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更新时间:2025-07-06 00:07:52 浏览:62

 

 

2024年,全省各级人社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围绕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以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为工作主线,坚定不移稳就业、促增收、惠民生、强人才、治欠薪,各项事业取得积极成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坚决扛牢稳就业政治责任,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

一是就业优先政策深入落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关于就业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强化产业、创业、就业三业联动,研究制订我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施意见,健全就业工作体系。大力推进家门口就业行动,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就业创业扬帆计划和先进制造业促就业行动。二是创业安徽建设扎实推进。创新科创、融创、共创模式,推进创业城市建设。强化资源汇聚耦合增值,健全多层次、多类型、多主体创业孵化链条。成功举办第三届创业安徽大赛,吸引4300多个优质项目报名,省外(海外)项目1800多个,为历年之最。打造大型创业服务类节目《创业在安徽》,现场达成意向投资超10亿元。开展创业安徽赴港研修班、未来新徽商特训营等创业活动8000多场,活力充盈的创业安徽正加速形成。三是重点群体就业保持稳定。实施百万大学生兴皖行动,开发政策性岗位21.2万个。全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规模保持在2000万人以上,脱贫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就业194.8万人,退捕渔民转产就业率动态保持100%,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四是就业公共服务均衡可及。深入推进三级三方服务千企行动,为1125家重点企业解决用工48.6万人。常态化开展春风行动”“2+N”招聘等活动4.3万场,达成就业意向173万人。三公里就业圈实现城市社区全覆盖,89个驻外皖籍农民工服务站点实现即时服务。举办2024智汇江淮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发展大会,促成162个优质项目落地,发布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等3个产业人才需求目录。全省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年营收超1300亿元。

(二)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民生底线进一步兜准兜牢。

一是社会保险制度稳健运行。制定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提质增效15条举措,增强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等群体社会保障可及性。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强化失业保险保生活基础功能,向20.4万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待遇21.2亿元。工伤保险基金实现省级统筹,1.3万户单位、44.9万人纳入补充工伤保险保障范围,积极推进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准备工作。二是社保覆盖范围持续扩大。精准实施数据找人,全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全部超额完成年度参保任务。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全省推开,开户突破610万户,缴存超过17.4亿元。三是社保基金监管不断加强。深化社保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筑牢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风险防控体系,强化人防、制防、技防和群防四防协同工作机制。推动社保信息系统全险种业务大管控建设,完善社保经办内部控制,常态化筛查核查疑点数据3.5万条。四是社保经办服务向基层延伸。构建五级五类社保经办服务体系,打造城区步行15分钟、乡村辐射5公里的社保经办服务圈。试点推广社会保险参保一件事,推开高效办成退休一件事,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件事线上专区汇聚服务事项170多个,长三角区域78个服务事项一卡通办。社保卡持卡人数达6154万人,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电子社保卡领用人数达5143万人。社银合作就近办服务网点达5000余家,涵盖社保服务58项。全省共开展劳动能力鉴定5.3万次。

(三)切实壮大技术技能人才队伍,支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一是人事人才政策更加积极有效。集成创新10条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措施,授权高校科研院所自主引才、自主设岗、自主聘任、自主评价、自主定薪。构建数字经济职称专业体系,新增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等7个高级职称资格评审专业。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允许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享有更大自主权。二是高层次人才加速集聚。深入实施万名博士后聚江淮行动,赴北京、上海开展招才引智高校行博士后专场活动,新建国家级、省级博士后站点25家、96家。评选乡村振兴高级人才924人,511名高层次人才通过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直接取得高级职称。落实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支持30家龙头骨干企业评聘特级技师165人、首席技师10人。三是技工强省建设大力推进。实施技能强企行动和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开展职业技能培训80.5万人次。贯通技术技能人才发展通道,在90家高校试点技术技能人才一试三证4.7万人取得高级工技能等级证书。实施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新认定高水平技师学院、优质技工学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20个。举办技能竞赛356场,带动练兵比武40万人次。四是人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推进人才服务机构职能体系建设,全省试点建设乡级人才驿站59家。创新建立人才企业年金制度,高校、中药材、外资等领域高层次人才年金落实见效。安全稳妥组织人事考试93项、服务考生140.3万人次。

(四)深入推进治理欠薪行动,劳动关系持续和谐稳定。

一是治理欠薪工作深入推进。推动工资专用账户管理、施工总包代发、实名制管理等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全覆盖、实运转。全年接收全国欠薪平台线索9.7万件,动态办结率99.4%。组织开展安薪行动、治理欠薪冬季行动,全省查处欠薪案件1.6万件,保障5.1万名劳动者及时拿到工资4.6亿元。二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有力有效。启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立法,走在全国前列。开展集体协商春季要约行动,新就业业态领域签订集体合同企业1164家、覆盖职工9.5万人。健全完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省属企业工资分配秩序。2个集体、7名个人荣获第一届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认定省级金牌劳动关系协调员200名、金牌社会组织10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在全国人社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三是调解仲裁质效稳步提升。探索推行调解仲裁+”工作法,持续开展“百名仲裁员服务千家企业”和“三送一检”普法宣传等活动,服务企业超1万家。完成全省仲裁机构内设调解中心建设,建立新业态一站式劳动争议联合调解组织62家,规上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覆盖率达70%

(五)不断加强系统自身建设,基本公共服务提质增效。

一是行风建设效能全面提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企业诉求“挂号制”解决,全省人社政务服务好评率保持在99.9%。全面启动人社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人社统一公共服务平台实现365项服务线上办理,57项高频服务上线“皖事通”。人社综合服务平台实现147项综窗服务、129项基层服务一站式受理。深入开展人社服务快办行动,109项人社服务事项实现免提交。常态化开展窗口业务练兵竞赛,在全国业务练兵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全国建筑领域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知识竞赛荣获三等奖。全面推进信访法治化,加强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全省信访形势整体平稳。二是基层基础建设巩固加强。大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统筹督查检查考核计划、调整优化议事协调机构、规范创建示范活动管理。政务信息工作持续位居省、部第一梯队。开设《皖工徽匠》《政策服务直通车》等专题专栏,创新打造《安徽社会保险惠民生》融媒体宣传平台。全省12333受理来电293.8万个,综合接通率98.2%。谋划编制“十五五”规划,加强统计基础建设。融入长三角、法治建设、安全生产、平安建设、档案保密、网络舆情、老干部等工作有序开展。

二、2025年工作安排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八次全会,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战略部署,以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统筹推进稳就业、强技能、促增收、防风险等各项工作,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第一,牢牢把握就业工作新定位新使命,全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要坚持以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为牵引,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就业工作决策部署,增强发展的就业带动力,压实稳就业责任,凝聚工作合力,确保完成就业目标任务,全力稳住就业大局。坚持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推动稳增长与稳就业政策的优化组合。建立重大政策制定、重大项目建设、重大生产力布局就业影响评估机制。设立省级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资金,支持就业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推动财政、就业、产业、区域、贸易、环保、监管等政策协同发力,构建多方参与的大就业格局。

第二,积极应对人口形势变化挑战,加快培养规模宏大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全力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推动技工强省政策迭代升级,促进技能人才多元供给。实施技能照亮前程职业技能培训行动,开展大规模技能人才培训,打造徽匠技能培训品牌。实施重点领域技能提升行动,围绕先进制造、一老一小服务等领域,开展市场化为主导的岗位需求+技能培训+就业推荐+等级评价项目制培训。支持各地建设彰显地域特色的技能培训品牌,推动形成一地一品牌。推进中国(安徽)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全面推行“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推进高精尖缺技能人才分类评价。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开展产教评生态链建设试点。实施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修订技师学院设置标准,加强招生工作调度分析,培优建强一批重点院校。整合县域技工教育资源,推进市县联盟化、组团化发展。积极备战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举办安徽省第五届农民工职业技能大赛,全年支持举办技能竞赛300场以上。多渠道多方式开展职业技能国际交流合作。

第三,围绕大力提振消费决策部署,持续深化工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积极促进居民增收。实施技能增收示范行动,推动落实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认定发布安徽技能友好型百强企业(雇主)。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各类人才按业绩贡献决定薪酬的分配机制,对科技创新骨干人员和技能人才给予激励。引导企业贯通技能人员与管理人员、专技人员的成长发展通道,逐步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使薪酬分配向苦脏累险一线岗位人员倾斜。总结推广国有企业技能人才薪酬分配经验做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深化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和工资决定机制改革,规范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秩序。按照国家部署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合理制定调整方案,更多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实施社保高质量参保行动,推动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提质增效。

第四,统筹推进发展与安全,加强风险隐患排查处置,确保守牢人社领域安全稳定底线。依托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信息化监管系统,提升工资发放监管水平和欠薪预警能力。组织开展欠薪问题集中整治,推动欠薪问题线索动态清零。采取超常规措施,集中发力,化解政府国企项目欠薪等重点难点问题。推行合肥、淮北、宿州、马鞍山等4市挂牌或新设维权中心做法,切实加强基层劳动监察执法力量。加强新就业形态领域跨部门联合监管和行政指导,压实平台企业用工责任。持续开展社保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加强常态化数据核查,落实要情报送、监督约谈、警示教育等制度,确保社保基金安全运行。


公文范文文库网站【公文堂】:www.gongwentang.com

公文范文文库网站【公文堂】:www.gongwentang.com

请各位用户务必收藏好以上两个网站,收藏好网址,终身可访问或下载全站公文范文

客服微信:gongwentangkf

微信公众号:【公文堂】

>>查看完整内容<<
标签: 2024年 工作总结 2025年 工作计划 人力资源 社会保障厅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70191867@qq.com

推荐服务

  • AI公文写作神器

    最专业的AI公文写作平台,专属公文写作模型

  • 体制内交流学习群

    入群定期分享精品原创资料、一起共同成长

客服电话

15202926937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QQ交流1群:27019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