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击整治野生动物极其产品走私的基本情况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化专项打击
一是在接到上级部门打击走私违法犯罪行为工作方案后,开展专题部署会,把打击走私违法犯罪与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疫情防控工作结合起来,做到同时抓、三不误。二是在开展路检路查工作及专项整治工作时,强化对货运车、面包车等车辆及人员的盘查、询问力度,掌握人员及货物来源、去向以及目的等信息,形成严厉打击走私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
(二)密切联系配合,加强综合整治
大队一是依据公安交管工作重点,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在辖区主要干道、集市、农贸市场、进村出镇路口设立临时卡点,对过往车辆开展严密检查,重点检查客运车、货运车、旅游客车、面包车等车辆,核查车辆信息、驾驶人信息,细致盘查过往车辆及人员情况,了解来源去向及相关目的,及时发现违法行为。二是联合交通、运政、市场监管部门深入辖区货运企业、销售企业开展安全大检查,期间加强对走私违法犯罪行为的检查及宣传力度,全面营造打击走私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
(三)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综合整治工作
1、提前研究部署,专项整治与常态化工作共推进。
一是召开专题部署会议。大队领导班子高度重视重视,依据《普洱市人民政府打击走私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打击走私综合治理专项联合行动方案》,召开专题部署会。二是提高思想认识。大队班子要求全体人员克服麻痹大意思想,把思想统一到县委、政府的安排部署上来。三是要求全体人员在开展常态化公安交管工作时,要深入排查盘查,严查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的同时,加大对走私违法犯罪行为的深入盘查力度。
2、聚焦重点强管控,严格路面查缉工作。
一是紧抓城区重点路段。大队按照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借助逢五统一专项、统一周末夜查行动等,出动大队全体人员在城区主要干道、烧烤摊、酒吧等人群聚集地,不定时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净化城区行车秩序。二是紧抓农村路面秩序。大队充分利用农村劝导站、派出所警力,在同一行动日主动请示县公安局,出动全县各乡镇警力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同时,定期组建执法小分队,在农村赶集日、节假日、婚丧嫁娶时节深入到各乡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查严处各类农村凸显违法行为。三是紧抓重点违法。大队始终把客运车、货车、旅游客车、面包车作为检查车辆,严查严处酒驾醉驾、无牌无证、超员超限、假牌套牌、驾乘摩托车不戴头盔等违法行为,全力完成各项工作指标。1月1日至12月12日期间,大队共开展各类专项行动98次,出动警力2500余人次,车辆490余辆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24010起,其中:现场查处违法5203起,非现场查处违法18807起。期间,未查获非法走私运输车辆及人员。
3、强化宣传教育,全力提升群众法制意识。
一是根据交警部门“一盔一带”宣传方案,联合销售企业开展买电动自行车送头盔活动、联合保险公司开展买保险送头盔活动,同时开展对企业人员的口头宣传。二是组织外卖、快递行业开展佩戴头盔示范活动4,联合客运企业、网约车公司、运输公司开展正确系安全带示范活动;三是组织民警深入学校、驾校、企业、社区开展疲劳驾驶、超速行驶、酒后驾驶的严重危害性主题宣讲活动。四是借助“畅行安全路,幸福奔小康”活动,深入村组、社区、街道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五是根据零酒驾示范路创建方案,把澜西线设为创建路。今年以来,共计深入沿线村庄开展宣传阵地建设6个,摆放宣传展板24块,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主题宣讲8场次,播放警示宣传片16场次,发放宣传册2万余份,悬挂各类宣传横幅40余条,发放手提袋、小黄帽、围腰、笔袋等宣传材料6000余份。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保障水平有限。全县仅12名交管民警,30余名辅警,警力严重紧缺,无法做到管控全覆盖。二是边境地区疫情形势严峻,警力缺口大。在警力长期紧缺的状态下,大队仍需抽调部分警力投入到疫情防控路检路查中,间接提高了勤务的密集程度,影响警务效能。三是社会共治合力不足。各职能部门之间联动工作机制不够完善,没有形成打击走私违法犯罪工作合力。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大队将结合既定的工作重点,不断强化对走私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加大路面查缉力度,全面深化走私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形成反走私氛围。大队将借助各大节日、重点时段等开展宣传活动,进一步加强走私综合治理工作宣传力度,赢得人民群众对打击走私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形成良好的反走私氛围。
二是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公安交警部门的路检路查,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配合力度,及时了解相关工作情况,做好打击走私违法犯罪工作的有力助手。
三是继续保持路面查缉工作。根据疫情防控工作中交通管制“逢车必查、逢人必检”的基本要求,强化整体勤务部署,及时总结经验,适时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行动中细化盘查、询问、核查工作,一经发现走私违法犯罪行为及时移交有关部门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