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新时代新征程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了重大部署,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我不禁思考党和国家在“绿色生态”建设上投入如此巨大的心血到底是为什么呢?
体现大国担当。研究显示,人类乱砍乱伐、过度开荒等行为,造成世界上34%的热带雨林被破坏,平均每6秒钟就有一片与足球场大小相当的森林消失。“地球之肺”被破坏,导致气候变化频繁,北极海冰大量融化,极地家园一遍遍唱响冰融悲歌,“全球沸腾时代”、“地狱夏天”等新名词一跃成为全球变暖的新警告。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引领全球环境气候治理,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迫切需要。
体现人文关怀。实验证明,绿色能够带来身心健康,大自然中潜藏许多不同形式的疗愈能量,人们可以从观察到的生态、气候及景观中体验到自然释放出的绿色疗愈力,让身心回归平静,活化我们的神经系统,缓解心、肺压力。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党对我国人民的人文关怀,它重视并回应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致力让美丽中国的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在各地逐渐兴起。据《2023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2023年全国生态旅游游客量达到了惊人的25.31亿人次。21年,浙江山乡乘“绿”而上完成精彩蝶变,而后又持续推进“百城千镇万村”景区化工程,许多村庄由此成了绿色富民的家园。2023年7月,我所就职的长江造林局蜀西分公司,着力林旅融合,在四川林业集团的引荐下与江苏瀚之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依托雨城管护站上里林区森林康养的自然之美建设了一家精品生态民宿,在这里既能“看得见山水”,也能品尝特色的有机美食,不仅满足了游客远离喧嚣、愉悦身心的需求,也让当地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也实现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植“绿”容易护“绿”难。作为林业新青年,我深谙党和国家在生态建设上会遇到的重重困难,可持续性“护”绿变得尤为重要。
工作中我要把生态保护肩为己任,树立生态优先、协调发展、绿色惠民的工作思想,立足岗位,深刻践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两山”理论,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珍惜林业前辈的植绿护林成果,为建设绿色中国添砖加瓦,为全面推进美丽绿色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生活中我想呼吁大家和我一起做一些和生态保护有关的“小事”,生态保护并不是要让我们所有人都做一模一样的事,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去爱护环境,其中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就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比如去超市自带购物袋、随手关闭不用的电器、节约能源资源、绿色消费、低碳出行、多多参加植树造林等。只有将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每个人心中,才能真正做到护“绿”水青山,建“绿”色中国!
执着用好“三支笔”绘就川林“新画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新时代新征程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彰显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草木植成,国之富也。”生态文明建设一头牵着民生福祉,一头牵着国家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作为新时代“绘绿者”,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好生态保护、改革发展、产业创新“三支笔”,在公司“343”发展路径中全“绿”以赴,绘就川林“新画卷”。
用好生态保护“勾线笔”,勾勒青山常在的“绿色屏障”。既为当前计,更为长远谋。我们从森工水运时期到天然林保护时期,从伐树、种树到护树的转变,今后要想让生态环境焕发更多生机与活力,围绕美丽四川建设和“天府森林粮库”战略,把主要内容、核心要义、实践要求“捋明白、学通透、厘清楚”,时刻“心中有数、肩上有责、脚下有力”。要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认真履行林长制规定的职责和任务,加强对森林、草原等林草资源的日常巡护,认真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防汛减灾、有害生物监测防治等任务,以更大力度加强制度执行,确保“山有人管、绿有人护、水有人治、责有人担”,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闭环责任体系。要从事物整体布局出发,发挥公司生态建设优势,积极参与植树造林、草原修复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履行国企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与使命。
用好改革发展“着色笔”,重笔自我革命的“绿色图景”。《决定》把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全局,鲜明标定了国资国企在新征程上深化改革的方位、前行的节奏和工作的重点。公司改革已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要准确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考量、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如何融入天府森林粮库、储备林、国家公园、“双重”项目和“山水”项目等国家重大战略,加强政策解读,弄懂吃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摒弃不合理思想观念,大力支持公司改革,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投身市场化机制搭建、现代化企业建设、三项制度改革、林下经济新模式探索、生态工程提质增效、资产盘活创效中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确保改革实质触及灵魂、落笔有声。
用好产业创新“点彩笔”,注入林草领域的“绿色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要主动融入和服务全国全省“双碳”战略,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持续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围绕公司“4+1”产业结构和“6+1”业务板块基础,打通“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关注生态环保领域的科技创新动态,学习和掌握无人机监测、卫星遥感、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充分应用到林草资源全链条工作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加大科技创新,通过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探索落地一批产学研用项目。以高水平、高标准的新质生产力为支点撬动绿色生态杠杆,实现护林“养人”的目标,稳定护林队伍,反哺森林保护。以产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切实增厚可持续发展“绿色家底”。
保持拼劲、闯劲、韧劲奋力书写改革发展新篇章
盛夏时节的北京,再次牵动世界的目光。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胜利举行,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锚定“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开启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作为一名新时代国企青年职工,我将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弘扬伟大改革开放精神,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贡献。
要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拼劲书写“新答卷”。改革之路无坦途,变革关头勇者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要求,强调要“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当前,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进入深水区,复杂性比过去明显增强,难啃的硬骨头增多,矛盾阻力错综复杂、利益纠葛千头万绪,面对愈进愈难、愈进愈险的新考验,作为一名林业行业的新时代国企员工,我将以坚定的勇气和决心,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和勇毅,保持“入之愈深,其进愈难”的战略清醒,踔厉书写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篇章。
要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闯劲书写“新答卷”。时代催人奋进,改革未有穷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出的改革举措数量之多、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强调要“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当前,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生机勃勃、波澜壮阔、大有可为,着力解决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需要广大青年党员干部勇当开放尖兵、一往无前,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改革魄力、积极投身改革洪流,向体制机制障碍“开刀”,在激情燃烧的岁月中创造属于自己也属于时代的光辉业绩。
要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书写“新答卷”。久久为功,方能成就伟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从13个方面重点部署未来五年改革,细化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明确了到二〇二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改革任务。要实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我将继续发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围绕改革定任务、强措施,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年接着一年干,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从眼前的问题改起,从身边的事情干起,推动难题一个个攻克、矛盾一个个化解,一步一个脚印绘就全面深化改革的美好蓝图。
公文范文文库网站①【公文堂】:www.gongwentang.com
公文范文文库网站②【公文堂】:www.gongwentang.com
请各位用户务必收藏好以上两个网站,收藏好网址,终身可访问或下载全站公文范文
客服微信:gongwentangkf
微信公众号:【公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