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上的党课讲稿
同志们: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肩负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的神圣使命。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筑牢政治忠诚、锤炼过硬作风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动XX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的重要抓手。今天,我们以“作风建设”为主线,结合法院职责实际,从理论根基、实践路径、现实考量、行动部署四个维度,共探如何以优良作风厚植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XX法院事业发展凝聚磅礴力量。
一、溯理论之源,筑牢“枝叶关情”的思想根基
作风问题本质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这一论断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深刻哲理,为人民法院站稳人民立场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真理光芒。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这一科学论断犹如灯塔,照亮了人民法院的价值航向。人民法院的司法权来自人民、服务人民,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将“人民性”贯穿审判执行全过程。从案件受理到裁判执行,从司法程序到实体处理,都要体现对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尊重与保护,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司法领域的生动实践。
(二)无产阶级政党的鲜明特质。《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这一性质决定了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人民法院作为党领导下的国家机关,必须牢记“国之大者”,坚守“司法为民”的初心使命。在审判工作中,要坚决摒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以“如我在诉”的同理心对待群众诉求,以“求极致”的态度办好每一起案件,让司法温度直达群众心间,彰显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司法机关的人民属性。
(三)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必然要求。列宁强调,无产阶级政党的力量源于人民群众,优良作风是赢得群众拥护的关键。人民法院的作风建设直接关系到司法公信力,关系到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作风建设,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不断强化干警的宗旨意识、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决反对特权思想、衙门作风,营造风清气正的司法生态,使人民法院真正成为维护人民权益、守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坚固堡垒。
二、悟实践之道,践行“司法为民”的行动自觉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XX中院作为审判机关,需将作风建设与审判执行工作深度融合,从五个方面践行司法为民宗旨。
(一)站稳人民立场,把准司法方向。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也是人民法院的根本政治立场。要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将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刑事审判中,依法严惩侵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守护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在民事审判中,妥善处理婚姻家庭、劳动争议等涉民生案件,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在行政审判中,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让司法真正为人民群众遮风挡雨。
(二)坚持公正司法,守护公平正义。公正是司法的生命线。要严格依法办案,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确保每一起案件的处理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加强审判管理,规范司法行为,提高审判质效,杜绝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深化司法公开,推进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以公开促公正,让司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三)提升司法效能,回应群众期待。效率是司法的重要价值目标。要树立“案结事了人和”的理念,创新纠纷解决机制,推进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优化审判资源配置,加强繁简分流,缩短办案周期,让人民群众以最小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实现合法权益。加强执行工作,加大对规避执行、抗拒执行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让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实现。
(四)强化司法服务,增进民生福祉。司法服务是人民法院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加强诉讼指导和风险提示,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文书送达等一站式服务。关注特殊群体的司法需求,对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等提供上门立案、司法救助等便民措施,让司法更有温度。加强法治宣传教育,通过发布典型案例、开展普法讲座等形式,提高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风尚。
(五)加强队伍建设,锤炼过硬作风。队伍建设是人民法院工作的根本和保证。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政治忠诚。加强业务能力建设,开展岗位练兵、业务培训等活动,提高干警的司法能力和水平。加强纪律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反对“四风”,严肃查处司法腐败行为,打造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法院队伍。
三、观现实之需,应对“时代大考”的使命担当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XX法院工作也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
(一)应对复杂国际形势的必然要求。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人民法院作为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坚定政治立场。加强作风建设,就是要教育引导干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依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人民法院要主动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大局,找准司法服务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加强作风建设,就是要激发干警的担当作为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要依法审理各类涉现代化建设的案件,保障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的迫切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司法的需求日益增长,不仅要求司法公正,还期待司法高效、便捷、文明。加强作风建设,就是要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不断改进司法工作作风,提高司法服务质量。要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在司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通过加强作风建设,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的温暖和关怀,增强人民群众对司法的信任和支持。
(四)推进法院自身建设的内在动力。当前,XX法院自身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部分干警宗旨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司法能力不足等。加强作风建设,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引导干警深刻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认真加以整改。要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加强对干警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激励干警担当作为、干事创业,推动XX法院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四、谋行动之策,压实“久久为功”的责任担当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要以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从三个方面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一)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理论上的清醒是政治上坚定的前提。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教育,引导干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为加强作风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聚焦突出问题,深化专项整治。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改进工作的切入点。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要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杜绝在司法工作中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等现象;要坚决整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严禁干警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贪图享乐等行为;要坚决整治司法不规范、不公正等问题,严格规范司法行为,确保司法公正。要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到位,以实实在在的整治成效取信于民。
(三)完善制度机制,巩固作风建设成果。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加强作风建设制度机制建设,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巩固作风建设成果。要完善司法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加强对审判执行权的监督制约,防止权力滥用;要完善干警考核评价机制,将作风建设纳入干警考核评价体系,激励干警担当作为;要完善问责机制,对违反作风建设规定的干警,要严肃问责,形成强大的震慑力。要加强制度执行力度,确保制度刚性运行,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权,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同志们,人民法院的作风建设,关乎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乎司法公信力和社会公平正义。让我们以此次专题读书班为新起点,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加强作风建设,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牢记司法为民初心,勇担公正司法使命,为推动XX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司法力量!
谢谢大家!
公文范文文库网站①【公文堂】:www.gongwentang.com
公文范文文库网站②【公文堂】:www.gongwentang.com
请各位用户务必收藏好以上两个网站,收藏好网址,终身可访问或下载全站公文范文
客服微信:gongwentangkf
微信公众号:【公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