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西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5-07-05 22:06:23 浏览:69

2021年广西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数量关系

    1、边长为整数且成等差数列的三个正方形,面积之和不大于5000,其中有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第x个正方形的面积,这样的正方形存在多少组?

    A.6

    B.7

    C.9

    D.10

    2、一次2小时的在线会议,会议结束前半小时才有人开始退出且每分钟退出会议人数满足4+(-1)ⁿ,(n=1,2,3,...,30)。若会议开始后加入会议人数是退出人数的1.5倍,且会议结束时还有xxx人在线,问会议开始时可能有多少人在线?

    A.40

    B.50

    C.60

    D.70

    3、张三与李四骑马观光,从东方村开始,途经幸福村到胜利村。从东方村骑行1小时后,张三:“已经走了多远?”李四:“刚好是到幸福村的一半。”两人又骑行20公里后,张三:“到胜利村还有多远?”李四:“刚巧是离幸福村的一半那样远。”则东方村到胜利村的距离是多少公里?

    A.30

    B.35

    C.40

    D.45

    4、乙地在甲地的正东方26千米处,丙地在甲、乙两地连线的北方,且与甲、乙的距离分别为24千米和10千米。一辆车从甲、乙两地中点位置出发向正北方行驶,在经过甲丙连线时,与丙地的距离在以下哪个范围内?

    A.不到8千米

    B.8—9千米

    C.9—10千米

    D.10千米以上

    5、某省在新冠疫情期间派出包括传染科医生、重症科医生和护士在内的三批援鄂医疗队。三批医疗队中三者人数之比分别为4:2:4,5:2:3和4:3:3。已知第二批医疗队中医生比护士多xx人,且传染科医生数逐批增加并成等差数列,三批共派出护士xxx人。则三批医疗队共有多少人?

    A.339

    B.350

    C.360

    D.390

    6、某果蔬专业博士生一行x人,深入某贫困山区,为当地x个村的村民传授果树的种植技术。当年x个村的水果产量之比为3:2:5,第2年x个村的水果产量都有不低于xx%的增加,且3村水果总产量增加xx%,问x个村水果产量的最大增幅可能是多少?

    A.xx%

    B.xxx%

    C.xxx%

    D.xxx%

    7、一个工程的实施有甲、乙、丙和丁四个工程队供选择。已知甲、乙、丙的效率比为5:4:3,如果由丁单独实施,比由甲单独实施用时长4天,比由乙单独实施用时短5天。问四个队共同实施,多少天可以完成(不足1天的部分算1天)?

    A.10

    B.11

    C.12

    D.13

    8、甲单位职工人数是乙单位的2倍,两个单位所有职工中正好有一半是党员。其中甲单位职工中党员占比比乙单位高xx个百分点,且甲单位的职工中群众人数比乙单位多xx人。问甲单位职工中,党员比群众多多少人?

    A.6

    B.8

    C.10

    D.12

    9、2020年老张的年龄是小王年龄的4倍,2021年老李的年龄是小王年龄的3倍,已知老张比老李大12岁,问哪一年三人的年龄之和第一次超过140岁?

    A.2020

    B.2023

    C.2026

    D.2029

    10、一车救灾物资从早上x点起开始运往1900公里外的某地,白天平均车速80公里/小时,夜间60公里/小时(假定8:00到18:00为白天,其他时段为夜间),司机每驾驶2小时必须休息xx分钟,且每名司机每天驾驶时间不能超过8小时(00:00后即为新的一天)。问车上至少应配备几名司机且至少要用多长时间才能抵达该地?

    A.x名;27小时xx分

    B.x名;27小时xx分

    C.x名;33小时xx分

    D.x名;33小时xx分

    第二部分判断推理

    11、化学沉积作用是指在水介质中,以胶体溶液和真溶液形式搬运的物质到达适宜场所后,当化学条件发生变化时,产生沉淀,堆积的过程。其中,胶体溶液是指含有一定大小的固体颗粒物质或高分子化合物的溶液,真溶液是指透明度较高的水溶液。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化学沉积作用的是:

    A.干早气候区,湖水很少外泄,蒸发作用使湖水的氯化钠增加、累积,变成咸水湖

    B.当海水中的绿色粘土矿物随水流动时,会和含有铝、铁的胶体物质聚合形成海绿石

    C.富含磷质的海水上升至浅海区,因压力减小,温度升高,磷质析出、沉积而形成碰矿

    D.湖泊里的生物骨骼,它们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形成碳酸钙,当碳酸钙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就在海底堆积下来,形成石灰岩

    12、农业生产周期指在连续不断的农业再生产过程中,从开始生产到获得产品的整个过程所经过的全部时间。在种植业中一般是从整地开始到产品收获所经过的全部时间,在畜牧业中一般是从饲养幼畜开始到获得畜产品的时间。由于作为农业生产对象的动植物有自身的特性,并且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其生产周期一般比工业生产周期长。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涉及农业生产周期的是:

    A.小李耕地、播种、打枝、摘棉花、纺线、织布……年复一年,周而复始

    B.小黄办了一家乡镇企业,从原材料购进、生产管理再到产品销售,他都亲力亲为

    C.小刘今年在承包的荒山种植优质苹果树,经科学管理,树苗全部成活且长势良好

    D.小王有个养猪场,虽年复一年重复着把猪崽养大的简单枯燥劳动,但始终干劲十足

    13、相反相成修辞手法是指把通常相互对立、排斥的两个概念或判断巧妙地联系在一起,这样不仅能够揭示出存在于客观事物深层的矛盾辩证关系,还可以增加语言的意蕴。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相反相成修辞手法的是:

    A.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B.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C.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中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D.这一天,死去的伟人在诗的国度里永生;这一天,活着的小丑在人们心上被埋葬

    14、生物浓缩,是指生物有机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上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使生物有机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该物质浓度的现象。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涉及到生物浓缩的是:

    A.农业上用于杀死昆虫的DDT通过食物链传递到白头鹰体内,导致生下的蛋皆是软壳的,无法孵化

    B.在湖泊、河流等地方出现的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C.山羊吃多玉米粒之后,一时间难以消化,再加上山羊饮入水后,玉米长时间聚集在胃内,容易引起胃胀

    D.由于严重的白色污染,原本干净清洁的海滩,如今聚集了大量的塑料袋、瓶子等垃圾,以至于无人问津

    15、涟漪效应是指在突发事件中,身处不同地区民众所呈现的不同心理状态,越靠近危机事件中心区域,人们对事件的风险认知和负性情绪越高。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符合涟漪效应的是:

    A.台风外围空气旋转剧烈,而处于中心的风力流动反而相对微弱,因此,灾民负性情绪从“暴风眼”区域向外逐淅增强

    B.地震带上的重灾区民众在风险认知、心理健康水平及应对行为上都显著高于非重灾区民众

    C.距离垃圾焚烧厂、核反应堆越近的民众,其风险认知程度越高,因而其忧虑感越强

    D.距离大规模传染疫情爆发的时间越短,民众的焦虑情绪及恐慌程度就越高

    16、自豪是一种产生于对自己的积极评价的情绪,其主要依赖于自我意识、自我评价以及自我反思。基于对成就的不同归因,自豪可分为真实自豪和自大自豪。真实自豪是以成就为导向的一种积极的自豪情绪,其主要来源于个体将成就归因于自身的努力;自大自豪是指一种偏向于消极的自豪情绪,其主要来源于个体将成就归因于自身的天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最符合自大自豪的是:

    A.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

    B.黄金白壁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C.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D.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7、名词的体是指人们对名词指示的人或事物在空间维度所表现出来的诸如数量、大小、形状和结构等特征的一种认知方式或结果。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表现名词的体的是:

    A.激战上甘岭

    B.原始人的独木舟

    C.弯弯的月亮

    D.未来的希望

    18、软暴力是指行为人为谋取不法利益或形成非法影响,对他人或者在有关场所进行滋扰、纠缠、哄闹、聚众造势等,足以使他人产生恐惧、恐慌进而形成心理强制,或者足以影响、限制人身自由、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影响正常生活、工作、生产、经营的违法犯罪手段。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软暴力的是:

    A.张某威胁王法官,如不秉公办案就举报其贪污的事实

    B.甲公司为了在竞标中获胜,私下散布关于竞争对手的不利信息

    C.某恶势力团伙为了向王某讨要赌债将其堵在酒店房间,24小时看守并不让其睡觉

    D.网贷公司催收员长期使用群呼、群发短信、揭发隐私等手段滋扰欠款人及其紧急联系人、通讯录联系人

    19、转喻是指两个认知对象在空间上或时间上的邻近共存以及其中一个对另一个的凸显可及,从而通过另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当前的事物。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转喻的是:

    A.一间阴暗的小屋里,上面坐着两位老爷,一东一西。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B.当一个游子想他家乡的时候我猜想它是像菜花一样金黄

    C.灾害是一把尺子,可以测量一个民族蹲下后跳跃的高度

    D.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0、青春发动时相是指与同龄人相比,青少年自我感觉自身的青春发育水平是提前、适时或是延迟。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青春发动时相中“适时”的是:

    A.初中生甲的身高是班级男生中最矮的,但其父母认为还算正常

    B.初中生乙脸上长了几颗青春痘,而其他同学都没有,这让他很不自在

    C.初中生丙在生理卫生课上和其他同学一样对异性生理结构充满了好奇

    D.初中生丁在《青春期生理健康发育自我评估量表》各项内容中认真地勾选了“正常”选项

    21、气候保险是一种为遭受气候风险的资产、生计和生命损失提供支持的保障机制,它通过在一个比较大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投保者定期支付确定的小额保费来应对不确定的气候风险损失,能够确保遭遇直接气候风险损失的投保者获得有效和迅速的资金支持。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气候保险承保范围的是:

    A.天气异常干旱造成水稻大面积减产

    B.地震引发山体滑坡,掩埋了山下一处工厂

    C.暴雪封路,导致大批牲畜得不到及时照料而被饿死

    D.上游泄洪造成下游地区发生溃堤,导致当地农作物大面积毁损

    22、背书品牌指出现在一个产品品牌与服务品牌背后的支持性品牌。背书品牌又叫做父母品牌,被背书的叫子品牌。分两类:一是硬背书品牌,采取企业总品牌+子品牌形式。企业总品牌一般是有较长历史,较高知名度及无形资产价值的大品牌,子品牌需借助总品牌吸引消费者。二是软背书品牌,即子品牌前并不直接冠以背书品牌,子品牌是流通的主角,企业总品牌只是为子品牌提供信誉担保。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硬背书品牌的是:

    A.别克、欧宝、雪佛莱、凯迪拉克是通用汽车旗下四大主力品牌

    B.某药企的产品都包含有“999”的品牌,如三九胃秦、999感冒灵

    C.浏阳河、京酒、金六福等产品包装上都没标明背书品牌五粮液

    D.无论是潘婷、汰渍,还是舒肤佳,它们都是宝洁公司的产品

    23、匹马∶单枪

    A.万水∶千山

    B.花红∶柳绿

    C.地久∶天长

    D.猴年∶马月

    24、铭心刻骨∶记忆

    A.冥思苦想∶思想

    B.繁花似锦∶繁华

    C.闭月羞花∶容貌

    D.冷若冰霜∶冷漠

    2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D.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26、党员∶干部∶服务人民

    A.青年∶才俊∶报效国家

    B.科学∶精英∶科技立身

    C.大国∶工匠∶技术强国

    D.学校∶教师∶教书育人

    27、叔侄∶关系∶血亲

    A.银河∶恒星∶宇宙

    B.姑嫂∶亲人∶家庭

    C.课堂∶知识∶书本

    D.抑郁∶疾病∶心理

    28、二氧化碳∶珊瑚骨骼∶腐蚀

    A.物种灭绝∶动物∶威胁

    B.天灾人祸∶物种∶减少

    C.土壤沙化∶空气∶雾霾

    D.气候变暖∶冰川∶消融

    29、()对于汽车相当于()对于相机

    A.轮胎;手机

    B.速度;像素

    C.马达;快门

    D.单车;单反

    30、绵羊对于()相当于()对于高粱

    A.麻雀;水稻

    B.老鹰;麦子

    C.羚羊;玉米

    D.山羊;玫瑰

    31、洪涝∶干旱∶防洪抗旱

    A.地震∶海啸∶抗震救灾

    B.滑坡∶雪崩∶道路抢修

    C.严寒∶酷热∶防冻消暑

    D.风沙∶雾霾∶防沙除霾

    32、乡风∶民俗∶乡村文化

    A.德治∶法治∶治理能力

    B.小学∶中学∶基础教育

    C.习惯∶民约∶社会规则

    D.通讯∶网络∶通信网络

    33、某实验结果表明:源于植物的“天然化合物”组合可以分解新冠病毒与人细胞相连的刺突蛋白,从而能非常有效地抑制新冠病毒,该化合物组合很可能对抑制暴露在新冠病毒环境中的人群遭受感染方面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要得到上述研究推论,还需基于以下哪一前提:

    A.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会随着传播过程发生突变

    B.新冠病毒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而传播

    C.刺突蛋白是病毒本身将其侵入人体细胞的组成部分

    D.刺突蛋白变异会使传染性更强,药物是否有效还待验证

    34、许多人在拍照时喜欢摆出“剪刀手”动作。对此,有人认为,如果手离镜头足够近,相机分辨率足够高,拍出的照片一旦上网,黑客就能通过照片放大技术和人工智能增强技术,将照片中的人物指纹信息还原出来。这会让指纹认证及个人身份信息无密可保。因此,拍照时摆出“剪刀手”动作存在安全风险。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结论?

    A.目前智能手机虽在高速发展,但是分辨率还不足以拍出清晰的指纹

    B.即使是高清网传照片,通过它还原指纹信息也存在一定的技术门槛

    C.实验证明,网络照片受自身清晰度影响不满足识别指纹信息的条件

    D.从电子照片中提取到用户指纹信息的相关报道,实为愚人节新闻

    35、小米熬成稀粥后,大分子淀粉会发生水解反应,产生小分子的糊精和少量脂肪,这些成分都浮在粥的表面,稍稍冷却后形成一层薄薄的米油。有人说,小米粥上的这层米油营养价值极高,滋补能力极强,还可以保护胃黏膜。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观点的组合是:

    ①未精制的小米富含维生素B1、B2和钾等成分

    ②米油没有什么极高营养价值和极强的滋补能力

    ③米油可助消化,但助消化并不等于营养价值高

    ④研究表明,米油对胃黏膜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6、AI助手在医学应用上有着明显的优势:放射科医生每天要阅读并分析大量的影像,医生会因为疲劳导致效率降低,AI助手则不会,它甚至比人眼能更加迅捷地找到影像中的可疑病变,帮助医生做出初步诊断。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甲医院医生借助AI技术将疑难影像分类归档

    B.乙医院呼吸科借助AI助手完成了一次远程会诊

    C.丙医院放射科利用AI技术半天就可完成对xxx多个患者的影像诊断

    D.丁医院借助AI助手检测出远程会诊患者胸腔部位的异常征象,并为其确定治疗方案

    37、所有卫星在返回地球大气层时都会焚毁并产生氧化铝微粒,这些微粒会在大气层中飘浮很长时间,最终对环境造成影响。目前大约有6000颗人造卫星环绕地球旋转,其中xx%的卫星已经停止运行,成为太空垃圾。专家警告称,随着人类不断发射卫星和太空飞船,太空垃圾极有可能坠向地球。据此科学家认为,应致力于研发木质人造卫星。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

    A.1969年—2006年,我国发射的返回式卫星,其隔热罩由浸渍白橡木制成,1500℃时可安全燃烧

    B.木头不会阻挡电磁波或地球磁场,天线可放置在木质卫星主体内部,使卫星设计更加简单

    C.科学家已筛选出能有效承受极端温度和空间辐射轰击,可做卫星主体结构的合适木质材料

    D.木制卫星在回收时可直接燃烧,不会向地球大气层释放有害物质,也不会向地面倾泻碎片

    38、专家发现,传播疟疾的蚊子被人的气味分子吸引,抗击疟疾的设备负责消除空气中的人体气味,在人体周围制造一个范围为2平方米的电场,让气味分子掉落在地上。这样,传播疟疾的蚊子就找不到它们的猎物了,因为它们在没有气味的空间中会迷失方向。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

    A.科学家已成功研发出吸引疟疾蚊子的芳香物质,可直接引诱和杀死这些蚊子

    B.现有实验已证实,传播疟疾的蚊子对疟疾患者散发出的人体气味特别感兴趣

    C.传播疟疾的蚊子必须长时间大量吸食血液才能获得繁殖的能量

    D.带疟疾病毒的蚊子无法嗅到人体气味,就会拒绝进食直至死亡

    39、野生动物之间因病毒入侵会暴发传染病,最新研究发现,热带、亚热带或低海拔地区的动物,因生活环境炎热,一直面临着患传染病的风险。生活在高纬度或高海拔等低温环境的动物,过去因长久寒冬可免于病毒入侵,但现在冬季正变得越来越温暖,持续时间也越来越短。因此,气温升高将加剧野生动物传染病的暴发。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

    A.无论气候如何变化,生活在炎热地带的动物始终面临着患传染病风险

    B.适应寒带和高海拔栖息地的动物物种遭遇传染病暴发的风险正在升高

    C.气温高低与野生动物患传染病风险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即气温越高患病风险越高

    D.寒冷气候可能让野生动物免受病毒入侵,炎热气候却更易导致野生动物感染病毒

    40、1901年在伊朗苏萨城废墟中出土的罐子上发现了一种古老语言,被称为埃兰语,考古学家最近破译了它。考证发现:埃兰语与美索不达米亚原始楔形文字一样久远,但不是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而是在古波斯一带使用。与表音并表意的美索不达米亚楔形文字不同,埃兰语是表音语言。考古学家由此推测:埃兰语是古波斯一带人们独立使用的语言。

    上述推测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下列哪项观点?

    A.埃兰语由表示音节、辅音和元音的符号构成,遵循由左向右的书写规则

    B.埃兰语大约4000年前在现今西亚一带使用,使用时间可能超过1400年

    C.埃兰语与美索不达米亚原始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体等语言同时产生

    D.埃兰语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原始楔形文字,与楔形文字是母体和子体关系

    41、三位房东甲、乙、丙将自己的房子分别租给租客小李、小张、小王。甲说他租给的是小李;小李说他租的是丙的房子;丙说他租给的是小王。

    若这三人均没有说真话,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房东乙将房子租给了小张

    B.房东丙将房子租给了小李

    C.小王租的是房东乙的房子

    D.小李租的是房东乙的房子

    42、最新的两项研究成果引起人们关注:一是利用某种细菌来制造人造肉的蛋白质,该细菌靠吸收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生长,每产生1千克蛋白质约需2千克二氧化碳;二是把大气中回收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乙醇,生产1千克乙醇需要1.5千克二氧化碳。专家预测,这些新技术将有助于21世纪中期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的目标。

    由此可以推出:

    A.利用二氧化碳生产食品和酒类将成为一项新兴产业

    B.未来可以通过人造食品吃掉二氧化碳来减少其排放

    C.只有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才能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

    D.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可能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目标

    参考答案

    1.答案D。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几何问题。

    第二步,设三个正方形边长分别为a-n、a、a+n(a、n都是正整数),那么由题意有:(a-n)²+a²=(a+n)²,化简为a²=4an,由于a为正整数可知a=4n。可知三个正方形边长分别为3n、4n、5n,面积之和为(3n)²+(4n)²+(5n)²=50n²≤5000,n²≤100,n可以取1到10,共10组解。

    因此,选择D选项。

    2.答案A。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计算问题。

    第二步,退出人数4+(-1)ⁿ,(n=1,2,3,...,30),当n为奇数时,会有x个人退出,当n为偶数时,会有x个人退出,n=30,奇偶各一半,共(3+5)×15=xxx人。

    第三步,会议开始后加入会议人数是退出人数的1.5倍,则加入120×1.5=xxx人,设会议开始时可能有X人在线,则180+X-120=100,X=40。

    因此,选择A选项。

    3.答案C。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

    第二步,设两人骑马的速度为v,设又骑20公里后距离幸福村x公里,则x个小时的路程是v×1=v,此时距离幸福村距离为v公里。则根据“刚巧是离幸福村的一半那样远”,可知又骑20公里后距离幸福村也为x公里,v+x=20,东方村到胜利村的距离是v+v+x+x=2(v+x)=40(公里)。

    因此,选择C选项。

    4.答案C。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平面几何计算。

    第二步,如图:

    甲乙丙三者关系如图,A点为甲乙的中点,P点为甲丙的交点。由条件可知甲乙=26千米,甲丙=24千米,丙乙=10千米,满足勾股数,因此角丙为直角。根据题意,PA垂直甲乙所在直线,因此两个三角形相似,设P点到甲的距离为x,则,x∶26=13:24,可得x=14.08,则P点到丙的距离为24-14.08=9.9。

    因此,选择C答案。

    5.答案B。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方程法解题。

    第二步,设第二批医疗队中传染科医生人数为5a,重症科医生人数为2a和护士人数为3a,可列方程:5a+2a-3a=40,解得a=10,那么第二批医疗队共有xxx人。

    第三步,根据第一批比例为4:2:4和第三批比例为4:3:3,设第一批传染科医生、重症医生、护士人数分别为4x、2x、4x,第三批传染科医生、重症医生、护士人数分别为4y、3y、3y。根据护士总人数是113,可列方程:4x+30+3y=113,根据三批传染科医生人数成等差数列,可列方程:50-4x=3y-50。联立解得x=8,y=17。则三批医疗队一共有80+100+170=350(人)。

    因此,选择B选项。

    6.答案D。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

    第二步,赋值第一年三个村的水果总产量为100,那么三个村产量分别为30、20、50,要想三个村中某一个增幅尽可能大,应该让另外两个村尽可能小,即增幅为xx%,且让基数较大的两个村增幅为xx%,那么第一个村第二年产量为30×(1+xx%)=36,第三个村第二年产量为50×(1+xx%)=60,三个村第二年总产量为100×(1+xx%)=150,那么第二个村第二年产量为150-36-60=54,增幅为(54-20)÷20=xxx%。

    因此,选择D选项。

    7.答案B。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工程问题。

    第二步,赋值甲乙丙的效率分别为5、4、3,由于天数有具体数值,令工程总量为5、4、3的公倍数60x,那么甲乙的天数分别为12x、15x。由丁比甲多4天,比乙少5天,可知15x-12x=5+4,解得x=3。

    第三步,总量为180,丁的时间为12x+4=40天,效率为180÷40=4.5。四队合干需要180÷(5+4+3+4.5)≈10.9,取整为11天。

    因此,选择B选项。

    8.答案D。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方程法解题。

    第二步,设乙单位总人数为x,群众为y。已知“甲单位职工人数是乙单位的2倍”,所以甲单位的总人数为2x。已知“甲单位的职工中群众人数比乙单位多xx人”,所以甲单位的群众为y+18。已知“两个单位中有一半是党员”,所以群众也是一半,根据这个建立等量关系,2(y+y+18)=x+2x①。“已知甲单位职工中党员占比比乙单位高xx个百分点”那么甲单位的群众占比比乙单位低xx个百分点,根据这个建立等量关系,②。

    第三步,解这两个方程,x=60,y=36,所以甲单位的总人数2x=120,群众为y+18=36+18=54,所以党员为120-54=66.所以党员比群众多66-54=12。

    因此,选择D选项。

    9.答案D。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年龄问题。

    第二步,设2020年小王年龄为x岁,则老张年龄为4x岁,2021年小王年龄为x+1岁,老李年龄为3(x+1)岁。根据题意列方程4x-[3(x+1)-1]=12,解得x=14岁,即2020年小王14岁,老张56岁,老李44岁,三人年龄和为14+56+44=114岁。(140-114)÷3≈8.6,即过9年三人年龄和超过140岁。

    因此,选择D选项。

    10.答案A。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统筹优化问题。

    第二步,一天24小时,每名司机每天驾驶时间不超过8小时,故配备x名司机即可,x名司机课互相接替轮流驾驶,这样可以连续驾驶。x点—xx点共10小时,可行驶80×10=800(公里);xx点—第二天早上x点共14小时,可行驶60×14=840(公里),第二天x点时还差1900-800-840=260(公里),需要260÷80=3.25(小时)即3小时xx分钟,那么共需要24小时+3小时xx分钟=27小时xx分钟。

    因此,选择A选项。

    11.答案D。解析: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单定义,考查“化学沉积作用”,其关键信息为:

    ①在水介质中,以胶体溶液和真溶液形式搬运的物质到达适宜场所后,当化学条件发生变化时,产生沉淀、堆积的过程;

    ②胶体溶液是指含有一定大小的固体颗粒物质或高分子化合物的溶液,真溶液是指透明度较高的水溶液。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湖水中含有氯化钠,湖水是透明度较高的水溶液,即氯化钠是湖水搬运的物质,在蒸发作用下产生了累积,符合定义;

    B项:海水中的绿色粘土矿物随水流动,符合以真溶液形式搬运的物质,当存在铝和铁的胶体物质时,产生聚合堆积形成海绿石,符合定义;

    C项:海水富含磷质,海水是透明度较高的水溶液,即磷质是海水搬运的物质,在压力减小和温度升高的条件下,磷质沉积形成磷矿,符合定义;

    D项:湖泊里的生物骨骼不是以水为介质,即骨骼不是湖泊里的溶质,也就不是以胶体溶液和真溶液形式搬运的物质,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12.答案D。解析: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单定义,考查“农业生产周期”,其关键信息为:

    ①在连续不断的农业再生产过程中,从开始生产到获得产品的整个过程所经过的全部时间;

    ②种植业中一般是从整地开始到产品收获所经过的全部时间。畜牧业中一般是从饲养幼畜开始到获得畜产品的时间。

    A项:小李从耕地开始种植棉花,所涉及的生产周期应该是从耕地开始,到摘棉花为止,棉花就是种植业中涉及到的收获的产品,而纺线和织布不属于农业生产过程了,不符合定义;

    B项:小黄办乡镇企业,只涉及原材料的购进、生产和销售,但是否是属于农业生产不确定,不符合“连续不断的农业再生产过程”,不符合定义;

    C项:小刘承包荒山种植优质苹果树苗,只说到树苗成活且长势良好,但并未体现产品的收获,不符合“从整地开始到产品收获所经过的全部时间”,不符合定义;

    D项:小王在养猪场养猪,属于畜牧业,而把幼崽养大的过程即从饲养幼畜开始到获得畜产品的时间,符合“畜牧业中一般是从饲养幼畜开始到获得畜产品的时间”,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13.答案C。解析: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把通常相互对立、排斥的两个概念联系到一起;

    ②揭示存在于客观事物深层的矛盾辩证关系。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千夫指”和“孺子牛”是相互对立和排斥的两个概念,前半句指对待敌人绝不屈服,后半句指对人民甘愿服务,符合定义;

    B项:“活着”和“死了”是相互对立和排斥的概念,体现了“深层次的矛盾辩证关系”,符合定义;

    C项:头“重”脚“轻”,虽然有对立的概念,但是并不是对同一个对象的描述,并不是“矛盾辩证关系”不符合定义;

    D项:“死去”和“永生”,“永生”和“埋葬”,均符合关键信息①、②,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14.答案A。解析: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生物有机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上的许多生物种群;

    ②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使生物有机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该物质浓度。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DDT从昆虫通过食物链传到白头鹰,并且一直没有分解,导致白头鹰下的是软壳蛋,符合定义;

    B项:并未体现生物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使其浓度超过环境中该物质的浓度,不符合定义;

    C项:山羊吃玉米引起胃胀,并未涉及其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不符合定义;

    D项:并未涉及到生物有机体,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A选项。

    15.答案B。解析: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单定义,考察“涟漪效应”,其关键信息为:

    在突发事件中,越靠近危机事件中心区域,对事件的风险认知和负性情绪越高。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灾民负性情绪从“暴风眼”区域向外逐渐增强,不符合“越靠近危机事件中心区域,对事件的风险认知和负性情绪越高”,不符合定义;

    B项:地震带上重灾区民众在风险认知、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非重灾区民众,符合“在突发事件中,越靠近危机事件中心区域,对事件的风险认知和负性情绪越高”,符合定义;

    C项:距离垃圾焚烧厂、核反应堆越近的民众风险认知程度越高,不符合“在突发事件中”,不符合定义;

    D项:距离大规模传染疫情爆发的时间越短,不符合“越靠近危机事件中心区域”,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

    16.答案D。解析: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多定义,考查“自大自豪”,其关键信息为:

    ①偏向消极的自豪;

    ②将个人成就归因于自身的天赋。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意思是:我兴酣之时,落笔可摇动五岳,诗成之后,啸傲之声,直凌越沧海,这是李白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李白对自己才思的高度自信和自负,其态度是积极的,不符合“偏向于消极的自豪情绪”,不符合定义。

    B项:意思是:花黄金白璧买来宴饮与欢歌笑语时光,一次酣醉使我数月轻蔑王侯将相,靠自我买醉来轻蔑王侯将相,虽然情绪偏消极,但没有体现“将个人成就归因于自身的天赋”,不符合定义。

    C项:意思是: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表达了李白对未来的积极向往,不符合“偏向于消极的自豪情绪”,不符合定义。

    D项:意思是:上天给了我才能必然能得到应用;千金之赞化完了还会重新得到。这是诗人表达自己虽然政治上受到挫折,属于“消极的自豪情绪”,但认为自己的才能终将得到发挥,仍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未来也持乐观态度,表现出“将个人成就归因于自身的天赋”,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17.答案C。解析: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名词指示的人或物在空间维度所表现出的诸如数量、大小、形状和结构等特征

    ②是一种认知方式和结果。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激战上甘岭”,并没有涉及到对于空间维度的特征描述,不符合定义;

    B项:“原始人的独木舟”其中,“原始人”和“独木舟”均未涉及对于空间维度的特征的描述,不符合定义;

    C项:“弯弯的月亮”中的“弯弯的”正是对月亮这一事物“空间维度中形状特征描述”,符合定义;

    D项:“未来的希望”,其中,“未来的”和“希望”均未涉及对于空间维度的特征的描述,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18.答案D。解析: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行为人为谋取不法利益或形成非法影响;

    ②对他人或者在有关场所进行滋扰、纠缠、哄闹、聚众造势等;

    ③足以使他人产生恐惧、恐慌进而形成心理强制的行为,或者足以影响、限制人身自由、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影响正常生活、工作、生产、经营的违法犯罪手段。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张某威胁王法官的目的是希望其秉公判案,不属于“行为人为谋取不法利益或形成非法影响”,不符合定义;

    B项:甲公司采取的措施是私下散步竞争对手的不利消息,不属于“对他人或者在有关场所进行滋扰、纠缠、哄闹、聚众造势等”,不符合定义;

    C项:某恶势力将王某堵在房间不让其睡觉,已经是更为严重的人身强制行为,超过十二小时的人身限制,已经构成非法拘禁罪,不属于“对他人或者在有关场所进行滋扰、纠缠、哄闹、聚众造势等”,不符合定义;

    D项:网贷公司使用群呼,群发,揭发隐私等手段滋扰欠款人等,属于“行为人为谋取不法利益或形成非法影响,对他人或者在有关场所进行滋扰、纠缠、哄闹、聚众造势等,足以使他人产生恐惧、恐慌进而形成心理强制的行为,或者足以影响、限制人身自由、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影响正常生活、工作、生产、经营的违法犯罪手段”,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19.答案D。解析: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单定义,考察“转喻”,其关键信息为:

    通过另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当前的事物。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拿马褂和西装来描述上边坐着的两位老爷,符合定义;

    B项:通过像菜花一样金黄来描述对家乡的思念,符合定义;

    C项:通过尺子来描述灾害,符合定义;

    D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符合“通过另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当前的事物”。

    因此,选择D选项。

    20.答案C。解析: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与同龄人相比,青少年自我感觉自身的青春发育水平是适中。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父母认为其正常,没有体现甲对自己的感觉,不符合“青少年自我感觉”,不符合定义;

    B项:乙长了青春痘,而同学没有,其感到不自在,说明其与同龄人不同,不符合“适中”,不符合定义;

    C项:丙和其他同学一样充满好奇,说明他和同龄人较为相似,符合“与同龄人相比,青少年自我感觉自身的青春发育水平是适中”,符合定义;

    D项:丁在评估表上选择正常,没有体现其他同学的选择,不符合“与同龄人相比”,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21.答案A。解析: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为遭受气候风险的资产、生计和生命损失提供支持支持的保障机制;

    ②在一个比较大的空间和范围内,投保者定期支付确定的小额保险应对不确定的气候风险损失;

    ③确保遭遇直接气候风险损失的投保者获得有效和迅速的资金支持。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因为天气异常引起的水稻大面积减产,是“直接气候风险损失”,属于气候保险承保范围,符合定义;

    B项:地震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地震引发的山体滑坡掩埋工厂,不属于气候风险损失,不符合定义;

    C项:牲畜因为暴雪得不到及时照料而被饿死,牲畜饿死的直接原因是没有得到及时照料,而气候是间接原因,不属于“直接气候风险损失”,不符合定义;

    D项:泄洪不属于气候灾害,泄洪造成下游地区发生溃堤不属于气候风险损失,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泄洪就是当某个河流或者水库的水位高出警戒水位,而且通过正常的放水无法将警戒水位降低,这时候就有必要泄洪。

    22.答案B。解析: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多定义,考察“硬背书品牌”,其关键信息为:

    硬背书品牌采取企业总品牌+子品牌形式;软背书品牌,即子品牌前并不直接冠以背书品牌,子品牌是流通的主角。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别克、欧宝、雪弗莱、凯迪拉克,不符合“企业总品牌+子品牌形式”,符合软背书品牌,不符合定义;

    B项:三九胃泰、999感冒灵,符合“企业总品牌+子品牌形式”,符合定义;

    C项:浏阳河、京酒、金六福等产品包装上没有标明总品牌五粮液,符合软背书品牌,不符合定义;

    D项:潘婷、汰渍、舒肤佳没有标明总品牌保洁,符合软背书品牌,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项。

    23.答案A。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匹马”是指一匹马,“单枪”是指一杆枪;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且“匹”和“单”都表示数量。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万水”和“千山”属于并列关系,其中,“万”和“千”都表示数量,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B项:“花红”和“柳绿”属于并列关系,但没有表示数量的词,排除;

    C项:“地久”和“天长”属于并列关系,“地”和“天”不是表示数量的词,排除;

    D项:“猴年”和“马月”属于并列关系,但没有表示数量的词,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24.答案C。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刻骨铭心”意思是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难以忘却,二者属于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冥思苦想”形容动脑筋,反复的思考,与“思想”无明显的逻辑关系,排除;

    B项:“繁花似锦”意思是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像富丽多彩的锦缎,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与“繁华”无明显的逻辑关系,排除;

    C项:“闭月羞花”形容女子的“容貌”美丽,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冷若冰霜”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像冰霜一样冷,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与“冷漠”属于近义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25.答案C。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因为“少壮不努力”,所以“老大徒伤悲”,二者属于因果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不入虎穴”与“焉得虎子”属于充分条件关系,排除;

    B项:“己所不欲”与“勿施于人”属于并列关系,排除;

    C项:因为“不忘初心”,所以“方得始终”,二者属于因果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若要人不知”是“除非己莫为”的充分条件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26.答案A。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党员”和“干部”属于交叉关系,前两词与“服务人民”属于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青年”和“才俊”属于交叉关系,前两词与“报效国家”属于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B项:“科学”和“精英”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排除;

    C项:“大国”和“工匠”属于偏正关系,排除;

    D项:“教师”在“学校”工作,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27.答案D。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叔侄”是一种“血亲”“关系”,“血亲”与“关系”属于偏正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银河”是由“恒星”组成的,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前两词与“宇宙”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排除;

    B项:“姑嫂”是“亲人”,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家庭”由“亲人”组成,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排除;

    C项:从“书本”和“课堂”都可以获取“知识”,三者属于对应关系,排除;

    D项:“抑郁”是一种“心理”“疾病”,“心理”与“疾病”属于偏正关系,与题干的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28.答案D。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二氧化碳”会导致水体酸化,会“腐蚀”“珊瑚骨骼”,第一词与后两词属于因果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物种灭绝”是“动物”种类不可再生性的消失或破坏,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但对应方式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B项:“天灾人祸”会导致“物种”数量“减少”,“天灾”和“人祸”是两种事物,排除;

    C项:“土壤沙化”会导致“雾霾”,“雾霾”是一种“空气”的状态,与题干对应方式不同,排除;

    D项:“气候变暖”是导致“冰川”“消融”的原因,第一词与后两词属于因果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29.答案C。解析: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

    A项:“轮胎”是“汽车”的一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手机”和“相机”属于并列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速度”是指“汽车”在单位时间内驶过的距离,二者属于对应关系,“像素”是“相机”感光器件上的感光最小单位,二者属于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马达”是“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快门”是“相机”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单车”和“汽车”属于并列关系,“单反”相机属于“相机”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像素是指由图像的小方格组成的,这些小方块都有一个明确的位置和被分配的色彩数值,小方格颜色和位置就决定该图像所呈现出来的样子。可以将像素视为整个图像中不可分割的单位或者是元素。

    30.答案C。解析: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

    A项:“绵羊”属于哺乳动物,“麻雀”属于鸟类,二者不属于并列关系,“水稻”和“高粱”都是植物,二者属于并列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绵羊”属于哺乳动物,“老鹰”属于鸟类,二者不属于并列关系,“麦子”和“高粱”都是粮食作物,二者属于并列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绵羊”与“羚羊”都属于偶蹄目动物,二者属于并列关系,“玉米”与“高粱”都属于粗粮作物,二者属于并列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绵羊”与“山羊”都属于偶蹄目动物,二者属于并列关系,“玫瑰”与“高粱”虽都属于植物,但是“玫瑰”是观赏性植物,“高粱”是粮食作物,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31.答案D。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防洪”与“洪涝”属于对应关系,“抗旱”与“干旱”属于对应关系,且“洪涝”与“干旱”都是自然灾害,二者属于并列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抗震”与“地震”属于对应关系,“救灾”与“海啸”不属于对应关系,排除;

    B项:“滑坡”和“雪崩”时需要进行“道路抢修”,与题干对应方式不一致,排除;

    C项:“防冻”与“严寒”属于对应关系,“消暑”与“酷热”属于对应关系,但是“严寒”与“酷热”不属于自然灾害,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防沙”与“风沙”属于对应关系,“除霾”与“雾霾”属于对应关系,且“风沙”与“雾霾”都是自然灾害,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32.答案B。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乡风”和“民俗”都属于“乡村文化”,前两词属于并列关系,前两词与第三词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德治”和“法治”都属于治理方法,与“治理能力”无明显的逻辑关系,排除;

    B项:“小学”和“中学”都属于“基础教育”,前两词属于并列关系,前两词与第三词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习惯”指的是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与“社会规则”无明显的逻辑关系,排除;

    D项:“通信网络”可以用于“通讯”,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33.答案C。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前提”,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源于植物的“天然化合物”组合可以分解新冠病毒与人细胞相连的刺突蛋白,从而能非常有效地抑制新冠病毒,该化合物组合很可能对抑制暴露在新冠病毒环境中的人群遭受感染方面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论据:无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不明确项。该“天然化合物”对突变后的刺突蛋白是否有效不确定,排除。

    B项:无关选项。该项说明的是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式,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补充前提。正是因为刺突蛋白是病毒侵入人体的部分,才能利用该“天然化合物”的分解作用,当选。

    D项:不明确项。药物是否有效还待验证,证明不一定有效,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34.答案C。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拍照时摆出“剪刀手”动作存在安全风险。

    论据:有人认为,如果手离镜头足够近,相机分辨率足够高,拍出的照片一旦上网,黑客就能通过照片放大技术和人工智能增强技术,将照片中的人物指纹信息还原出来。这会让指纹认证及个人身份信息无密可保。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不明确项。该项只是指出目前的智能手机分辨率不高,但是不代表未来的技术不行,不具有削弱作用。

    B项:不明确项。该项只是指出存在一定的技术门槛,但并等于技术不能还原指纹信息,不具有削弱作用。

    C项:否定前提。题干当中说,拍出的照片一旦上网,就可以通过各种技术来对指纹信息进行一个还原,但是C项否定了网络照片的清晰度可以进行指纹识别的前提,具有削弱作用。

    D项:无关选项。该项指出电子照片提取用户指纹信息的相关报道是一条虚假新闻,但是他不能够对这种实际操作究竟可不可行进行质疑,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35.答案B。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小米粥上的这层米油营养价值极高,滋补能力极强,还可以保护胃黏膜。

    第三步,辨析选项。

    ①句:无关选项。论点在讨论这层米油的营养价值是否高,滋补能力是否强,但是①说的是否含有维生素B1B2和钾成分,这和论点讨论的话题并不一致。排除。

    ②句:否定论点。第二句直接告诉我们,米油没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滋补能力,这是对论点的直接否定,具有削作用。

    ③句:不明确项。第三句说助消化不等于营养价值高,那么营养价值究竟高不高并不确定,该句不具有削弱作用。

    ④句:否定论点。第四句告诉我们,米油对胃黏膜没有保护作用,这是对论点当中可以保护胃黏膜的直接否定,具有削作用。

    因此,选择B选项。

    36.答案C。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AI助手在医学应用上有着明显的优势。

    论据:放射科医生每天要阅读并分析大量的影像,医生会因为疲劳导致效率降低,AI助手则不会,它甚至比人眼能更加迅捷地找到影像中的可疑病变,帮助医生做出初步诊断。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不明确项。该项提及可以借助AI技术将疑难影像分类归档,但是并未和人类医生做比较,故无法判断这是否是一项优势,不具有加强作用。

    B项:不明确项。该项提及可以借助AI助手完成了一次远程会诊,但是并未和人类医生做比较,故无法判断这是否是一项优势,不具有加强作用。

    C项:增加论据。该项指出仅半天就可以完成xxx多个患者的影像诊断,说明诊断效率高,具有优势,具有加强作用。

    D项:不明确项。该项提及可以借助AI助手远程会诊及确定方案,但是并未和人类医生做比较,故无法判断这是否是一项优势,不具有加强作用。

    因此,选择C选项。

    37.答案D。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应致力于研发木质人造卫星。

    论据:所有卫星在返回地区大气层时都会焚毁并阐述氢化铝颗粒,这些微粒会在大气层中漂浮很长时间,最终对环境造成影响。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该项以实际例子证明,隔热层的材料是木质可以实现,且可以安全燃烧,但是并未说明是否能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的是卫星的设计,而非其返回后是否会因其材质减少危害,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的是卫星的材料选择可以选择木材的前提条件已经构成,而非其返回后是否会因其材质减少危害,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增加论据。该项说明木质卫星不会对环境造成伤害,具有加强作用。

    因此,选择D选项。

    38.答案D。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通过消除人体气味达到抗击疟疾的目的。

    论据:传播疟疾的蚊子在没有气味的空间中会迷失方向,从而找不到它们的猎物。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科学家研制出吸引疟疾蚊子的方向来引诱杀死蚊子,和题干中谈论的消除空气中的人体气味达到抗击疟疾的话题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无关选项。传播疟疾的蚊子对疟疾患者的人体气味感兴趣,但题干讨论的是通过消除空气中的人体气味达到抗击疟疾的目的,说明并不仅限于疟疾患者的气味,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无关选项。传播疟疾的蚊子必须长时间大量吸食血液才能获得繁殖的能量,说的是传播疟疾的蚊子生存的必要条件,与消除空气中的人体气味就能达到抗击疟疾的话题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增加论据。由于抗击疟疾的设备通过制造电场使人体气味分子掉落到地上,那么带疟疾病毒的蚊子就无法嗅到人体气味,也就会找不到猎物,而如果嗅不到人体气味,就会拒绝进食直至死亡,就可以减少疟疾蚊子的数量以达到抗击疟疾的目的,具有加强作用。

    因此,选择D选项。

    39.答案C。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气温升高将加剧野生动物传染病的暴发。

    论据:热带、亚热带或低海拔地区的动物,因生活环境炎热,一直面临患传染病的风险,生活在高纬度和高海拔等低温环境的动物,因长久寒冬可免于病毒入侵,现在冬季变得越来越温暖,持续时间也越来越短。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该项说的是气候不管怎样变化,炎热地带的动物始终面临患传染病风险,与气温升高是否会加剧野生动物传染病的暴发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无关选项。该项说的是寒带和高海拔栖息地的动物遭遇传染病的风险在升高,与气温升高是否会加剧野生动物传染病的暴发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增加论据。气温高低和野生动物患传染病的风险存在正相关,说明气温越高,患传染病的风险会增大,具有加强作用。

    D项:无关选项。该项说的是寒冷气候野生动物免受病毒入侵,炎热更容易导致野生动物感染病毒,对比的是寒冷和炎热,而论点主要讨论“气温升高”,说的是气温的变化,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40.答案D。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质疑下列哪项观点”,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分析题干。

    题干信息:埃兰语与美索不达米亚原始楔形文字一样久远,但不是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而是在古波斯一带使用。与表音并表意的美索不达米亚楔形文字不同,埃兰语是表音语言。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题干提及埃兰语不是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是独立使用的语言,而该项讨论的是埃兰语的构成和书写规则等,无法质疑。

    B项:题干提及埃兰语不是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是独立使用的语言,而该项讨论的是埃兰语的使用时间,无法质疑。

    C项:题干提及埃兰语不是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是独立使用的语言,而该项讨论的是埃兰语与美索不达米亚楔形文字、古埃及圣书体产生的时间相同,无法质疑。

    D项:题干提到“埃兰语与美索不达米亚原始楔形文字一样久远,但不是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可以质疑该项“埃兰语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原始楔形文字,与楔形文字是母体和子体关系”的观点,可以质疑。

    因此,选择D选项。

    41.答案D。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具有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已知“三人均没有说真话”:

    甲的话为假话,可得:(1)甲的房子没有租给小李;

    小李的话为假话,可得:(2)小李没有租丙的房子;

    丙的话为假话,可得:(3)丙没有租给小王。

    根据最大信息“小李”,结合(1)和(2)可知:小李租的乙的房子。

    因此,选择D选项。

    42.答案D。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型。

    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题干中提到的是“蛋白质”和“乙醇”,并不清楚二者和“食品和酒类”之间关系,无法得出,排除;

    B项:题干中提到的是“蛋白质”能否合成人造食品并不清楚,无法得出,排除;

    C项:“只有……才……”为条件关系,即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一定满足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表述过于绝对,无法得出,排除;

    D项:满足可能性原则,可以得出。

    因此,选择D选项。


免责声明:文稿来源网络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稿首发平台:www.gongwentang.com(公文堂)

 

 

 

 

 

 

 

>>查看完整内容<<
标签: 公务员 考试 真题 行测 2021年 广西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70191867@qq.com

推荐服务

  • AI公文写作神器

    最专业的AI公文写作平台,专属公文写作模型

  • 体制内交流学习群

    入群定期分享精品原创资料、一起共同成长

客服电话

15202926937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QQ交流1群:27019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