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工作总结

更新时间:2025-07-05 09:15:07 浏览:121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工作总结

 

xx年来,庭州大地发生了巨大变化,xx州医疗卫生事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改革、发展之路。

xx年来,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健康xx建设为主线、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突破口,xx州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路线愈发清晰,正以更实作风、更快行动、更高标准、一流状态,构建日臻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铺就各族群众的健康幸福路。

一、建州初期医疗卫生事业“白手起家”

“那时候看病,就听诊器、血压计、温度计‘老三样’,药品只有四环素、土霉素等几种,针头重复使用,消毒是用简单的高温蒸煮法。偏远一些的地方,根本没有医生。”今年xx岁的xxxx乡村医,他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农村的医疗状况。

建州初期,xx州医疗卫生资源极端匮乏,医疗机构和医疗人员紧缺,医疗设备简陋,医疗卫生事业几近于白手起家。当时,保健员和赤脚医生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主力。xxxx年,各县市在“人民公社化”的过程中,因陋就简办起了公社(乡)卫生院(所)。

二、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惠及更多群众

“医疗改革工作最终的目标就是要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我们确立了“三医联动”的医疗改革总思路,规范引导医疗机构向公益性发展。”xx州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邹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近年来,针对医疗资源分散、发展不均衡的问题,xx州全面推行城乡一体的总医院管理制度,整合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资源,组建了x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总医院,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惠及更多群众。

xxxx县总医院呼吸科主任,每周二,他都要到xx多公里外的xx县总医院xx镇分院坐诊。县域医共体建立后,通过科包院、师带徒,xx镇分院呼吸科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

近年来,xx州全力推进医共体建设,将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并,医共体内所有机构的医疗设备实现共享。我州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累计xxx多项,为患者节约看病成本xxx多万元。实现全州乡镇卫生院远程会诊、远程心电、远程影像、辅助诊疗全覆盖,为患者提供远程医疗服务xx.x万次。

目前,xx州在基层医疗机构设立名医工作室xx个,乡镇卫生院中有xx家开通住院服务、x家达到推荐标准、xx家达到基本标准。村卫生室有能力看小病,乡镇卫生院有能力看常见病。通过医共体建设,盘活了基层医疗资源,提升了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也增强了基层村医的归属感。

今年x月,xx州党委组织部、卫健委、医保局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建立城乡一体的总医院管理制度实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人财物集中统一管理的通知》,针对前期县域医共体建设不紧密的问题,从四个方面提出解决措施,x家医共体总医院实现了“一家人”“一条心”“一本账”。

三、人才助力医疗健康事业跑出加速度

xx人到xxxxx人,建州xx年来,xx州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快速增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从建州初期的不足xx岁提高到xx.x岁。

建州以来,xx州坚持在医疗卫生人才“引育留用”上下功夫,通过“引进来教、走出去学、落政策招、提素质训”x项措施相结合,持续加强医疗卫生人才梯队建设,各大医院也在提高待遇方面做足了功夫。

多年来,xx州卫生系统引进硕士研究生xxx名、高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xx人;选拔七批州级拔尖人才xx名,国家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x名、自治区级xx名;成立州级高层次人才工作室x个、名(老)医人才工作室x个,设立重点人才工作项目x个;不断向基层输送专业人才,累计培养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xxx人。

近年来,xx州始终坚持“以普及性和应用性为主,以研究性为辅”的方针,不断健全完善科研激励机制,鼓励医务人员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培育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提高医疗卫生科研实力。目前,我州医疗系统共申报医疗卫生科研项目xxx项,其中在研课题xxx项,xxx项课题结题后转化到临床实践中;获得xx医学科技奖二等奖x项、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x项、自治区医学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x项、xx州科技进步奖xxx项、xx州优秀论文奖xx项;获得发明专利x项、实用新型专利xx个,完成院内制剂xx种,撰写医学专著xx部,发表学术论文xxxx余篇,形成特色诊疗方案xx个,研发特色适宜技术xx项。xxxx年,省部共建中亚高发病成因与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xx州工作站在xx州人民医院成立,xx州人民医院同年获批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合作单位,实现了科研“来源于临床,应用于临床”。

xx州在全疆率先出台实施《关于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类保障、二类管理”改革的实施意见》,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收入水平。截至xxxx年底,全州共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xxxxx人;研究生以上xxx人,占比x.xx%

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重塑预防处置网络日趋完善

xx年来,xx州不断巩固完善以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枢纽、医疗机构为支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为网底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xx州疾控中心检验科负责人xxxx年来一直奋战在卫生防疫工作第一线。说起变化,王军感慨地说:“过去,我们做结核病痰涂片检测是在一个木板做的简易排风柜里进行,防护仅靠工作服和口罩,有的工作人员因为条件简陋,感染了相关疾病。现在,检验都在生物安全柜里进行,配试剂时使用超净工作台,以前靠人工完成的工作,现在都是由仪器设备完成,检验人员防护措施非常齐全。”

建州初期,xx州对传染病采取医防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方式。如今,xx州疾控中心实验室能够做xxxxx项检验检测,针对重点传染病(结核病、性病、艾滋病、布病、包虫病等)采取“防治管”三位一体模式,防控能力不断提升。

xx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xx州卫生监督所副所长xx介绍说:“除了疾病的检测防控,我们还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对肉、蛋、奶、蔬菜等进行瘦肉精以及农药残留监测,并对水质进行监测,为群众打造一个安全的饮食生活环境。”

xxxx年,xx州第一家智慧化接种门诊在xx镇投运,实现了疫苗从进入门诊到接种在孩子身上全程可追溯。xx县总医院xx镇分院门诊科副主任xx说:“所有的疫苗都实现了线上预约,实行电子签核。接种前家长可以直观地从电子签核机上看到孩子打的什么针,有哪些注意事项,打完之后的反应有哪些,最后进行疫苗接种。”

历经xx年,xx州已建成覆盖州、县、乡三级传染病网络直报体系,直报机构达xxx家,直报率达到xxx%,及时报告率达到xx%,发病率从建州初期的xxxx/xx万左右降至现在的xxx/xx万;全州设有流感、新冠监测哨点x个,建成了艾滋病、结核病、麻疹、流感、新冠等专病实验室;xx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入国家致病菌识别网,传染病病原学检测能力明显增强。

五、“健康云”上线xx州医疗卫生事业走上“智慧”路

从听诊器、温度计、血压计“老三样”,到现在的全方位数字化设备的不断升级,再到实施“xx健康云”医疗数据全覆盖,xx州医疗卫生事业一步步走上了“智慧”路。

“过去,患者拍完X光片,工作人员要到暗室里进行显影、定影、冲洗,等待近xx分钟后,医生才能根据影像诊断。现在用的全是数字化设备,拍片一结束,医生即可根据数字化影像诊断。”xx州中医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xx曾是一名放射科医生,他说,数字化设备的广泛使用为患者争取到更多诊治的时间。

近年来,xx州不断加强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规范促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持续优化创新、改善服务,取得了良好成效。xxxx年,xx州启动实施了“xx健康云”项目,该平台汇集全州居民健康数据与医疗资源信息,实现州域内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综合管理、信息惠民,为智慧健康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数据和网络支撑。

通过“xx健康云”平台远程医疗协同子系统建设,xx州州、县、乡三级医疗机构开通了双向转诊、会诊、影像、心电、教育等远程医疗协同服务,患者在基层医疗服务站点就能享受到上级医疗专家的会诊服务,会诊人数累计x.x万人次。

xx市工作的张彦红户籍地在乌鲁木齐市,在“xx医保”APP办理异地就医业务后,她在xx市就医、门诊购药就可享受医保报销。

xx县总医院体检科医生xx是一名家庭签约医生,提到对签约居民的管理,她说:“这要归功于健康平台的智慧化升级。在平板电脑上登录xx卫健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打开‘随访’模块就能完成居民的身份认证。登记上传随访的血压、血糖等数据可以随时查询。一部小小的平板电脑,可以将xxxx多户签约居民的信息一键搞定。”

如今,xx州州、县、乡、村四级卫生健康数据链路全部贯通,xx个子平台完成建设并上线运行;建成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全员人口三大基础数据库,可直观展示并调用各类医疗数据;整合州县两级急救资源,完成xxxxx多次急救调度任务,为基层医疗工作者提供xxx万次诊疗辅助,为居民提供xx万人次的就诊信息查询和xxxxx人次互联网医院问诊咨询服务;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进一步落地,开展远程医疗协同业务x万人次;公立医院全面取消实体卡就诊,全州累计申领电子健康卡xxx万人;两家三甲医院、xx家二级医院上线“互联网医院”,xx.x万人注册电子健康卡,各族群众的健康获得感不断增强。

 

 

>>查看完整内容<<
标签: 工作总结 发展 事业 医疗卫生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70191867@qq.com

推荐服务

  • AI公文写作神器

    最专业的AI公文写作平台,专属公文写作模型

  • 体制内交流学习群

    入群定期分享精品原创资料、一起共同成长

客服电话

15202926937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QQ交流1群:27019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