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公务员管理部门必须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根据市委组织部、市公务员管理局的安排部署,为全面了解当前XX县公务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和管理。我们就全县公务员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一些思考。
一、当前XX县公务员队伍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推进公务员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公务员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为全面完成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整体素质有所提高。充分利用党校和行政学院、高等院校,并通过外派挂职、上挂锻炼、到乡镇挂职、扶贫帮困、参与重点项目建设等形式,加大了公务员培训、锻炼力度,广大公务员通过学习锻炼,增长了知识,磨练了意志,适应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得到了加强。与此同时,切实加强作风建设,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改进服务,提高效率;大力开展行风(机关作风)评议等活动,有力提高行政效率和政府服务的质量。
(二)管理工作日益规范。认真贯彻党的干部路线和方针政策,围绕公务员队伍的进、管、出三个环节,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竞争上岗、公开选拔、交流轮岗等工作顺利推进。今年元月,县委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实绩管理暂行办法》和《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暂行办法》,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考核、选拔任用和交流。同时,积极探索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公务员职位管理,进一步明确公务员职位的职责,以此作为科学管理、录用、考核、培训、奖惩的重要依据,使公务员队伍管理日益规范化、科学化。这些措施的推行,取得了明显成效,极大的激发了公务员队伍的活力。
(三)队伍结构不断改善。近5年来,坚持“凡进必考”进人原则,新招录各类公务员100余名,公务员队伍不断壮大,XX县现有在职公务员 1398人。从年龄结构看,18-40岁的占37.5%,41-50岁的占总数的41.8%,51-60岁的占20.7%;从学历结构看,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达到1180人,占总数的84.4%;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626人,占总数的44.8%;具有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的有24人,占总数的1.71%。从性别结构上看,全县女干部267人,占总数的19.1%,其中县处级女干部8名,占党政机关干部队伍的0.57%;乡科级女干部有259名,占同级别党政机关干部总数的18.5%。
二、当前XX县公务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XX县在公务员队伍建设管理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促进了工作进步,推动了科学发展。但不可忽视还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管理机构不健全。作为公务员管理的具体机构,公务员管理股的职责定位为主要负责全县公务员及参照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管理工作,具体承担公务员招录、登记、培训、考核、奖惩任免、辞职辞退、申诉控告等对外服务事项。工作纷繁复杂,任务十分艰巨。由于受编制的限制,工作人员难以配齐,机构不够健全,县委组织部公务员管理室、干部室、档案室合署办公,无专职人员,县人社局公务员管理股只有1名股长,难以有效发挥出良好的管理效能。
(二)整体素质不够高。虽然说全县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与新的形势相比,与新的要求相比,与新的呼声相比,我县公务员队伍素质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观念不适应。对建设服务型、法制型政府的认识不高,不少同志依赖经验主义,习惯于按传统的思想方式思考和处理问题。二是能力不适应。对社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应对处理的知识、手段和方法,有的甚至无所适从,无法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三是技能不适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不高,无法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四是方式方法不适应。习惯于审批收费,习惯于坐等上门。官僚主义、衙门作风在一些地方、一些人身上或多或少的存在。五是结构不适应。我县公务员中41-50岁的占总数的41.8%,41岁以上的则占62.5%,年龄老化比较严重,县直单位公务员年龄偏大,青黄不接,特别是县直单位领导班子年龄偏大,加上超职数配备,青年人很难进入县直单位班子。
(三)激励机制不够好。目前,在公务员队伍激励上,主要靠晋升、待遇、奖惩三个方面。一是从晋升上分析。由于受职数限制,加之近年来超编制配备领导干部较多,在不准划定年龄界线消化的情况下,根据干部使用提拔相关规定,我县将在5-7年内无职数可提拔干部,这样无形压制了年轻公务员的提拔使用,影响了干部的积极性和队伍的活力,将会造成50岁以上干部无精力干、40岁以上干部无劲头子干、30岁以上干部只有等着看的工作局面。二是从待遇上分析。现在是编制到人,工资打卡,特别是去年以来,砍掉了所有福利,公务员虽然说端的是“金饭碗”,但公务员工资普遍较低,平均工资不到2500元,只能是保温饱、保本人养不了家,造成部分公务员在工作中不思进取。三是从奖惩方面分析。一些岗位职责不够明确,考核办法不够科学,特别是一些单位简单以投票确定等次,容易挫伤那些坚持原则、埋头苦干、不拉庸俗关系公务员的积极性。
(四)编制管理不够活。一是编制数量不适应事业发展需要。近年来,社会事业在不断地发展,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职能职责发生了变化,工作量在不断提高,部分公务员单位的编制与工作职能职责、工作需求日益不相适应,出现单位缺编缺人事无人干的现象,行政机关大都是领导编制,具体做事的大部分靠从基层借调人员,造成借调人员数量严重超额,既影响了基层工作,又违背政策;二是历史原因造成超编现象严重。近年来,退伍兵的安置占了大量编制,而退伍兵虽然基本素质是好的,但在业务水平、综合能力不一定能适应和对接岗位需要,做起事来总感到有人而事无人干,人手少了。三是公务员登记遗留问题仍然存在。2005年10月以后进入行政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和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的人员还有相当数量的人没有登记为公务员,这部分人员的“消化”又是一大难题,亟待解决。
三、解决当前公务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建议
针对以上情况,为进一步搞好的公务员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健全机构。请示上级相关部门将县级公务员管理机构升格,给予适当的编制,配齐配强工作人员,改变现状1个人做事,还兼其他岗位上的工作的现象,使公务员管理处在提高公务员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上发挥重要作用。
(二)进一步提高素质。要加强和改进培训教育。一要提高针对性。要把提高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紧密结合起来,把提高管理能力和综合能力结合起来,做到“需要什么补什么”。二要凸显科学性。要积极运用案例式、研讨式、经验分享式、专家咨询、专题讲座、现场交流、实地考察和在职自学等方法,引导、帮助公务员加强各类知识技能、法律法规、业务政策的学习和提高。三要体现实效性。适时选派基层公务员进行挂职、交流、蹲点,加大公务员职位轮换力度,提高其处理复杂局面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水平,锻炼提高基层公务员的综合素质。
(三)进一步强化激励。首先,要从考核上激励。要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体系,科学地确定实绩考核的内容和量化的指标,建立考核日常工作台帐,健全组织考核工作程序,改进考核方法,加强考评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作为使用干部管理干部、教育和培训干部、监督干部的重要依据,使考核真正成为工作的指挥棒。其次,要从流动上激励。建立合理的公务员交流和流动机制,改变乡镇公务员交流和流动的现有模式,有计划地对乡镇和县直部门进行交流,促进县乡镇之间、乡镇之间公务员的合理流动,及时更新和充实乡镇公务员队伍。同时,对长期在条件艰苦的基层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同志,从关心和重视的角度出发,应根据中央有关条例、文件等精神,出台一些具体的交流和流动细则。再次,从待遇上激励。加快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加快建立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和聘任人员管理制度,同时,减少摊派性支出,切实提高基层公务员生活待遇。
(四)进一步用活编制。一要协调调整编制总数,根据事业发展和工作需求情况,抓住相关部门的特殊情况,积极协调上级相关部门合理调整一定编制以满足工作需要。二要建立人员借调机制。积极稳妥整改长期借调人员,对于借调人员的数量、使用、管理、考核、提拔等建立一系列的相关规定,进行总量调控、合理评估后,再行清理。三要着力消化遗留问题。集中工作精力,着力摸清2005年10月13日前进入行政机关没有登记为公务员的一般工作人员和2008年11月27日前进入行政机关提拔领导职务没有登记为公务员的人员以及2008年11月27日后进入行政机关提拔领导职务人员,向市委组织部和市人社局做好相关汇报。
公文范文文库网站①【公文堂】:www.gongwentang.com
公文范文文库网站②【公文堂】:www.gongwentang.com
请各位用户务必收藏好以上两个网站,收藏好网址,终身可访问或下载全站公文范文
客服微信:gongwentangkf
微信公众号:【公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