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充分利用耕地情况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2025-07-06 15:46:01 浏览:150

 

 

近年来,我县未充分利用耕地逐年加大,对农业生产、粮食产量造成严重影响,为了全面摸清我县未充分耕地利用情况,分析查找原因,探寻耕地未充分利用的对策建议,近日,我和相关股站室同志深入全县X个乡镇X个村,采取全面统计、入户调查、座谈交流等方式,对未充分利用耕地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XX县耕地及未充分利用耕地基本情况

XX县耕地总面积XX.X万亩,未充分利用耕地面积X.X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X.XX%

从调研情况看,当前农村人口大量进城,留在村里种地农民XX%以上是XX岁以上的老年人。合玉村户籍人口XXX人,常住人口XX人,有耕种能力的XX人,XX岁以下的X人;川口村户籍人口XXX人,常住人口XXX人,有耕种能力的XX人,XX岁以下的X人;高庄村户籍人口XXX人,常住人口XXX人,有耕种能力的XX人,XX岁以下的X人。住在村里的老年农民说的最多的是,XX岁以下的年轻人不愿种地,也不会种地。由于坡耕地耕种不方便,农机化程度底,劳动强度大,产量低,被大量弃耕。另外,一些平地由于产量低,效益低,也被弃耕抛荒。年轻农民不愿种地、不会种地,坡耕地及低产田弃耕已成为普遍现象。

二、弃耕抛荒的主要原因

(一)因种地收入不如打工收入高而放弃种地。以玉米为例,目前每斤玉米市场价格X.X元左右,每亩玉米产量XXXX来斤,每亩毛收入XXXX元,除去种子、农药、化肥、地膜等成本约XXX元,每亩玉米净收入在XXX元左右,X亩玉米从耕种到收获需劳动日XX个,每个劳动日平均收入XX元。一个农民如果种植XX亩玉米,每年费尽辛苦收入也只有X万元左右。一旦遭遇洪涝旱等自然灾害,往往所得敷不住所出。如果外出打工,每个劳动日收入在XXX元—XXX元,一年正常工作XXXXXX天,可收入XX万元左右。两相比较,宁愿选择打工而不种地。

(二)因陪伴子女进城上学而放弃种地。近二十年间,农村学校、幼儿园大量撤并,年轻父母为了陪伴孩子上学,不得不进城居住,放弃种地。像XX县,XXXX年全县有近XXX所中小学,目前全县只剩下XX所。有的乡镇几十个村子只留下一两所学校,年轻农民为了孩子教育不得不搬离村里。

(三)年青农民从小缺乏农田劳动锻炼,因而不会种地。调研中我们发现,XX岁以下的年轻农民虽然号称“农民”,还是农民身份,但大部分没有农田劳动经验,对于何时下种、何时锄苗、何时收割等农业常识一窍不通。尽管耕田种地不是什么巧活,但让这些没握过“锄把儿”的人回去种地还是很难胜任。

(四)由于立地条件差,劳动强度大产量低而不愿种地。XX县为例,XX地处太行山主脉西侧,山西省东部边陲,属典型的土石山区,可以说“八山一水一分田”,全县深度贫困乡镇——羊角乡、麻田镇,这里地势高低不平,多以小片地为主,现代机械无法到达,以传统种植方式居多,与水峪沟、羊角村等村民交谈中得知XX%以上年轻村民因其立地条件差,传统方式既脏累又繁琐,既生产效率不高又粮食收入偏低,而不愿种地。

三、建议意见

(一)进一步加大种粮补贴力度。尽管目前国家已经对种粮进行了一定补贴,但由于市场粮价偏低,种地收入仍不划算。建议国家要加大种粮补贴力度,重点补贴种植经营户而不是承包土地户,降低自然灾害给种粮带来的风险,使种粮农民“有账算”,进而调动年轻农民种粮积极性。

(二)加大耕地保护和流转力度。鼓励农户将不愿耕种或无力耕种的土地流转给大户,以农场形式集中耕种,避免耕地荒芜。我们建议,国家要出台政策,对于农户承包土地,连续X年撂荒的,要由村集体统一收回。收回后的土地或者承包给其他农户,或者统一出租给有实力的个人或企业进行集中开发,防止土地大面积荒芜。

(三)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力度,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村基础条件。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提高机械化程度,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根据农村居住人口情况和农民群众愿望,在农村设置幼儿园、小学,建设卫生所,改善农村交通、吃水、通信条件,使农村更适宜生活生存,让年轻人愿意留在农村,发展生产。


公文范文文库网站【公文堂】:www.gongwentang.com

公文范文文库网站【公文堂】:www.gongwentang.com

请各位用户务必收藏好以上两个网站,收藏好网址,终身可访问或下载全站公文范文

客服微信:gongwentangkf

微信公众号:【公文堂】

>>查看完整内容<<
标签: 调研报告 情况 耕地 充分 利用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70191867@qq.com

推荐服务

  • AI公文写作神器

    最专业的AI公文写作平台,专属公文写作模型

  • 体制内交流学习群

    入群定期分享精品原创资料、一起共同成长

客服电话

15202926937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QQ交流1群:27019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