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为全力维护全县安全稳定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现将2024年度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助推法治政府建设
一是加强执法培训,提升干部素质。开展全县行政执法业务培训,对全县行政执法人员进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和入企执法平台“邯郸执法”专题培训,切实增强行政执法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透明化。开展基层执法乱象专项整治。11月21日召开了基层乱象专项整治动员部署会,明确了目标任务,确定了各部门职责,全面清理违规执法事项,不断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
二是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健全完善行政执法监督体系。1.不断提升行政执法人员素质,严格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的管理,清理因调动、退休、身份不符等原因,注销执法证件82个,目前符合规定行政执法人员468人。2.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完善培训制度,今年对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时间达62课时;严格执法行为,开展行政执法乱象整治,开展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行动,先后制定印发《广平县规范罚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广平县开展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方案》、《广平县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若干措施》等文件。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逐利执法、扰企执法、运动式执法、“一刀切”执法、不文明执法、不廉洁执法等执法乱象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行政执法监督中发现的问题线索机制。对行政执法监督过程中发现行政执法行为涉嫌违纪违法的,及时将问题线索移送监察机关依法依规处理。完善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机制,对6个重点执法部门的30余份行政处罚案卷进行了案卷评查,对案卷评查中发现的问题,逐一反馈评查意见,逐一纠正;二是是对各行政执法部门的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三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确保制度落实率达到100%;不断完善行政执法工作体制,对综合行政执法进行调整。5月份对县综合行政执法局1488项执法事项进行了调整,把卫生健康领域的201项行政执法事项划回县卫生健康局。健全完善行政执法监督体系,9月份我局加挂广平县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牌子,明确协调监督职能,健全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印发了《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十条措施》《重大行政执法案件督办机制》等制度性文件。
三是加强合法性审查工作。截至目前,对县政府常务会议议题、规范性文件以及政府合同的合法性审查共40件,出具法律意见书48件,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和保障。开展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共梳理行政规范性文件23件,保留18件,宣布失效4件,废止1件,其中保留涉企规范性文件7件,废止不平等对待企业规范性文件1件,根据国务院宣布失效的文件对我县政府和县政府办公室文件进行清理,共清理文件9件。
四是扎实开展行政复议应诉工作。深化行政复议改革成果,创新行政复议工作方式,形成依法行政的倒逼趋势,主动运用和解、调解等方式,促使双方当事人有效沟通,推动行政争议实质化解。截至目前共收到复议案件70件,受理70件,审结66件。4件正在审理过程中。审结的66件中,成功调解化解了8件。收到诉讼案件9件,均已开庭,负责人出庭应诉9件,应诉率达100%。
二、深化普法宣传工作,夯实基层法治基础
一是创新普法工作形式。今年以来,广平县司法局组建“鹅城小喇叭普法宣传队”,整合公证员、法律援助律师、普法志愿者、村居法律顾问等力量,充分发挥法治宣传职能,开展法律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等“法律九进”活动,同时指导乡镇司法所建立“148小喇叭宣传分队”,普法宣传全面铺开。
二是深入开展“普法进万家”活动。深入开展“普法进万家”活动。深入到乡村、社区、居民小区、企业、学校等单位常态化开展普法活动。截至目前,共组织开展各类宣传宣讲活动25场,发放普法书籍5万余份,普法人群达 3万人。坚持“每月一主题”普法宣传活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常态化开展各行业各领域各系统普法工作。今年以来,整理上报民法典、防范非法集资、妇女权益保障、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产权保护、防灾减灾、反有组织犯罪法等各类谁执法谁普法及以案释法案例305个。同时,积极参与县委统战部组织“青鸟计划”普法活动。指派业务精、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律师,在社区、学校等开展普法宣传活动4场,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覆盖人群1000余人,对提高居民法律维权意识,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构建和谐社区、平安校园,助力广平法治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是坚持新媒体宣传引导。开设广平司法微信公众号、广平普法今日头条号,开通广平普法抖音号,定期发布普法典型案例,通过以案释法的形式为大家普法,到目前为止,共更新普法案例 880个。
四是加强法律明白人学习培训。今年8月30-9月1日在县第四实验小学组织开展了学校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暨法律明白人培训会。各镇法律明白人骨干人员100余人参加了专项学习培训。
五是努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组织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发挥律师专业优势,持续推进“百所联百会”“服务实体经济律企携手同行”专项行动,为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普法宣传法治讲座等法律服务,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以来,各律师服务团队共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13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排查法律风险20条。
三、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维护基层社会稳定
一是持续开展枫桥式司法所创建工作。2023年胜营镇司法所成功创建省级“枫桥式”司法所,2024年将剩余六个司法所列入全部列入“枫桥式”司法打造计划,对司法所的硬软件进行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对优秀司法所进行推进上报,争创省市级荣誉称号。
二是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以乡镇为主体,充分发挥调解员作用,对基层矛盾纠纷开展常态化全面动态排查,突出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人群、重点时段,实现清仓见底,不留盲点、死角。建立矛盾纠纷摸排台账,对发现的矛盾纠纷及时解决,遇到疑难复杂问题和矛盾隐患及时上报,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调处、早化解。2024年以来,全县各调解组织共调解矛盾纠纷1493件,调解成功1475件,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
三是持续强化特殊人群管控。落实日常监管制度,每月10日、20日为全部矫正对象固定签到见面日,督促矫正对象及时反馈,坚决杜绝脱管漏管。通过“巡界者”APP平台系统、定位手机行动轨迹、微信实时位置共享等方式,对社区矫正对象活动范围进行核查,对违规越界的社区矫正对象进行谈话、训诫、警告等处分,切实避免潜在隐患转变成现实风险点。今年以来共训诫13人次,警告4人次。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在“春节”、全国两会等重大节假日期间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脱漏管、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及再犯罪风险的排查,最大限度减少和消除安全隐患,营造和谐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推进精准教育帮扶。积极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和帮教对象开展入矫教育、集中教育,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增强法律意识,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定期开展警示教育。2月2日和9月29日,组织所有矫正对象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取得良好的警示教育效果。定期组织分析研判,对社区矫正安全隐患、社区矫正工作开展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实现对隐患的源头化解,推进社区矫正规范化运行。截至2024年12月11日,我县在册社区矫正对象64人,其中缓刑63人,暂予监外执行1人,接收社区矫正对象53名,解矫63人,居住地变更5人,无脱管、漏管现象。
四、加强公共服务力度,提供优质公共法律服务
一是扎实推进法律援助扩面提质工作。降槛扩面,加大对各类重点人群的法律援助服务,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老年人及严重疾病患者实行预约式、上门式、一站式服务;对求助事项符合现行规定的70岁以上老年人申请法律援助均免予经济状况审查,直接给予援助,坚持人民至上,让困难群体平等享受法律保护。二是落实刑事全覆盖。做好认罪认罚和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工作,加强部门间沟通衔接,实现审判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刑事案件律师辩护、法律帮助全覆盖,积极配合开展刑事全覆盖工作。三是积极打造“131温情站点”法律援助工作网络。我局本着实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能援快援”的服务目标,着力于完善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网,逐步形成了以县级法律援助中心为辐射点,部门法律援助工作站、律所法律援助工作站、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以及村级法律援助工作点为网络节点的“131”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网。另外,还可以通过电话和网络进行法律援助咨询,实现法律援助服务畅联畅通,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务,使符合条件的公民都能及时获得法律援助。今年以来,我县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事项642件,其中申请类239件,通知辩护类(刑事案件)69件,值班律师法律帮助类125件,代书46份,解答法律咨询163件次,依法有效的维护了受援人的合法权益。四是全面开展公证服务。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延时服务、延伸服务、预约服务、加急服务、上门服务,对残疾人和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当事人减免公证费用,为老年人、残疾人开通了绿色通道,同等条件下优先办理公证,免费代拟文书等服务内容,为群众提供通畅便捷、优质高效的公证服务。截至目前,共办理各类公证552件,公证件数实现了倍增。开展公证业务宣传21场,分发宣传资料2000余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800余人次。
五、2025年工作谋划
2025年,我局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有关要求,在做好日常性工作的同时,创新探索开展各项业务工作。
一是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严把重大决策法治关口,认真做好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工作,常态化清理县政府规章,落实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做好县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持续深化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二是推进调解工作提档升级。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诉调、访调、警调对接,提高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全力配合推进我县诉源治理工作。完善多元纠纷化解机制。加强规范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发挥好已经成立的婚姻、医患、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电力等行业调解组织的作用,规范调解程序,提升调解效率,推进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相衔接的运行机制。重点探索“人民调解+党建”工作模式,重点动员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律师队伍中的中共党员,在调解中强化党建作用,形成“以党建促调解、以调解强党建”的良好循环,将“人民调解+党建”形成的过程、取得的成效加以提炼总结,形成经验总结,加以推广。
三是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全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提档升级,配强法律服务力量,实现法律援助、法律咨询、法治宣传、人民调解等功能充分发挥。整合全县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加大法律援助宣传力度,拓宽法律援助范围和渠道,扩大影响力。推动村(居)法律顾问有效全覆盖,实现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与村(居)法律顾问工作有效衔接。持续推进“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不断提升法律服务智能化水平。
四是继续深入开展普法活动。创新普法形式,加大推动“互联网+普法”成效,进一步发挥作用。深入推进基层普法依法治理,认真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组织“鹅城小喇叭”宣传队深入到机关,学校、企业、乡村等基层单位开展法律大宣讲活动。
五是提升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水平。协调推进重点人群管理稳控、教育疏导和救助帮扶。持续加强涉黑涉恶、涉邪涉恐、肇事肇祸等重点人群管理,加大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力度。加强智慧矫正中心建设,提升安置帮教工作规范化水平。
公文范文文库网站①【公文堂】:www.gongwentang.com
公文范文文库网站②【公文堂】:www.gongwentang.com
请各位用户务必收藏好以上两个网站,收藏好网址,终身可访问或下载全站公文范文
客服微信:gongwentangkf
微信公众号:【公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