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省份开辟人工智能新赛道的实践探索

更新时间:2025-07-05 21:08:36 浏览:81

边疆省份开辟人工智能新赛道的实践探索

 

    随着DeepSeek在全球火爆,国内掀起学习应用人工智能的新热潮,人工智能热潮奔涌,带来全新机遇与挑战。各省区市摩拳擦掌纷纷思考在这场新赛场上的路径和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鲜明提出,人工智能时代广西不能缺席、不能落后,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成立由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广西人工智能发展工作专班,召开专题会议深入研究、周密部署,为产业发展锚定方向、筑牢根基,迈开了从“跟跑”到“特色领跑”的实践探索。

    广西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现状怎样?有哪些亮点和成就?如何构建良好产业生态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广西又该如何凭借地缘优势智联东盟,力争打造人工智能新枢纽?作为中国西南边疆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广西既面临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较为传统等挑战,也具备毗邻东盟、民族文化多元、自然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在人工智能技术浪潮中,广西以“特色领跑”为目标,通过差异化路径实现突围,为民族地区现代化提供可借鉴的有益经验。

    从“跟跑”到“特色领跑”:构建差异化创新生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智能经济发展,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从区域经济学的“本地化能力构建”理论分析,欠发达地区需要通过技术适配性创新实现跃迁。广西通过AI技术与本地资源禀赋的深度耦合,形成了“低成本、高适配”的改造范式。广西的AI发展摒弃了“全盘复制”模式,转而以“民族特色+产业痛点”双轮驱动,构建“需求导向型”创新体系。截至2024年5月底,广西人工智能相关企业2447家,较2023年增长xx.xx%。在产业智能化改造方面,柳州五菱汽车打造的“智慧工厂”是典型案例。通过部署工业机器人、AI视觉质检系统和数字孪生平台,生产线自动化率提升至xx%,产品缺陷率下降xx%,同时实现每台车能耗降低xx%。这一模式被推广至玉柴机器等企业,推动广西汽车产业2022年产值突破xxxx亿元。在传统工业升级方面,南南铝业引入AI能耗优化系统,电解铝环节电耗降低x%,年节约成本超x亿元;糖业生产中,AI光谱分析技术使白糖杂质检测效率提升20倍,崇左糖业园区年增效达x.x亿元。

    虽然南宁、柳州、桂林、钦州、北海、玉林等市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全区前x名,但其他地市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仍较少,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此外,广西的人工智能企业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缺乏龙头企业。赛迪顾问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区域竞争力研究(2024)》报告显示,广西人工智能企业整体实力排全国第xx名。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仍有进步空间。

    人工智能赋能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实践路径。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战略性新兴技术,具有强大的溢出带动效应,能够为民族地区现代化提供技术赋能。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民族地区可以在经济、社会治理、文化教育等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南宁“城市大脑”将AI交通调度覆盖至壮族山区县,基层医疗AI辅助诊断系统在河池、百色等地服务超xx万人次,彰显了技术普惠的公平性。广西在智慧农业方面大有可为,在甘蔗主产区崇左市,遥感卫星+无人机组成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配合智能灌溉系统,使亩均用水减少xx%、糖分含量提升x%。百色芒果种植中,AI病虫害识别系统覆盖xx%果园,2023年减少损失约xx万吨。在边疆治理现代化上,凭祥口岸部署的跨境AI监控系统,实现货车通关时间从2小时压缩至xx分钟,2023年口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xx%;防城港的跨境金融风险预警平台,累计识别异常交易超3000笔,涉及金额逾xx亿元。在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上,广西民族大学开发的“壮族民歌AI创作系统”,通过学习2000小时民歌素材,已生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新曲目437首;铜鼓纹饰数字化平台利用生成对抗网络(GAN)修复文物xxx余件,推动非遗保护进入“活态传承”新阶段。下一步,广西应立足实际场景需求汇聚相应的数据、发展匹配的算法,努力在场景应用上取得比较优势。

    面向东盟的开放协同:构建数字命运共同体。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各国携手合作,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发挥互补优势,聚焦合作共赢,在智慧城市、5G、人工智能、电子商务、大数据、区块链、远程医疗等领域打造更多新的合作亮点,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和政策沟通协调,为双方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更多新动能。中方愿同东盟一道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推动数字互联互通,打造“数字丝绸之路”。从第xx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发表《中国—东盟关于建立数字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倡议》到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成功举办,体现了中国愿与东盟国家共享发展机遇,携手搭建合作平台,为国际抗疫合作和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更多信心和能量。广西依托中国—东盟信息港,打造区域性AI创新枢纽,建立数字合作试验区,北海产业园聚集商汤、科大讯飞等企业,研发面向东盟语言的AI翻译系统,支持中越、中泰语种准确率达xx%。推进跨境产业链协同,北部湾港的智能调度系统与越南海防港数据互通,船舶滞港时间缩短xx%;中越边境的AI物流分拣中心,日均处理跨境包裹超xx万件。创造技术标准输出,广西制定的“智慧边贸”“热带农业AI应用”等x项标准被纳入《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白皮书》。未来,广西应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结合广西与东盟国家在金融、产业、贸易、教育、医疗、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合作优势,发掘好垂直领域应用场景,与东盟各方一道,聚焦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人工智能、产业数字化转型、网络和数据安全、数字能力建设等领域,加强战略对接和政策沟通,支持双方企业广泛开展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携手东盟国家推进人工智能同步发展,助力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边疆省份开辟人工智能新赛道的启示。广西实践验证了三大核心逻辑:一是“有限资源下的精准突破”。选择汽车、糖业等支柱产业单点突破,避免“全产业链焦虑”。二是“民族文化与数字技术的共生进化”。AI不仅提升效率,更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媒介。三是“地缘优势转化为技术辐射力”。通过“数字丝绸之路”向东盟输出解决方案,2023年相关技术服务出口增长xx%。数据显示,广西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从2019年的xx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xxx亿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xx%。这条“边疆突围之路”,既为西部省份提供了“非对称赶超”样本,也为全球多民族地区现代化贡献了东方智慧。

    广西“坚持‘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人工智能时代,广西不能缺席、不能落后,要以“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力争在新领域新赛道迎头赶上。当桂林山水的虚拟现实影像吸引全球游客、壮族山歌通过AI传唱世界时,广西正以“智”为笔,书写着边疆省份的“数字传奇”。这场转型不仅关乎技术创新,更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生动诠释——在守住绿水青山与民族根脉的同时,用人工智能架起通向未来的桥梁。

    当前,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一,人工智能领域论文发文量全球领先,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创新应用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智能经济创新热情高涨、成果丰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壮大非一日之功,只有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多方参与、持续努力,才能凝聚起更大合力,开辟科技创新和产业应用互相促进的广阔前景。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进一步明确监管底线,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筑牢安全屏障,为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营造更好环境。

    (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

    庞卡

    来源:学习时报


免责声明:文稿来源网络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稿首发平台:www.gongwentang.com(公文堂)

 

 

 

 

 

 

 

>>查看完整内容<<
标签: 边疆 省份 人工智能 开辟 新赛道 赛道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70191867@qq.com

推荐服务

  • AI公文写作神器

    最专业的AI公文写作平台,专属公文写作模型

  • 体制内交流学习群

    入群定期分享精品原创资料、一起共同成长

客服电话

15202926937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QQ交流1群:27019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