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浙江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5-07-05 01:10:57 浏览:125

2015年浙江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数量关系

    1.1,-4,4,8,40,()

    A.160

    B.240

    C.320

    D.480

    【答案】C

    【解析】两两作商结果为-4,-1,2,5,8,故答案为40×8=320

    2.5,11,-3,7,-5,()

    A.6

    B.7

    C.8

    D.9

    【答案】A

    【解析】(第x项-第x项)/2=第x项,答案为[7-(-5)]/2=6

    3.5,7,10,15,22,()

    A.28

    B.30

    C.33

    D.35

    【答案】C

    【解析】两两作差2,3,5,7,质数数列,所以后一项为11,答案为22+11=33

    4.2,5/2,11/4,35/12,73/24,()

    A.365/120

    B.377/120

    C.383/120

    D.395/120

    【答案】B

    【解析】两两作差,1/2,1/4,1/6,1/8所以后一项为1/10,最后答73/24+1/10=377/120

    5.2,3,5,9,17,33,()

    A.62

    B.63

    C.64

    D.65

    【答案】D

    6.61,60,40,41,23,()

    A.22

    B.24

    C.26

    D.28

    【答案】C

    【解析】多级数列。两两作和,选C。

    7.3,5,8,11,16,19,()

    A.20

    B.22

    C.24

    D.26

    【答案】C

    【解析】质数修正数列。2+1,3+2,5+3,7+4,11+5,13+6,17+7选C。

    8.5,63,37,511,101,()

    A.1727

    B.1833

    C.1905

    D.1929

    【答案】A

    9.34,41,46,56,64,(),88

    A.75

    B.77

    C.79

    D.81

    【答案】B

    【解析】多级数列。作差后为周期数列,选B。

    10.2,3,4,9,16,45,(),315

    A.90

    B.96

    C.102

    D.120

    【答案】B

    x1.某单位共有四个科室,第一科室xx人,第二科室xx人,第三科室xx人,第四科室xx人,随机抽取一人到外地考察学习,抽到第一科室的概率是多少?

    A.0.3

    B.0.24

    C.0.2

    D.0.15

    【答案】C

    【解析】按照概率的定义:所求概率=20÷(20+21+25+34)=0.2。因此,本题答案选择C选项。

    x2.野生动物保护机构考查某圈养动物的状态,在n(n为正整数)天中观察到:①有x个不活跃日(一天中有出现不活跃的情况);②有x个下午活跃;③有x个上午活跃;④当下午不活跃时,上午必活跃。则n等于:

    A.10

    B.9

    C.8

    D.7

    【答案】B

    【解析】代入选项验证即可。若n=7,则由条件②③可知下午不活跃的为2天,上午不活跃的为1天,与条件①矛盾,故排除;类似的若n=8,则由条件②③可知下午不活跃的为3天,上午不活跃的为2天,与条件①矛盾,故排除;若n=9,则由条件②③可知下午不活跃的为4天,上午不活跃的为3天,验证后满足要求。因此,本题答案选择B选项。

    x3.每年三月某单位都要组织员工去A、B两地参加植树活动。已知去A地每人往返车费20元,人均植树5棵,去B地每人往返车费30元,人均植树3棵,设到A地员工有x人,A、B两地共植树y棵,y与x之间满足y=8x-15,若往返车费总和不超过3000元,那么,最多可植树多少棵?

    A.498

    B.400

    C.489

    D.500

    【答案】C

    【解析】由题意设去A地的人数为x人,B地的人数为b人,则总植树棵树y=8x-15=5x+3b,解得b=x-5,故总车费=20x+30(x-5)=3000,解得x=63,b=58,总棵树=63×5+58×3=489棵。因此,本题答案选择C选项。

    x4.有xxx人参加某单位的招聘,xx人有英语证书和普通话证书,xx人有英语证书和计算机证书,xx人有普通话证书和计算机证书,其中一部分人有三种证书,而一部分人则只有一种证书。该单位要求必须至少有两种上述证书的应聘者才有资格参加面试。问至少有多少人不能参加面试?

    A.50

    B.51

    C.52

    D.53

    【答案】D

    【解析】由题意,欲使不能参加面试的人数至少,则参加的人数须尽可能多。即具有三种证书的人数为x人,故同时有两种证书的人数至少为30+36+15=xx人,能够参加面试的总人数为1+81=xx人,135-82=xx人。因此,本题答案选择D选项。

    x5.有A和B两个公司想承包某项工程。A公司需要300天才能完工,费用为x.x万元/天。B公司需要200天就能完工,费用为x万元/天。综合考虑时间和费用等问题,在A公司开工50天后,B公司才加入工程。按以上方案,该项工程的费用为多少?

    A.xxx万元

    B.xxx万元

    C.xxx万元

    D.xxx万元

    【答案】C

    【解析】工程问题。赋值工作总量为600,则A公司的效率为2,B公司的效率为3,A公司开工50天后,完成的工作量为50×2=100,剩余工作量为500,两公司合作需要500÷(2+3)=100天,故总费用=150×1.5+100×3=xxx万元。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x6.掷两个骰子,掷出的点数之和为奇数的概率为P1,掷出的点数之和为偶数的概率为P2,问P1和P2的大小关系是:

    A.P1=P2

    B.P1>P2

    C.P1<P2

    D.P1、P2的大小关系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概率问题。分成两个骰子来考虑:点数之和为奇数包含两种情况:第一个骰子为奇数,第二个骰子为偶数;或者第一个骰子为偶数,第二个骰子为奇数。而点数之和为偶数也包含两种情况:奇数+奇数,偶数+偶数。故P1=(1/2×1/2)+(1/2×1/2)=1/2,P2=(1/2×1/2)+(1/2×1/2)=1/2。故P1=P2。因此,本题答案选择A选项。(本题也可按照概率的定义计算。)

    x7.一只挂钟的秒针长30厘米,分针长20厘米,当秒针的顶点走过的弧长约为9.42米时,分针的顶点约走过的弧长为多少厘米?

    A.6.98

    B.10.47

    C.15.70

    D.23.55

    【答案】B

    【解析】根据圆的周长公式:9.42米=n圈=n×2×3.14×0.3,解得n=5,即秒针走了5圈(分钟),此时分针走了(5/60)×2×3.14×20=10.47厘米。因此,本题答案选择B选项。

    x8.某果农要用绳子捆扎甘蔗,有三种规格的绳子可供使用:长绳子1米,每根能捆7根甘蔗;中等长度绳子0.6米,每根能捆5根甘蔗;短绳子0.3米,每根能捆3根甘蔗。果农最后捆扎好了23根甘蔗。则果农总共最少使用多少米的绳子?

    A.2.1

    B.2.4

    C.2.7

    D.2.9

    【答案】B

    【解析】观察后发现采用短绳子捆绑较为节省,故直接采用8根短绳(2.4米)可捆绑24根(题目不严谨。),或者6根短绳和1根中等长度,总长为6×0.3+0.6=2.4米。因此,本题答案选择B选项。(本题中采用长绳反而更浪费,不符合常识。)

    x9.某超市销售“双层锅”和“三层锅”两种蒸锅套装,其中“双层锅”需要2层锅身和x个锅盖,“三层锅”需要3层锅身和x个锅盖,并且每卖一个“双层锅”获利20元,每卖一个“三层锅”获利30元,现有7层锅身和x个锅盖来组合“双层锅”和“三层锅”两种蒸锅套装,那么最大获利为:

    A.50元

    B.60元

    C.70元

    D.80元

    【答案】C

    【解析】通过分析可知,每“层”锅身可获利10元,故尽量把所有锅身全部搭配售出即可:x个2层锅,x个3层锅,共获利2×20+30=70元。因此,本题答案选择C选项。

    x0.在一次航海模型展示活动中,甲乙两款模型在长100米的水池两边同时开始相向匀速航行,甲款模型航行100米要72秒,乙款模型航行100米要60秒,若调头转身时间略去不计,在xx分钟内甲乙两款模型相遇次数是:

    A.9

    B.10

    C.11

    D.12

    【答案】C

    【解析】由题意,xx分钟时,甲、乙模型行驶的路程分别为1000米和1200米,两车的路程和为2200米,根据公式:路程和=(2n-1)×S,解得n=11.5。故两模型相遇了xx次。因此,本题答案选择C选项。

    x1.设有编号为1、2、3、…、10的xx张背面向上的纸牌,现有xx名游戏者,第x名游戏者将所有编号是1的倍数的纸牌翻成另一面向上的状态,接着第x名游戏者将所有编号是2的倍数的纸牌翻成另一面向上的状态,……,第n名(n≤10)游戏者,将所有编号是n的倍数的纸牌翻成另一面向上的状态,如此下去,当第xx名游戏者翻完纸牌后,那些纸牌正面向上的最大编号与最小编号的差是:

    A.2

    B.4

    C.6

    D.8

    【答案】D

    【解析】约数倍数计算类。逐个分析每个数字(1-10)的约数个数,10的约数有1、2、5、10,故10共被翻转四次,仍然背面向上;9的约数有1、3、9,共被翻转三次,正面向上。1的约数只有1,故向上。故正面向上的最大编号和最小编号分别为9、1,差值为8。因此,本题答案选择D选项。

    22.为了国防需要,A基地要运载1480吨的战备物资到1100千米外的B基地。现在A基地只有一架“运9”大型运输机和一列货运列车。“运9”速度550千米每小时,载重能力为20吨,货运列车速度100千米每小时,运输能力为600吨,那么这批战备物资到达B基地的最短时间为:

    A.53小时

    B.54小时

    C.55小时

    D.56小时

    【答案】B

    【解析】由题意,运输机往返一次的时间为4小时,火车往返一次的时间为22小时。观察选项可以发现最短时间均大于48小时,即可供火车往返x次,火车可运送2×600=1200吨。故运输机需要运输280吨,需要280÷20=xx次(需注意,最后一次为单程),故总时间为13×4+2=54小时。因此,本题答案选择B选项。

    x3.某一农村的农民自发组织若干位同村农民到台湾旅行,其旅行费用包括:个人办理赴台手续费,在台旅行的车费平均每人503元,飞机票平均每人1998元,其他费用平均每人1199元,已知这次旅行的总费用是92000元,总的平均费用是4600元,问:赴台的总人数和个人办理赴台手续费分别是多少?

    A.xx人,900元

    B.xx人,650元

    C.xx人,700元

    D.xx人,850元

    【答案】A

    【解析】由题意,总人数=总费用÷人均费用=92000-4600=xx人。个人办理赴台手续费=4600-503-1998-1199=900元。因此,本题答案选择A选项。

    x4.某场羽毛球单打比赛采取三局两胜制。假设甲选手在每局都有xx%的概率赢乙选手,那么这场单打比赛甲有多大的概率战胜乙选手:

    A.0.768

    B.0.800

    C.0.896

    D.0.924

    【答案】C

    【解析】概率问题。分析甲获胜的情况可得:所求概率=0.8×0.8+0.8×0.2×0.8+0.2×0.8×0.8=0.896。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x5.如图,某三角形展览馆由xx个小三角形展室组成,每两个相邻展室(指有公共边的小三角形)都有门相通,若某参观者不愿返回已参观过的展室(通过每个房间至多一次),那么他至多能参观多少个展室?

    A.33

    B.32

    C.31

    D.30

    【答案】C

    第二部分判断推理

    xx.行政不作为是行政机关对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符合条件的申请依法应该实施某种行为或履行某种法定职责却无正当理由拒绝履行或拖延履行的行政违法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中行政机关行为不属于行政不作为的是:

    A.王某要求所在地交通局告知有关汽车养路费收费标准,三个月未答复

    B.陈某在某市建设局工作多年,符合职称评定申请,申请职称评定被拒绝

    C.林某投诉某市医药公司贩卖假药,某市药监局以不属于主管范围而拒绝

    D.何某因制止违章建筑施工被打伤,公安机关以违章建筑无权处理不理睬

    【答案】B

    【解析】定义的关键信息是“行政机关对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申请”。选项B中陈某不属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所以不属于的选B。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xx.反社会人格犯罪是行为人基于反社会型变态人格而实施的犯罪行为。行为人的特点是:①智力和精神上并无明显缺陷,没有妄想或其他思维障碍;②多数有劣迹前科,有多次、多类型的违纪、违法、犯罪行为;③行为冲动、缺乏深思熟虑和明确的动机;④没有悔过和自责的心理,在接受教养或服刑以后仍然照旧违法犯罪,难以自控。

    下列选项中行为人精神智力正确,其中最符合反社会人格犯罪特征的是:

    A.陈某经常怀疑有人跟踪自己,某天下班后将走在自己后面的李某刺伤

    B.林某多次上班迟到被领导当众呵斥,林某感觉受辱,将领导打成重伤

    C.吴某有偷盗前科,某天下班遭遇抢劫,与劫匪搏斗中将劫匪打成残疾

    D.王某街上闲逛,突然将陌生人郭某连刺两刀,随后将停在路边的汽车砸毁

    【答案】D

    【解析】在A选项中,陈某属于妄想,不属于行为特点①,所以排除;在B选项中,林某迟到属于违纪行为,且有明确的动机,不属于②③,所以排除;在C选项中,吴某有明确的动机,不属于③,所以排除。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xx.近因原则是保险人对于承保范围的保险事故作为直接的、最接近的原因引起的损失承担保险责任,而对于承保范围以外的原因造成的损失不负赔偿责任。按照该原则,承担责任并不取决于时间上或空间上的接近,而是取决于导致保险 标的损失的风险事故是否在承保范围内,如果存在多个原因导致保险损失,其中最直接、最有效、起决定作用的原因,以及不可避免会产生事故作用的原因就是近因。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原因不属于近因的是:

    A.张某夜间打猎不慎摔伤,在等待救援时受凉感冒引发肺炎导致死亡,其死亡原因是摔伤

    B.王某的保险车辆遭受暴雨浸泡汽缸进水,他强行启动车辆时发动机受损,受损原因为暴雨

    C.暴风雨致电线杆倒塌,电线短路引起火花引燃仓库,库存商品燃烧殆尽,损失原因是暴风雨

    D.船舶进水,所载皮革进水腐烂,腐烂恶臭致使邻舱的烟草变质,烟草受损原因是船舶进水

    【答案】A

    【解析】定义的关键信息是“最直接、最有效、起决定作用的原因”。选项A摔伤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原因,故不属于定义。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xx.贫困的要素不仅包括物质和收入水平指标,还包括能力指标,即人类基本能力和权利的剥夺。权利贫困就是缺乏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基本人权的一种贫困状态。权利贫困是贫困的核心,物质贫困是贫困的具体表现,权利贫困是造成物质贫困的根本原因。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不属于权利贫困的是:

    A.张某大学毕业在京成为“蚁族”一员,收入低下,蜗居城乡结合部多年

    B.辛某房屋被强拆,致使一家人居无定所,其申诉上访过程中多次被拘留

    C.李某在深圳私企打工多年,因工伤丧失劳动能力,却得不到任何赔偿

    D.王某好心救人却被讹诈,因无证据证明无辜,被判令承担全部医疗费用

    【答案】A

    【解析】定义的关键信息是“贫困的要素不仅包括物质和收入水平指标,还包括能力指标,即人类基本能力和权利的剥夺”。选项A仅是物质贫困,故不属于定义。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xx.沉锚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第一印象和先入为主是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没有应用到沉锚效应的是:

    A.男孩邀请心仪女生说:“出去玩好吗?”女孩觉得拒绝好像很自然,答应显得太主动,所以就说:“下次吧。”男孩认为女孩无意与他交往

    B.一家粥店服务员为客人盛粥后总问:“加一个鸡蛋还是两个?”另一家服务员总问:“加不加鸡蛋?”头一家店日销售额总高于后一家

    C.邻居偷走华盛顿的马被发现拒不承认,华盛顿捂住马的双眼问邻居:“马哪只眼是瞎的?”邻居说“右眼”,事实上,马的两只眼睛都没毛病

    D.你去商场闲逛,导购小姐诱导说:“反正今天是出来买鞋的,甲或者乙都很适合你的气质,请选一双吧。”然后你就挑选了其中一双

    【答案】A

    【解析】定义的关键信息是“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选项A不涉及第一印象,故不属于定义。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31.港湾∶停泊

    A.基因∶遗传

    B.法庭∶诉讼

    C.电缆∶发电

    D.公路∶运输

    【答案】D

    【解析】港湾的作用是停泊,公路的作用是运输。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32.谎言∶欺骗

    A.谣言∶抱怨

    B.谗言∶无知

    C.佯言∶委婉

    D.诤言∶劝诫

    【答案】D

    【解析】谎言就是在欺骗,诤言就是劝诫。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33.爆胎∶事故∶保险

    A.论坛∶交流∶学术

    B.前卫∶时尚∶流行

    C.能源∶电力∶生产

    D.旱灾∶减产∶补贴

    【答案】D

    【解析】爆胎会引起事故,出了事故能获得保险。旱灾会导致减产,能获得补贴。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34.舅舅:外甥

    A.祖父:父亲

    B.姑父:姑姑

    C.丈人:女婿

    D.媳妇:儿子

    【答案】C

    【解析】称谓关系。互称关系。

    35.树根∶根雕∶工艺品

    A.纸张∶风筝∶春天

    B.粘土∶唐三彩∶古董

    C.消费∶借贷∶信用

    D.泥沙∶混凝土∶建筑

    【答案】B

    【解析】树根是树雕的原材料,根雕是一种工艺品。粘土是唐三彩的原材料,唐三彩是一种古董。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36.竞争∶淘汰

    A.惊吓∶失色

    B.疏忽∶失算

    C.亏损∶失信

    D.判断∶失误

    【答案】D

    【解析】竞争可能会导致淘汰,判断可能会导致失误;而且竞争、判断均是中性词,没有贬义或者负面意思。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37.沧桑∶白发

    A.清纯∶酒窝

    B.稚嫩∶乳牙

    C.鲁莽∶健壮

    D.博学∶眼镜

    【答案】B

    【解析】白发象征着沧桑,乳牙象征着稚嫩。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38.三顾茅庐∶刘备

    A.负荆请罪∶蔺相如

    B.请君入瓮∶周兴

    C.雪中送炭∶宋太宗

    D.程门立雪:程颐

    【答案】B

    【解析】三顾茅庐的主人公是刘备,请君入瓮的主人公是周兴。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39.赛事对于()相当于()对于编辑

    A.哨子;文字

    B.运动;校对

    C.裁判∶书稿

    D.进取∶精确

    【答案】C

    【解析】赛事需要裁判,书稿需要编辑。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40.海马对于()相当于()对于珊瑚

    A.海龙;海葵

    B.河马∶礁石

    C.木马∶海螺

    D.贝壳∶海带

    【答案】B

    【解析】海马和河马并列,礁石和珊瑚并列。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xx.蚊子可传播多种疾病,如疟疾、丝虫病、乙型脑炎等。有人担心由于蚊子叮咬了HIV感染的人而在叮咬下一位时会将存在蚊子体内的HIV在人际间传播。但研究人员指出这样的担心大可不必。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支持研究人员观点的是:

    A.HIV感染的人血流中并不总是拥有高水平的HIV病毒

    B.蚊子叮咬HIV感染的人后不一定立即去叮咬下一个人

    C.蚊子通过食管吸入血液,这种血液的吸入总是单向的

    D.孩子容易被蚊子叮咬,但他们身上极少发生HIV感染

    【答案】C

    【解析】本题属于加强论证类。论点为担心蚊子传播HIV是不必要的。选项C说蚊子通过食管吸入血液,这种血液的吸入总是单向的,说明HIV的血液并不会进入到下一个人的体内,也就是无法进行传播,所以具有加强作用。选项A“并不总是拥有病毒”说明还有有存在病毒的可能,所以不具有加强作用;选项B“不一定立即叮咬下一个人”的表述不全面,也具有传播的可能,排除;选项D“孩子身上极少发现病毒”并不代表不发现,不具有加强作用,排除。

    xx.研究者发现细菌就像人类的简化版本,它们有自我意识,有自己的语言,群居,既交友也树敌,喜欢偷窥邻居家的隐私,还能以讹传讹,甚至杀害手足。各种细菌在自己的地盘上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促进杜会的稳定。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论断的是:

    A.通过释放某种物质,细菌可召集群体成员执行各种任务

    B.细菌的生活极其单调,不在单独进食,就在自我繁殖

    C.最新研制的阻断细菌交流的药物可以替代普通的抗菌素

    D.霍乱、肺炎和食物中毒,实际就是各种细菌聚集的后果

    【答案】B

    【解析】本题属于削弱论证类。论点为各种细菌在自己的地盘上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促进社会的稳定。B选项说细菌的生活极其单调,不在单独进食,就在自我繁殖,说明细菌并没有相互配合,能够削弱论点。选项A说细菌可以召 集群体成员执行任务,说明细菌之间能够相互配合,所以属于加强;选项C说有最新的药物可以阻断细菌的交流,隐含的信息是说明细菌之间可以进行交流,有加强的作用,所以排除;选项D说霍乱、肺炎和食物中毒,实际就是各种细菌聚集的后果,也具有加强作用,所以排除。

    43.研究发现,大西洋、太平洋海面水温的微小变化与南美洲亚马逊热带雨林地区火灾的面积具有密切联系,将这种联系建立数学模型,可以用来预测亚马逊热带雨林地区来年的火灾情况。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

    A.大西洋海水温度升高0.2℃,亚马逊雨林次年火灾发生面积增加xx%

    B.海水温度增高会引起水分蒸发,导致降水减少,发生干旱或致火灾

    C.海水温度变化虽然微小,但可能对热带雨林生态系统造成重要影响

    D.北冰洋等海面水温可预测其附近的西伯利亚雨林火灾发生率和面积

    【答案】A

    【解析】本题属于加强论证类。论点为大西洋、太平洋海面水温的微小变化可以预测亚马逊热带雨林地区来年的火灾面积,选项A是用例证的方式加强论点,所以选择A。选项B只是说是否引起干旱或火灾,并未说明对火灾面积的影响,属于话题不一致,排除;选项C说的是海水温度变化会对生态系统造成重大影响,属于话题不一致,排除;选项D说的是北冰洋对火灾面积的预测,属于话题不一致,排除。

    xx.科学就是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我们深信不疑的事情中很大部分是会过期的,所有理解这一点的人都明白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更新知识才是科学进步的正道。然而这个过程有时会令人困惑和不安。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论断的是:

    A.婴儿该仰睡还是趴着睡,孕妇抽烟喝酒是否安全,答案一代和一代不同

    B.医学院的老师会告诉学生,五年内他们所学的知识里有一半都不会适用

    C.我一直以为“雷龙”这个名字正确无误,但后来才发现根本没有雷龙

    D.吸烟有害健康被大量科学研究和事实所证实,这一结论至今难以改变

    【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削弱论证类。论点为科学就是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我们深信不疑的事情中很大部分是会过期的,选项D说吸烟有害这一结论至今难以改变,说明并没有出现结论过期的情况,具有削弱作用,所以选择D。选项A、B、C都以例证对方式说明很多知识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所以具有加强作用,排除。

    xx.英国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让两组志愿者分别玩益智游戏和观看关于跑车的纪录片,然后再让他们进行室内自行车耐力测试。结果,自认为筋疲力尽的第一组成员比第二组更容易放弃。然而,研究者却发现,两组志愿者的血压、耗氧量及心排血量之间并没有差异。

    由此可以推出:

    A.脑力活动影响体力只是一种感觉偏差

    B.两组志愿者之间的体能素质十分相近

    C.玩益智游戏与看电视消耗的体能相同

    D.体力劳动可以激发脑力劳动者的潜能

    【答案】A

    【解析】本题属于归纳推理类。题干中的主要内容是说两组人进行不一样的活动,虽然血压、耗氧量以及心排血量没有差异,但是第一组比第二组更容易放弃,说明脑力活动并不影响体力,但是会让人们有认知偏差。所以选择A。选项B中两组志愿者体能素质十分相近,题干中并没有相关信息,根据话题一致原则,排除;选项C说玩益智游戏与看电视消耗的体能相同,题干中也没有相关的信息,根据话题一致原则,排除;选项D中提到的信息在题干中也没有体现,根据话题一致原则,排除。

    xx.矿产勘探人员观察发现,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矿物结晶体虽然有各自不同的名称和表象,但可能是化学组成相同的物质在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结晶成不同结构的晶体,而且一般都有着不同的物理特征。所以说,不同的矿物种类可以有相同的化学成分。

    以下选项最能支持上述论断的是:

    A.二氧化碳和干冰名称不同而且表象也不同

    B.不同颜色的矿物晶体暴露在空气里会变色

    C.分析仪器能快速判断矿物晶体的化学成分

    D.二氧化硅可以有12种不同的矿物结晶体

    【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加强论证类。论点为不同的矿物种类可以有相同的化学成分,选项D说二氧化硅可以有12种不同的矿物结晶体,也就是有12种不同的矿物结晶体可以都是由二氧化硅组成的,所以能够加强论点。选项A二氧化碳和干冰不属于矿物,与话题无关,排除;选项B不同矿物晶体会变色,并未提到化学成分,属于无关选项,排除;选项C与题干论点无关,排除。

    xx.研究人员将人体标本低温冰冻后,用工业铣床逐层铣切、逐层照相,输入计算机获取人体连续横断面图像,然后进行人体结构的三维重建。通过计算机技术将采集的数据编辑成可解剖的数字人体,其断面与可解剖的整体人相结合,并且所有结构可以单独显示和旋转,实现了可视化虚拟人体解剖。有了这项技术,各国医学院学生再也不需要去做人体解剖实验了。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论断?

    A.该技术涵盖了绝大部分人体的解剖结构

    B.虚拟人体解剖对计算机操作的要求很高

    C.可视虚拟人体解剖实验系统的售价很高

    D.所有的解剖学专业术语都只有英文提示

    【答案】A

    【解析】本题属于削弱论证类。论点为有了这项技术,各国医学院学生再也不需要去做人体解剖实验。A选项说该技术涵盖了绝大部分人体的解剖结构,即仍有一部分人体结构未被该技术涵盖,所以仍然有些情况需要进行人体解剖实验,所以具有削弱作用。选项B、C、D与题干论点无关,排除。

    xx.有甲、乙、丙、丁、戊五个人坐在一张圆桌上吃饭,其中有两个人是法律专业,有两个人是文学专业,有一个人是历史专业。已知两个法律专业的人和两个文学专业的人都坐在相邻位置,甲与丁同一个专业,丙坐在乙和一个文学专 业的人之间,戊和乙不相邻,丙和甲不相邻,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甲是文学专业

    B.乙是法律专业

    C.丙是文学专业

    D.戊是历史专业

    【答案】C

    【解析】由丙坐在乙和一个文学专业的人之间可知,丙和乙相邻,假设丙乙位置为1和2,而丙和甲不相邻,则知甲的位置只能是3或4,而戊和乙不相邻,则知戊的位置为4或5,又因甲与丁同一个专业,必须坐一起,所以甲和丁位置 是3和4,具体位置可以不定,那么戊只能是5,丙坐在乙和一个文学专业的人之间,所以戊是文学,丙也为文学,那么甲丁就只能是法律,乙为历史专业,据此可以选择C选项。

    xx.国外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当遇到有人冒犯你时,如果你选择原谅冒犯者,冒犯者会更有可能在心理上感到悔恨而产生内在的愧疚。因此,类似的冒犯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将会大大降低。

    根据以上观点,可以推出:

    A.被冒犯者原谅冒犯者,将可能有助于感化冒犯者

    B.如果你不原谅冒犯者,类似的冒犯行为必然会增加

    C.经常原谅冒犯者,就可能减少自己被冒犯的可能性

    D.遇到冒犯者,原谅是唯一避免再次发生冒犯的方法

    【答案】A

    【解析】本题属于归纳推理类题目。题干中提到选择原谅冒犯者,类似的冒犯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降低,A选项说被冒犯者原谅冒犯者,将可能感化冒犯者,根据“可能优先原则”,所以可以推出;选项B“必然”的表述过于绝对,另外根据充分条件的逻辑性质,否定前半句不能得出必然结论,排除;选项C减少自己被冒犯的可能性,题干中没有相关信息,根据话题一致原则,排除;选项D“唯一”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xx.有关研究表明,手机比电脑更伤人,因为手机屏幕小,玩手机时注意力更投入,目不转晴,因此更伤眼。使用电脑时,人们的肢体还能活动活动,可是“手机控”往往很少活动,这对身心健康更为不利。

    A.电脑在使用过程中,显示屏会发出电磁、电离辐射

    B.电脑背景光比手机更容易引起使用者视力下降和头痛

    C.科学研究表明使用手机与脑瘤和癌症的发病率无关

    D.长期使用电脑人群容易患鼠标手、颈椎病等“电脑病”

    【答案】B

    【解析】本题属于削弱论证类。论点为“手机控”往往很少活动,对身心健康更为不利。选项B说电脑背景光更容易引起使用者视力下降和头疼,体现了相比与手机而言,电脑更容易产生伤害,具有加强作用,所以选择B。选项A电脑发出电磁、电离辐射,是否具有对人体的损害并未明确说明,排除;选项C说明使用手机与脑瘤和癌症无关,题干中并未提到,根据话题一致原则,排除。选项D说长期使用电脑人群容易患鼠标手、颈椎病等“电脑病”,并未体现出电脑和手机对人的伤害的对比,排除D;

>>查看完整内容<<
标签: 公务员 考试 真题 行测 浙江 2015年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70191867@qq.com

推荐服务

  • AI公文写作神器

    最专业的AI公文写作平台,专属公文写作模型

  • 体制内交流学习群

    入群定期分享精品原创资料、一起共同成长

客服电话

15202926937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QQ交流1群:27019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