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工作心得体会

更新时间:2025-07-06 14:17:18 浏览:80

民族工作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2024年第3期指出,要推进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一)强化党的建设引领作用

第一,提高思想认识,始终坚持并不断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一把手工程,坚持系统谋划、高位推动、合力建设、全域示范,将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全过程。特别是在提高基层干部思想认识,加强基层干部对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学习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一切工作的主线,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第二,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夯实治理基础。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工作的全过程,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带领群众致富、维护社会稳定、守卫祖国边疆的坚强战斗堡垒。

(二)持续保持政策倾斜扶持力度,增加多民族互嵌式社区要素供给

第一,持续保持政策倾斜扶持力度。继续对边疆民族地区实施差异化的扶贫衔接政策,积极促进各类市场要素向边疆民族地区流动。结合各民族地区资源禀赋,从整体上更好统筹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合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路子。

第二,增加各民族互嵌式社区要素供给。在社区发展中提供与城市一体的水、电、网、路。打破户籍限制制度,使之与城市居民享受平等的教育、医疗、就业以及社会保障的权利;加快智慧社区建设,将先进技术手段深度融入政府服务和社区服务中,逐步培育开放式、互动式的社区信息服务生态;提升社区规划的预见性和引导性,推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构成多级联动的综合管理平台和多元参与的社会共治模式。

(三)因地制宜发展共融经济

第一,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加快边疆民族地区优势产业发展。大力支持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民族文化产业、生态康养产业的发展。充分结合边疆民族地区基础设施滞后、物流成本高、远离主流核心消费区的实际情况,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用数字经济技术赋能传统产业的生产、营销,创造新的业态,让边疆民族地区传统产业能够在互联网时代焕发新生。

第二,繁荣口岸经济,以产业促就业,建好兴边富民示范区。持续强化项目资金整合,加快兴边富民乡镇、边境小康村和抵边幸福村寨建设,稳妥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后续发展难题,强化职业教育供需对接,保障适龄青年就业群体能够稳定就业,积极争取推进与老挝、缅甸、越南的口岸升级和互联互通,在边境集镇发展进出口加工贸易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努力建设成为兴边富民示范区。

(四)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培育共同精神家园

第一,增强民族文化保护意识,在文化交融中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挖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加强自然生态、传统民居、历史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机制,让一些濒临消亡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活”起来;巩固壮大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人和志愿者队伍,加强对少数民族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民间文化传承人、乡土文化能人的培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鼓励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将民族语言、文化艺术、生产技艺、生活习俗融入日常生活,增强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第二,完善文化协同发展机制,培育新时代共有精神家园。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力度,以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产业为抓手,充分利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和传统活动,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推动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深入开展“五史”学习教育,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抓牢抓实。

(五)健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增强社区命运共同体建设

第一,加强基础设施提质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坚持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持续加强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全面推进教育、医疗卫生事业,改善各族人民生活水平;抓住就业这一民生之本,多渠道促就业、保民生、聚人才,为各族群众搭建就业创业新平台,推动各族群众深度互嵌、有机融合、共同发展。

第二,总结并推广好“宾弄赛嗨+”共生模式。深化拓展“宾弄赛嗨+”模式,着力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共管共护的社区体系,不断丰富社区活动形式,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促进“和睦邻居、美满姻缘、知心朋友”,推动社区各族群众在共乐中深化社区命运共同体理念。

(六)利用鲜活历史及现实材料,讲好新时代故事,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认同

第一,不断挖掘提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通过鲜活的历史及现实故事,让各族群众在实物实景实事中深切感受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感受新时代的巨变,体会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幸福感、自豪感,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认同。

第二,提升社区文化价值。在保留历史底蕴和人文特色的前提下全面增强文化影响力和旅游吸引力。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优势,把发展文化产业与提升传统民族文化价值紧密融合,不断提升各族群众的幸福感。


公文范文文库网站【公文堂】:www.gongwentang.com

公文范文文库网站【公文堂】:www.gongwentang.com

请各位用户务必收藏好以上两个网站,收藏好网址,终身可访问或下载全站公文范文

客服微信:gongwentangkf

微信公众号:【公文堂】

>>查看完整内容<<
标签: 心得体会 民族工作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70191867@qq.com

推荐服务

  • AI公文写作神器

    最专业的AI公文写作平台,专属公文写作模型

  • 体制内交流学习群

    入群定期分享精品原创资料、一起共同成长

客服电话

15202926937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QQ交流1群:27019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