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更新时间:2025-07-07 14:42:27 浏览:77

【写材料用典】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例文】世人咏竹,常叹“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竹的“虚心”,是谦虚内敛、是清高自持、是始终如一。年轻干部当如劲竹,常怀虚怀若谷的胸襟、终身学习的恒心。自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起,就要守得住气节,贞静虚怀,自觉抵制奢靡之风,不贪图享乐,不艳羡奢华,时刻保持“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定力。(中国纪检监察报《像竹子一样成长》)

    【典故】出自唐代张九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清切紫庭垂,葳蕤防露枝。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色无玄月变,声有惠风吹。凤凰佳可食,一去一来仪。

    【释义】意思是,具有高风亮节,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蔼谦虚,才能被世人所称道。

    【赏析】自古以来,竹子就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被视为高尚品格的象征、廉洁正直的代表,人们在品味竹的清雅高洁中以竹明志。宋代苏轼一生爱竹、咏竹,与竹相伴,他的咏竹诗篇,写尽了竹子的气韵风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词中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在描绘竹子“淡然快意”的同时,更隐喻人生须有宠辱不惊的坦然。竹子外直中空,常被人赞为是谦逊内敛、虚怀若谷的象征。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也是共产党人一贯的优良作风。在党的历史上,任弼时同志功勋卓著,但从不居功自傲,不论对干部还是对百姓,他始终谦恭和蔼、不摆架子。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传承弘扬先辈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优良作风,正确对待人与事,以谦逊之心蓄进取之志,待人接物谦虚谨慎、为人处世谦让有礼,静下心学习、俯下身实干,不学巧伪、不争名利,在务实笃行中行稳致远。

    【用法】主要适用于任职谈话类、教育培训类讲话,侧重强调谦虚平和,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常怀虚怀若谷的胸襟、终身学习的恒心,专心专注做事,踏实老实为人。


免责声明:文稿来源网络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稿首发平台:www.gongwentang.com(公文堂)

 

 

 

 

biganzi

 

 

>>查看完整内容<<
标签: 材料 用典 高节 人相 虚心 所知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70191867@qq.com

推荐服务

  • AI公文写作神器

    最专业的AI公文写作平台,专属公文写作模型

  • 体制内交流学习群

    入群定期分享精品原创资料、一起共同成长

客服电话

15202926937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QQ交流1群:27019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