元x个的价钱把萝卜卖了出去,结果比预期的收入少了4元钱。问:甲乙共有萝卜多少个?()
A.420
B.120
C.360
D.240
12、甲购买3支签字笔、7支圆珠笔、1支铅笔共花费32元,乙购买同样价格的笔,其中签字笔4支,圆珠笔10支,铅笔1支,共用去43元,问:单独购买签字笔、圆珠笔、铅笔各一支共需多少钱()
A.21
B.11
C.10
D.17
13、一种溶液,蒸发掉一定量的水后,溶液的浓度变为xx%,再蒸发掉同样多的水后,溶液的浓度变为xx%,第三次蒸发掉同样多的水后,溶液的浓度将变为多少?()
A.xx%
B.xx%
C.xx%
D.xx%
14、某公司甲乙两个营业部共有xx人,其中xx人为男性,已知甲营业部的男女比例为5︰3,乙营业部的男女比例为2︰1,问甲营业部有多少名女职员?()
A.18
B.16
C.12
D.9
15、厨师从12种主料中挑出2种,从13种配料中挑选出3种来烹饪某道菜肴,烹饪的方式共有7种,那么该厨师最多可以做出多少道不一样的菜肴?()
A.131204
B.132132
C.130468
D.133456
16、如图所示,X、Y、Z分别是面积为64、180、160的三个不同形状的纸片,覆盖住桌面的总面积是290,其中X与Y、Y与Z、Z与X重叠部分的面积依次是24、70、36,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15
B.16
C.14
D.18
17、甲乙丙丁四个队植树造林,已知甲队的植树亩数是其余三队植树总亩数的的四分之一,乙队的植树亩数是其余三队植树总亩数的三分之一,丙队的植树亩数是其余三队植树总亩数的一半,丁队植树xxxx亩。那么甲的植树亩数是多少?()
A.9000
B.3600
C.6000
D.4500
18、xxx个人参加x个活动,每人只能参加一个活动,并且每个活动的参加人数都不一样,那么参加人数第四多的活动最多有多少人?()
A.22
B.21
C.24
D.23
19、某市水库水量的增长速度是一定的,可供全市xx万人使用20年,在迁入x万人之后,只能供全市人民使用15年,市政府号召大家节约用水,希望将水库的使用寿命延长至30年,那么居民平均需要节约用水量的比例是多少?()
A.2/5
B.2/7
C.1/3
D.1/4
20、学校用从A到Z的顺序给班级编号,再按照班级号码在后面加01、02、03…的顺序给学生编号,已知从A~K每个班级是按照15的数量依次递增x人,之后依次递减x人,那么第xxx名同学的编号是多少?()
A.M12
B.N11
C.N10
D.M13
第二部分资料分析
所给出的图、表或一段文字均有x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
一、根据所给的图表、文字回答21-25题。
在2008年8月8日致24日奥运会器件,北京市的空气质量不仅天天达标,而且有10天达到一级,全面兑现了对奥运会空气质量的承诺。下图是2008年1-8月北京市大气质量检测情况,图中一、二、三、四级是空气质量等级,一级空气质量最好,一级和二级都是质量达标天气。2008年北京市的空气质量控制目标是全年达标天数累计达256天。
2008年1-8月北京市天气质量检测情况
21、1-8月空气合格天数超过20天的月份有多少个()
A.4
B.5
C.6
D.7
22、1-8月间,月平均空气质量合格天数约为多少天()
A.22
B.24
C.26
D.28
23、若将空气质量达标任务平均分配到各月,截至8月末,全年256天空气质量达标的计划完成情况是()
A.完成进度较慢
B.完成进度正常
C.完成进度提前
D.无法判断
24、第二季度与第一季度相比,空气达标天数的比重()
A.上升了x.x%
B.下降了x.x%
C.上升了xx%
D.下降了xx%
25、下列关于2008年1-8月间北京空气质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3-5月的空气质量较差
B.各月份空气质量相差不大
C.8月是空气质量最好的一个月
D.有一个月的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少于15天
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26-30题。
2006年全国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流向及从业情况统计表(单位:%)
2006年,全国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中,男性劳动力xxxx万人,占xx%。从年龄构成上看,20岁以下占xx.x%;21-30岁xx.x%;31-40岁占xx.x%,41-50岁占xx.x%;51岁以上占x.x%。从文化程度看,文盲占x.x%;小学文化程度占xx.x%;初中文化程度占xx.x%;高中文化程度占x.x%;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x.x%。
26、全国农村外出从业的女性劳动力约有多少万人()
A.4744
B.5397
C.9901
D.13178
27、表中“?”处的数值应为()
A.41.6
B.42.5
C.51.5
D.52.4
28、假设不同性别劳动力会在三大产业间均匀分布,则全国男性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从事第二产业的约有多少万人()
A.3416
B.3736
C.4342
D.4782
29、关于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的描述,无法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外出劳动力大多从事第二产业
B.东部和东北地区的劳动力大部分会留在省内
C.各地区的劳动力流向主要取决于本地的生活习惯
D.不同地区劳动力对从业地区选择的倾向性差异很大
30、关于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的描述,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东北地区劳动力对从业地的选择差异最小
B.超过xxxx万男性劳动力为高中以下文化程度
C.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大部分流向东部和东北地区
D.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x.x%,说明高学历劳动力多数都在家从业
三、根据以下资料,回答31-35题。某港口2007年生产统计表
31、2007年该港口货物吞吐量最高的季度是()
A.第一季度
B.第二季度
C.第三季度
D.第四季度
32、2006年4月到2007年12月间,港口货物吞吐量高于xxx万吨的月份有多少个()
A.10
B.11
C.12
D.13
33、2007年4-12月间该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率最高的月份是(????)
A.5月
B.6月
C.7月
D.8月
34、2007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低于全年平均水平的月份有几个()
A.2
B.3
C.4
D.5
35、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2006年第一季度,月均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xxx万吨
B.2007年第一季度,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高于全年平均水平
C.2006年4-12月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低于x万TEU的月份有x个
D.2007年第四季度的所有月份港口货物吞吐量均比上一年同期有所下降
参考答案
1.本题的数字规律是:从左到右,相邻两项的后项减前项,可以得到一个新数列7,9,13,19,27,即:
12-5=7,21-12=9,34-21=13,53-34=19,80-53=27
这个新的数列,从左到右,相邻两项的后项减前项又可以得到一个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2,4,6,8,即:
9-7=2,13-9=4,19-13=6,27-19=8,(37)-27=10
按照这个规律,填入括号内的应该是D项:80+37=117。
所以,正确选项是D。
2.本题的数字规律是:从左到右,相邻两项的后项减前项,可以得到一个新数列0,2,8,26,即:
7-7=0,9-7=2,17-9=8,43-17=26
这个新的数列,从左到右,相邻两项的后项减前项又可以得到一个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2,6,18,即:
2-0=2,8-2=6,26-8=18
2×3=6,6×3=18,18×3=54
按照这个规律,填入括号内的应该是D项:26+43+54=123。
所以,正确选项是D。
3.本题的数字规律是:
1=03+13,9=13+23,35=23+33,91=33+43,185=43+53,53+63=(341)
按照这个规律,填入括号内的应该是C项:341
所以,正确选项是C。
4.原数列可以整理为:0/5,1/6,3/8,6/12,10/20
其分子的后项减前项为一自然数列:
1-0=1,3-1=2,6-3=3,10-6=4,(15)-10=5
其分母的后项减前项为一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6-5=1,8-6=2,12-8=4,20-12=8,(36)-20=16
按照这个规律,填入括号内的应该是:15/36,即A项5/12。
所以,正确选项是A。
5.(解法一)
本题的数字规律是:从左到右的相邻两项,前项乘以3再减去后项,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数列280,310,360,430,即:
153×3-179=280,179×3-227=310,227×3-321=360,321×3-533=430 这个新的数列,从左到右,再把相邻两项的后项减前项,可以得到一个公差为20的等差数列30,50,70,(90)。即:
310-280=30,360-310=50,430-360=70,(520)-430=90
按照这个规律,填入括号内的应该是533×3-520,即C项:1079
所以,正确选项是C。
(解法二)
本题的数字规律是:从左到右,相邻两项的后项减前项,可以得到一个新数列26,48,94,212。这个新的数列,从左到右,再把相邻两项的后项减前项,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数列22,46,118。这个新的数列,从左到右,再把相邻两项的后项减前项,可以得到一个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24,72。即:
153,179,227,321,533,(1079)
264894212(546)
2246118(334)
2472(216)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
按照这个规律,填入括号内的应该是533+546,即C项:1079
所以,正确选项是C。
6.全球分为东西各xx个时区。按照东加西减的原理,凡向西走,每过一个时区,就要把表拨慢1小时;凡向东走,每过一个时区,就要把表拨快1小时。
北京的时区为东8区,当北京时间2008年8月8日20时奥运会正式开幕时,东12区的时间应该是8日夜里24时,而西12区时间则应该是8日的凌晨零点。
也就是说,当第29届奥运会于北京时间2008年8月8日20时正式开幕时,全世界的所有国家都和北京在同一天。(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呵呵)
所以,正确选项是D。
7.根据题意,手机号码的倒数第一位是奇数,则可能的数为1、3、5、7、9,共x个;倒数第二位可以是0、1、2、…9中的任何一个数字,共xx个。由此可知,手机号码最后两位的组合形式共有5×10=50种,也就是说,小王最多要拨打xx次才能保证打通朋友的电话.
所以,正确选项是B。
8.根据题意,表示一个日期共需要x个数字。
如果表示2009年的全部日期,那么前两个表示年份的数字必然为09;中间的两个数字表示月份,(表示前xx个月都必须用到0,与表示年份的数字相重复,排除;表示11月必须用到两个1,自身重复,排除),所以,中间的两个数字只能为12;最后的两个数字表示天数,要表示一个月中31天的每一天,其数字中必然含有0、1、2中的一个,从而必然与表示年份、月份的数字重复。由此可知,全年中六个数字都不同的日期一个也没有。
所以,正确选项是C
9.解答本题可以采用整除法。
图书的本数必然为整数,这是基本的常识。既然甲的专业图书占xx%,那么,甲的图书总本数乘以xx%必须是整数(乘以xx%等于整数的数只能是整百数,由此可知,甲的图书总数只能为100或者200)。这样,乙的图书总数就只能为60或者160。
60×xx.x%=7.5,7.5不是整数,乙的专业书不可能不是整数,排除。由此可知,乙的图书总数就只能为160。因此,甲的图书总数只能为100本。
甲的非专业书占xx%,100×xx%=87,就是说,甲的非专业书有87本。
所以,正确选项是B。
10.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可以套用以下方式:甲用20天的时间可以挖完,说明甲每天完成工程总量的1/20,乙用10天的时间可以挖完,那么乙每天完成工程总量的1/10。一个循环(甲乙两人各挖1天)共完成1/20+1/10=3/20。如此x个循环后可以完成工程总量的18/20,还剩余2/20。甲再挖一天完成1/20,还剩余1/20,需要乙再挖半天才能完成。因此共需要62+1+1=14天。
所以,正确选项是A。
11.假设甲乙各有萝卜x个。
按照原来的卖法,x人的收入分别为x/2和x/3,即总收入为5x/6元。
按照后来的卖法,如果甲乙一起以2元x个的价钱卖,则总收入为2x×2/5=4x/5元,比原来的卖法少收入:5x/6-4x/5=x/30元,即x/30=4,解得x=120。
由此可知,甲乙共有xxx个萝卜。
所以,正确选项是D。
12.设签字笔、圆珠笔、铅笔的单价分别为A、B、C,则根据题意可以列算式为:
(1)3A+7B+C=32
(2)4A+10B+C=43
把(1)式乘以3可以得到(3):9A+21B+3C=96
把(2)式乘以2可以得到(4):8A+20B+2C=86
把(3)式减去(4)式可得:A+B+C=10
所以,正确答案是C。
13.本题可以估算。从“第二次蒸发掉同样多的水后,溶液的浓度变为xx%”可知,随着水的不断蒸发,溶液的浓度也会逐渐增大。按照溶液浓度的递增速度,应该略大于xx%,因此估计为xx%。
所以,正确答案是D。
14.
(解法一)
设甲营业部有3x名女职员,则有男职员5x人;再假设乙营业部有y名女职员,则有男职员2y人。根据题意列算式为:
5x+2y=32
8x+3y=50
解得x=4,y=6。
由此可知,甲营业部有3×4=xx名女职员。
所以,正确答案是C。
(解法二)
解答本题也可以采用整除法。
已知甲营业部的男女比例为5︰3,则甲营业部的女职员人数能够被3整除,甲营业部的男职员人数能够被5整除,并且甲营业部的职员总数能够被8整除。
B项的16不能被3整除,可以直接排除。
代入A项,如果甲营业部的女职员人数为xx人,则甲营业部的男职员人数为xx人,甲营业部的职员总数为xx人。乙营业部只能有50-48=x人,不能满足“乙营业部的男女比例为2︰1”的比例。由此排除A项。
代入C项,如果甲营业部的女职员人数为xx人,则甲营业部的男职员人数为xx人,甲营业部的职员总数为xx人。乙营业部只能有50-32=xx人,可以满足“乙营业部的男女比例为2︰1”的比例,即男女职员人数分别为xx人和x人。由此可知C项符合题意。
所以,正确选项是C。
15.完成一道菜包括选主料、选配料和选烹饪方式x个步骤。
这是一道组合问题。在12种主料中任意选2种,就是C(12,2);在13种配料任意选3种,就是C(13,3);再在7种烹饪方式中任意选一种,就可以得出答案了
从12种主料中任意选2种有种选择,从13种配料中任意选3种有种选择,烹饪方式共有7种。由此可知,该厨师最多可以做出不一样的菜肴为7=611132117种。
四个选项的尾数是不一样的。仔细观察可知答案的尾数应该是B项的2。
所以,正确选项是B。
16.设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根据图形的重叠情况,减去重叠部分的面积,可知:
X+Y+Z-24-70-36+A=290
即:64+180+160-24-70-36+A=290
解得:A=16。
所以,正确选项是B。
17.
(解法一)
设甲队的植树亩数是x,乙队的植树亩数是y,丙队的植树亩数是z。则根据题意可知:
x=(y+z+3600)/4
y=(x+z+3900)/3
z=(x+y+3900)/2
求解方程组可得:x=3600,即甲队的植树亩数为xxxx亩。
所以,正确选项是B。
(解法二)
根据题意,可以设植树的总数为1,则甲乙丙分别占总数的1/5、1/4和1/3。即甲乙丙三队的植树数量为:12/60+15/60+20/60=47/60。其他剩余的部分必定是丁队种植的,即丁的植树数量为:
1-47/60=13/60
也就是说,丁队植的xxxx亩占植树总数的xx份中的xx份。
每份为3900/13=300
甲队的植树亩数占植树总数的xx份中的xx份,由此可知,甲队的植树亩数为:
12×300=3600
所以,正确选项是B。
18.分析题意,为了使参加人数第四多的活动其参加的人数尽可能地多,那么就需要安排参加其他活动的人数尽可能地少。
参加人数占第五、六、七位的三项活动,其人数最少可以为x人、x人、x人,还剩下xx人。
设参加人数第四多的活动其参加人数为x,则参加人数占第一、二、三位的三项活动,其人数最少可以为x+x人、x+x人、x+x人。即:
x+(x+3)+(x+2)+(x+1)=94
4x=88
x=22
所以,正确选项是A。
19.设水库现有水量为x,年增加量为y,每万人的年用水量为z。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为:
x+20y=20×12z
x+15y=15×15z
求解可得:y=3z,x=60y=180z
由此可知,水库30年后的总水量为:x+30y=180z+90z=270z
政府希望将水库的这些水量使用30年,则xx万人的年消耗量应为:
270z/(30×15)=3z/5
则居民平均需要节约用水量为z-3z/5=2z/5,也就是说,减少的比例是2/5。
所以,正确选项是A。
20.根据题意,A班到K班的人数依次为15,16,17,18,19,20,21,22,23,24,25,之后每班人数依次递减x人,分别为23(L班),21(M班),19(N班),17(O班),15(P班)……
计算A班到K班的学生(等差数列,中位数为20)总数为:40×5+20=xxx人,再编完L班,则学生总数为:220+23=xxx人,还剩余256-243=xx人。由此可知,第xxx名同学必定在M班,编号为M13。
所以,正确选项是D。
21.【答案】B。根据文字资料所述可知,空气级别为一级或二级则可视为合格。从图中可以求出,1月、2月、6月、7月、8月,这五个月的空气合格天数均超过了20天。
22.【答案】A。从图中可以求出1-8月每个月的空气质量合格的天数分别为:22、26、19、19、13、24、26、30天,这x个数的平均数约为22.4天,因此月平均空气质量合格天数约为22天。
23.【答案】C。这道题需要与前一道题的结论相结合起来。如果全年的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256天,那么平均到每个月,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则为256/12≈21.3天,比前八个月的月平均空气质量达标天数22.4天小,因此完成进度提前。
24.【答案】D。这道题目的计算量相对大一些,可以利用122题解析当中的数据。第一季度总共31+29+31=91天,注意2008年是闰年,2月份有29天,其中空气质量达标的天数为22+26+19=67天,空气质量达标天数的比重为67/91≈xx.x%;第二季度总共30+31+30=91天,其中空气质量达标的天数为19+13+24=56天,空气质量达标天数的比重为56/91≈xx.x%。因此第二季度与第一季度相比,空气达标天数的比重下降了73.6-61.5≈xx个百分点。
25.【答案】B。根据图形资料可知,3-5月空气达标天数均少于20天,为前八个月最少的月份,因此A选项正确;八月份的空气质量有30天达标,是各月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最多的月份,因此C选项正确;五月份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仅为13天,少于15天,因此D选项正确。而五月份与八月份相比,空气质量达标天数还不足八月份的一半,因此各月空气质量差距较大,B选项不正确。
26.【答案】A。男性劳动力为xxxx万人,占总外出从业劳动力的xx%,因此女性占总外出从业劳动力的xx%,其数量为8434×36/64≈xxxx万人。
27.【答案】C。从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人相加起来应当恰好为xxx%,因此“?”处的数值应为100-4.2-44.3=51.5。
28.【答案】D。如果不性别的劳动力在三大产业间均匀分布,那么男性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从事第二产业的人数占男性总人数的百分比则为xx.x%。因此男性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从事第二产业的人数为8434×xx.x%≈xxxx万人。
29.【答案】C。这道题很简单,只需要注意到C选项当中出现的“本地的生活习惯”在题目所给资料当中并未涉及,就可以断定C选项中的说法是无法根据资料推出的。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的百分比在几乎在各个地区都是最大的,因此A选项正确;东部和东北地区在省外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百分比均不足xx%,因此B选项正确;结合B选项的说法,以及中部、西部地区在省外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百分比超过xx%可知,不同地区的从业人员对于从业地区的选择倾向性差异较大,因此D选项正确。
30.【答案】A。从表格可以看出,东北地区劳动力在四种从业地的劳动力人数最为均衡,因此劳动力对从业地的选择差异最小,因此A选项正确;注意到文字资料当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有xx%,但是这是真对男性、女性一起统计的结果,不能代表男性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百分比,因此B选项无法知道;资料中并未涉及各地区劳动力的流向问题,因此C选项无法知道;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x.x%与该部分劳动力的从业地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因此D选项纯属无中生有。
31.【答案】B。这道题只需要将各个季度三个月分的港口货物吞吐量相加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到结果,从表格可以看出4、5、6三个月所在的第二季度港口货物吞吐量最高。
32.【答案】C。2007年各月货物吞吐量高于xxx万吨的月份为3、4、5、6、7、8、9、11、12,共x个月。2006年各月货物吞吐量需从表格第四列的数据逐月相减得到,通过计算可知,2006年10、11、12,共x个月的货物吞吐量超过xxx万吨。因此2006年4月到2007年12月间,港口货物吞吐量高于xxx万吨的月份有9+3=xx个。
33.【答案】A。这道题极易出错。请注意表格的最后一列统计的同比增长是指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累计数的同比增长。因此要计算每个月的同比增长需要从表格倒数第二列中计算出2006年5、6、7、8,四个月的集装箱吞吐量,再进行同比增长的计算。2006年5、6、7、8四个月的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为27.1-21.8=5.3、33.0-27.1=5.9、39.1-33.0=6.1、45.5-39.1=6.4,而以上四个月的同比增长最高的月份为5月份。这道题的计算量比较大。
34.【答案】A。根据表格第三列最后一行的港口货物吞吐量累计数可以算出2007年全年港口货物月平均吞吐量为10859.1/12≈xxx.x万吨,xx个月内,低于该值的月份为1、2、9、10,共x个月。根据表格倒数第三列最后一行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累计数可以计算出2007年全年港口集装箱月平均吞吐量为105.7/12≈x.xx万TEU,xx个月内,低于该值的月份为1、2、3、4、5、7,共x个月,其中两者均在平均数量之下的是1、2两个月份。
35.【答案】D。2006年第一季度港口货物吞吐量累计数为xxxx.x万吨,平均到前三个月,月吞吐量不到xxx万吨,因此A选项不正确;2007年第一季度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平均每个月为21.8/3≈x.x万TEU,全年平均值为x.xx万TEU,因此B选项不正确;根据表格倒数第二列的数据逐项相减可以得到2006年4-12月间港口集装箱的月吞吐量,其中小于x万TEU的月份为5、6共x个月,因此C选项不正确。根据表格第四列的最后四行数据逐行相减可以得到2006年第四季度三个月的港口货物吞吐量均比2007年的值高,因此D选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