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大会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25-07-07 13:10:31 浏览:104

 

——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大家好!“农,天下之大本也。”农村发展是国家繁荣的根基,而农村集体“三资”,即资金、资产、资源,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其管理水平直接关乎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村的和谐稳定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今天,我们齐聚于此,共同探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关键议题,就是要正视问题、寻找对策,为农村的长远发展筑牢坚实基础。

一、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重要意义

农村集体“三资”是农村集体经济的“家底子”,是农民群众的共同财富。管好用好“三资”,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从保障农民权益角度看,“三资”管理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收入分配。合理利用集体资金,发展特色产业,能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增加工资性收入;科学盘活集体资产,通过租赁、入股等方式实现增值,可让农民按股分红,分享发展红利;有效开发集体资源,如土地流转、山林经营等,能让土地资源发挥最大效益,使农民从土地中获得更多收益,切实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促进农村发展方面,“三资”管理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升的重要支撑。充足的集体资金可以投入到农村道路修建、水利设施完善、教育医疗改善等项目中,补齐农村发展短板,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同时,良好的“三资”管理能吸引社会资本下乡,为农村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从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层面来讲,规范的“三资”管理能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公信力。公开透明的管理流程,让农民对集体资产的运营情况一目了然,减少群众对干部的猜疑,化解潜在矛盾纠纷,营造风清气正的农村政治生态,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尽管我们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不可否认,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资金管理不规范

部分农村集体资金账目混乱,财务制度执行不严格。存在原始凭证不规范、记账不及时、账目核算不准确等现象,导致资金收支情况不明晰。有的村甚至出现白条入账、坐收坐支等违规行为,严重违反财经纪律。

在资金使用方面,缺乏科学合理的预算规划。一些村在资金使用上随意性大,盲目投资,没有充分考虑市场风险和项目可行性,导致资金浪费或投资失败。例如,个别村为发展产业,未经充分调研就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养殖场,由于技术不过关、市场行情波动等原因,养殖场经营不善,不仅未能带来收益,还使集体资金遭受损失。

此外,资金监管不到位也是一大问题。内部监督机制形同虚设,村民理财小组未能有效发挥监督作用,对资金使用的审核把关流于形式。外部监督力量薄弱,相关部门对农村集体资金的审计监督存在滞后性和不全面性,难以做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二)资产管理不规范

农村集体资产产权不清的问题较为普遍。由于历史原因,部分资产没有明确的产权归属,存在争议和纠纷。一些村办企业改制不彻底,资产界定模糊,导致集体资产被侵占、流失。例如,个别企业在改制过程中,通过低价评估集体资产、虚假交易等手段,将集体资产据为己有。

资产运营效率低下也是一个突出问题。部分集体资产闲置浪费,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一些村的厂房、仓库等资产长期闲置,未能通过租赁、合作经营等方式实现增值。同时,资产经营管理方式粗放,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和科学的运营机制,导致资产收益微薄。

在资产处置方面,存在不规范、不透明的现象。部分村在资产处置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进行评估、公开招标,而是私下交易,暗箱操作,造成集体资产低价出售,严重损害了集体利益。

(三)资源管理不规范

农村集体资源的发包和流转不规范。在土地、山林等资源的发包过程中,存在程序不合法、合同不完善等问题。一些村没有经过民主决策程序就擅自将集体资源发包给个人,承包合同条款不明确,承包期限过长或过短,导致集体资源收益受损。例如,个别村将集体土地发包给企业,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土地用途和租金调整机制,企业擅自改变土地用途,且多年未调整租金,造成集体资源的浪费和流失。

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科学规划。部分村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只注重短期利益,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过度开发山林资源,导致水土流失;盲目发展养殖业,造成环境污染。这种粗放式的开发利用方式,不仅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也影响了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

资源监管存在薄弱环节。相关部门对农村集体资源的监管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和动态管理机制。对资源的使用情况、流转情况等不能及时掌握,难以发现和制止违规行为。同时,村民对资源监管的参与度不高,缺乏监督意识和监督渠道。

三、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一)强化资金管理,严守财经纪律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严格规范财务审批流程。明确财务人员职责,加强对原始凭证的审核把关,杜绝白条入账、坐收坐支等违规行为。加强财务人员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确保账目核算准确、及时。

加强资金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编制科学合理的年度资金预算,明确资金使用方向和重点项目。在资金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跟踪监督和绩效评价,确保资金使用合法、合规、高效。对于重大投资项目,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可行性论证,防范投资风险。

加大资金监管力度,构建全方位监督体系。强化内部监督,充分发挥村民理财小组的作用,定期对集体资金收支情况进行审核和公开,接受村民监督。加强外部监督,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农村集体资金的审计监督力度,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做到定期审计与专项审计相结合,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同时,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农村集体资金监管平台,实现资金收支的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

(二)规范资产管理,提升运营水平

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明晰资产产权归属。对所有集体资产进行清查登记,核实资产数量、价值和使用情况,依法依规解决产权争议和纠纷。建立健全资产产权登记制度,明确资产所有权、经营权和收益权,为资产的规范管理和运营奠定基础。

加强资产运营管理,提高资产利用效率。根据资产的性质和特点,采取多样化的运营方式。对于闲置资产,通过租赁、拍卖等方式进行盘活;对于有发展潜力的资产,通过入股、合作经营等方式,引进社会资本和先进技术,实现资产的增值。同时,要加强对资产运营的管理和监督,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激励管理人员提高资产运营效益。

规范资产处置行为,确保资产交易公开透明。资产处置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先进行评估,再通过公开招标、拍卖等方式进行交易。交易过程要接受村民监督和相关部门监管,确保交易价格合理、程序合法、结果公正。加强对资产处置收益的管理,确保收益及时足额入账,并按照规定用途使用。

(三)优化资源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规范集体资源发包和流转程序,保障集体和农民利益。在资源发包和流转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民主决策程序进行,经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完善承包合同条款,明确双方权利义务、承包期限、租金标准及调整机制等内容。加强对合同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合同档案,定期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加强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明确资源开发的方向、重点和时序。在资源开发过程中,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鼓励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绿色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加强资源监管,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集体资源的日常监管,建立健全资源监测体系和动态管理机制,及时掌握资源的变化情况。加强对资源使用和流转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侵占、破坏集体资源的行为。同时,要充分发挥村民的监督作用,建立举报奖励制度,鼓励村民积极参与资源监管。

四、强化保障措施,确保“三资”管理取得实效

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三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工作顺利开展。

加强宣传培训。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政策法规和重要意义,提高干部群众的认识水平和参与意识。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和财务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专题讲座,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同时,要加强对村民的教育引导,增强村民的民主意识和监督意识,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健全财务公开、民主管理、资产清查、资源流转等各项制度。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到实处。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关系到农村的发展大局和农民的根本利益,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不断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农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公文范文文库网站【公文堂】:www.gongwentang.com

公文范文文库网站【公文堂】:www.gongwentang.com

请各位用户务必收藏好以上两个网站,收藏好网址,终身可访问或下载全站公文范文

客服微信:gongwentangkf

微信公众号:【公文堂】

>>查看完整内容<<
标签: 管理 会上 集体 讲话 农村 三资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70191867@qq.com

推荐服务

  • AI公文写作神器

    最专业的AI公文写作平台,专属公文写作模型

  • 体制内交流学习群

    入群定期分享精品原创资料、一起共同成长

客服电话

15202926937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QQ交流1群:27019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