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查、改”一体推进中持续深化作风建设——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当前,全党上下正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是党中央站在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全局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加强新时代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作为基层单位的一名党员干部,必须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坚持以“学”为先、以“查”为本、以“改”为要,真正让学习教育成为涵养党性修养的“磨刀石”、检视问题不足的“放大镜”、解决作风顽疾的“推进器”,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向上向好。
一、以“学”筑基,增强思想自觉
一是学在常态日常,夯实信仰之基。作风建设,根在思想、源于信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是一阵风,而是一面镜子、一把标尺。必须坚持将学习作为日常,用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推动党员干部读原文、悟原理、深研深学。特别是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作为首要内容,学思践悟、融会贯通,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观念,切实筑牢“忠诚干净担当”的思想根基。
二是学在真懂真信,增强政治定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本质是党性问题。必须把学懂弄通做实“两个确立”“两个维护”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刻理解中央八项规定的政治意蕴和时代价值。通过不断深化对党风廉政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政治站位、增强政治敏感,把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检验“四个意识”“四个自信”的重要标准,自觉把对党忠诚体现在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实际行动中。
三是学在知行合一,强化行动自觉。学习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知行合一。党员干部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改进作风、提升质效的“行动力”,做到干中学、学中干。特别是在基层一线,更要结合具体岗位职责,把严肃财经纪律、厉行节约办事等具体要求融入日常、落在实处,用看得见的变化回应群众关切,用沉下身的作风展现学习成效。
二、以“查”为要,找准突出问题
一是查在见微知著,做到靶向施治。问题不查不显、病灶不明难治。党员干部要对照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对“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会所中的歪风”等问题开展拉网式排查,既查明面上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也查背后的动机和根源。通过谈心谈话、民主评议、群众反馈等方式,真正把问题查准、查深、查全,为整改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查在刀刃向内,敢于揭短亮丑。作风建设不能“装样子”“演戏文”,必须以刮骨疗毒的勇气直面问题、动真碰硬。党员干部要自觉接受组织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敢于给自己“画像”,勇于揭示“短板”“软肋”。既要查思想意识上的“温水煮青蛙”,也要查行为举止上的“习惯性漂浮”,以问题为导向,全面诊断自身在纪律作风方面的差距和不足。
三是查在以点带面,推动系统整治。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易反弹、易变异。查摆时要注重“由点及面、举一反三”,不能止于个体行为的检视,而要延伸至制度机制、权力运行等深层次问题。例如,是否存在监管盲区?是否存在制度“空档”?是否存在执行走样?通过系统思维推进深层治理,把问题查在深处、改在根上。
三、以“改”促行,推动真改实改
一是改在立说立行,做到真抓真改。整改不能“纸上谈兵”,必须对查摆出的问题即知即改、立行立改。要建立整改台账,明确责任人、整改措施、完成时限,实行挂图作战、对账销号,防止“热一阵”“走过场”。基层单位要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中梗阻”“慵懒散”等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把整改落实情况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确保整改有力度、有实效。
二是改在建章立制,形成长效机制。整改不能只改“当下”,还要立足“长久”。在完成具体问题整改的基础上,要注重制度完善和机制创新,用制度“笼子”管住行为“任性”。比如,针对公款吃喝、违规报销、收送节礼等隐形变异“四风”问题,要建立常态巡查机制;针对责任不清、程序不明等问题,要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形成流程闭环,从根本上堵住漏洞、消除隐患。
三是改在群众满意,检验整改成效。整改的“答卷”最终要由群众来阅卷。要主动向群众公开整改清单、整改措施和整改进度,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推动整改过程在阳光下运行。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口碑,用作风变化提升群众满意度,真正让干部“动起来”、作风“实起来”、群众“暖起来”,确保学习教育的成果可量化、可评价、可持续。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必须一以贯之、常抓不懈。我们要以此次学习教育为契机,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的政治清醒,紧扣“学、查、改”主线,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不断擦亮“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底色,在奋进新时代新征程中交出人民满意的作风答卷。
公文范文文库网站①【公文堂】:www.gongwentang.com
公文范文文库网站②【公文堂】:www.gongwentang.com
请各位用户务必收藏好以上两个网站,收藏好网址,终身可访问或下载全站公文范文
客服微信:gongwentangkf
微信公众号:【公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