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遴选每日考题5道(2024年12月10日)
1.2024年11月26日,我国首条高纬度严寒环线地铁()地铁3号线二期工程全线贯通运营,从地图上看宛如一颗闭合的“爱心”。
A.哈尔滨
B.大连
C.长春
D.吉林
答案:A
解析:
2024年11月26日,我国首条高纬度严寒环线地铁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工程全线贯通运营,从地图上看宛如一颗闭合的“爱心”。
2.下列有关我国南北方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A.我国北方的腌制品多以肉类为主,南方的腌制品多以菜类为主
B.我国北方煤炭储量远多于南方
C.我国南方以旱地为主,北方以水田为主
D.我国北方房屋的屋顶坡度大于南方
答案:B
解析:
A项错误,我国南方的水热条件好,冬季气温较高,也能种植蔬菜,而北方冬季寒冷而漫长。所以北方的腌制品多偏向蔬菜,南方的腌制品多以肉类为主。
B项正确,中国的煤炭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西南几个集中地带,其中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一线以北集中了中国xx%的煤炭储量。
C项错误,我国南方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冬小麦,糖料作物是甘蔗,还有油菜、茶树等。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作物为玉米、小麦、高粱等。
D项错误,我国南方地区降水较大,对于传统民居而言,为排水需要,房屋屋顶坡度比北方大。
3.周杰伦在《彩虹》中唱道:“也许时间是一种解药,也是我现在所服下的毒药。”从哲学角度来看,这体现了()。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普遍性
D.矛盾的特殊性
答案:A
解析:
A项正确,“解药”和“毒药”是矛盾双方,体现了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
B项错误,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倾向和趋势。题干没有体现出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选项表述正确,但与题干无关。
C项错误,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题干没有体现出矛盾普遍存在。选项表述正确,但与题干无关。
D项错误,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时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项表述正确,但与题干无关。
4.以下列出的四个成语,请指出哪一个成语所代表的哲学原理,与其他三个成语的哲学原理并不一致()。
A.化险为夷
B.物极必反
C.望梅止渴
D.居安思危
答案:C
解析:
A项正确,“化险为夷”指的是从险境中化成平安。比喻转危为安,体现的是矛盾的同一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项正确,“物极必反”意思是指事物发展到极端,会向相反方向转化。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项错误,“望梅止渴”指梅子酸,人看见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它体现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项正确,“居安思危”是指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体现的是矛盾双方“安”与“危”的相互转化。
5.(多选)劳动二重性的意义包括( )。
A.是理解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
B.是理解资本积累理论的基础
C.是理解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础
D.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答案:ABCD
解析:
A项正确,根据劳动二重性理论,可以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就是由具体劳动转移的生产资料价值的资本,可变资本就是转化为劳动力并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抽象劳动能使价值增殖的资本。这就区分了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从而为理解剩余价值论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B、C项正确,由于劳动二重性理论科学地阐明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因而从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出发,在剩余价值论的基础上,就能够正确地理解政治经济学中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主义再生产理论等等,从而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D项正确,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第一次把生产商品的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论证了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了价值的本质问题,把劳动价值论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的重大贡献,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