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时时放心不下的驻村干部
一、基本情况
我叫xxx,xxx派驻xx村第一书记。xx村位于xx镇南部直辖xx个自然村,xx个村民小组、目前共有xx户xx人,以汉族为主。驻村一年多来,我通过进村入户走访调查、召开群众座谈会、向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党员干部请教学习等方式,深入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快速摸准村情,了解民情。发现xx村存在脱贫人口较多,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留守学生脱管等突出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团结村两委干部和包村工作组,积极对接后盾单位,提出“强组织、兴产业、解民忧、重教育”工作思路,通过建强党组织,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拓展创新“党支部+”模式,不断增强村党组织书记的号召力、凝聚力。因地制宜做好产业方向、品种选择、种养模式,发展xx特色产业,通过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通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以看得见的方式,摸得着的实惠,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努力办到老百姓心坎上。结合自身优势开办“春苗行动”公益课堂,改变家长工作务农忙、孩子作业无人辅导的现状,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建强党组织,构筑基层堡垒。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政治基础,到任后,我迅速了解村“两委”班子和村党组织建设的基本情况,强抓党建夯实组织队伍建设,带队伍,凝聚人心,将“三会一课”与行动学习结合起来,按时组织召开党员大会等组织生活制度,紧抓“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实“村事村办、党员揭榜”活动等,各支部党员踊跃参与,积极投入基层服务中。注重村党组织后备人才储备培养,为村党支部注入新鲜血液,2024年度吸收2名入党积极分子,新发展党员1名,转正1名。
(二)发展村集体,实现产业振兴。我深知发展特色产业的重要性,通过整合优化村内资源,用活乡村振兴政策,积极对接后盾单位,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探索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特色模式、引进帮扶车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多措并举带领农民增收致富,其中后盾单位xxx援建的集体经济产业项目,占地面积约104亩,经营范围是韭菜苔种植,产出的韭菜苔主要销往广东,每年带动发放土地流转费用6.24万元,韭菜苔基地务工人数100余人,带动脱贫户务工41人次,2023年发放工资约38万元,让xx村农户在家门口就有工做,实实在在地为本村农户带来增收,韭菜苔基地给xx村集体经济带来每年超过5万元的收益增长。
(三)加强担当使命,践行办事服务。在日常遍访的过程中和农户了解晚上自然村的路口和偏僻的农户家门口没有亮光,日常通行很不方便,经过和村两委干部商量和讨论,2023年利用后盾单位的衔接资金,为xx村安装了40余盏太阳能路灯。村委旁边池塘离学校比较近,放学及节假日很多学生在村委这边玩耍,有很大隐患,在往年也出现过溺亡事故,我们和村两委干部商量讨论利用有限经费,在村委学校池塘安装近200米护栏,在驻村两年中争取把村委旁边池塘安装一圈防护栏杆,确保没有溺亡事故再次发生。
(四)举办公益课堂,助力乡村教育。我在入户遍访过程发现,不少家庭家长在外务工,小孩放学回家就是玩手机、玩游戏、看电视,爷爷奶奶管束不到位,家庭教育方面存在孩子“没人教”,家长“不会教”“教不好”的普遍情况,加上学生自身学习主动性不强,自觉性不够,很多农村学生处于脱管状态。经过与乡村振兴指导员、村“两委”多次商量,决定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硬条件”,结合驻村队员自身文化知识“软优势”,开办“春苗行动”公益课堂,改变缓解家长工作务农忙、孩子作业无人辅导的现状。一是开展素质拓展课,寓教于乐。邀请xxx展培训基地为xx完小即将毕业的六年级学生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公益素质拓展课。课堂上,带着大家一起玩游戏,现场充满欢声笑语。更重要的是,上课老师在游戏过程中将追求目标、团队协作、忍耐与坚持、创造力与想象力以及面对失败等人生哲理讲授给学生,让学生在欢乐和娱乐中,学到做人做事知识。此次活动,促进了孩子们养成细致、专注、沉着的学习品质,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力,培养了他们团队协作能力,树立了他们对走好未来人生路的信心。二是开展主题教育课,树立人生理想。邀请xxx人大代表等人给xx村“春苗行动”公益课堂的学生上思政教育课。通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校园欺凌的具体定义和类型,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校园欺凌案例进行介绍,向学生们传授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的实用策略,并告知学生遇到欺凌时应寻求帮助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分享自己的追梦圆梦历程,用自己充满艰辛而精彩纷呈的求学、工作经历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的理想信念教育课。用自己开阔的视野讲述知识的重要性,学习的重要性,以身说法,激励学生立志向前,学有所成。三是引进社会组织,提供多样化多层次服务。重视并引进社会组织,为公益课堂持续化发展引入源头活水。联合xx人大办、xx政府、xx民间慈善协会、xx新华书店开展庆“六一”活动,为公益课堂学生送上关怀和祝福,并捐赠了价值近万元的乒乓球桌、羽毛球拍等体育用品及少儿读物、纠错本等学习用品和助学金,用于改善学生学习生活条件。举办包饺子大赛,通过比赛,学生们掌握了饺子的制作方法,学会了珍惜每一份食物;在实践中体验了劳动的乐趣,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创造能力等核心素养,在活动中体验到了快乐和成长。
三、经验启示
(一)“驻”进群众心中,“帮”出实绩成效。
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一心为民办实事,我在日常帮扶过程中了解每一户的情况,对于子女长期不在身边的老人及孤寡老人是让我最牵挂的一部分群体,我们驻村工作队定期走访慰问帮助老人打扫房间、为老人拉车做农活,在平时生活中能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帮扶过程中了解发现监测户xx户家庭困难,孙女xx在校学习刻苦认真得到学校老师一致好评,通过乡村振兴指导员帮忙联系外界爱心人士对xxxx每月资助,让xx户得到生活改善。了解农户“急、难、盼”如今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公益课堂服务,既能培养孩子们学习能力,提升学习自觉,孩子们现在都主动要求去辅导班上课了,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开设更多内容丰富的趣味课堂,为xx村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有利条件,为乡村教育振兴事业贡献力量。
注重基层教育强化,提升人才队伍力量。
1.要充分认识乡村教育的重要性。乡村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神经末梢和主要阵地,既承载着传播知识、塑造文明乡风的功能,又能为乡村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乡村振兴,必须树立教育先行理念,扎实推进乡村教育振兴步伐,让教育振兴助力乡村的全面振兴。
2.要进行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宣传。由于父母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家庭教育意识淡薄,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且对教育内容没有清晰认知、教育方式也简单粗暴,无法保证家庭教育质量。在遍访的时候,要多宣传,引导家长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掌握必备的教育技能和策略。
3.要充分引入整合各类组织和社会资源。通过搭建党员服务群众的平台,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公益课堂将朝着长期化和品牌化目标发展,开设更多内容丰富的趣味课堂,强化人才培养工作,送师资、送课程、送服务、送活动,从文化资源和人才资源上为乡村振兴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