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动基层理论宣讲入脑入心
近年来,广东省龙川县委党校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守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充分发挥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突出理论宣讲优势,打造特色化“流动课堂”,实现“群众在哪里,课堂就搬到哪里”,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不断丰富宣讲内容。一是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努力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讲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二是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以及省委、市委、县委工作要求,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用“小故事”说明“大道理”,把“书面语”译成“百姓话”,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龙川实践。三是围绕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开展沉浸式、情景式、体验式教学活动,生动讲述“十万挑夫上赣南”等地方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汇聚起新时代新征程昂扬奋进的力量。
切实提升宣讲效能。一是创新运用“榕树下党课”宣讲模式。把课堂主阵地从校内延伸到校外,打造“流动课堂”,让一堂堂党校好课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刻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伟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不断在基层一线开花结果。二是指导建立“村居‘两委’干部”宣讲队伍。在村居“两委”干部中,以“爱村美村强村富民”为主题,评选出优秀宣讲员,开展巡回宣讲,推进基层理论宣讲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三是坚持理论宣讲与调查研究相结合,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在做好理论宣讲的同时深入基层一线,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心意、贴近群众生活,并积极向相关部门反映群众意见建议,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持续凝聚宣讲合力。一是健全“送课下乡”常态化工作机制。针对全县xx个乡镇组建若干个宣讲小组,要求宣讲小组每位教师每年至少赴各乡镇开展x次“送课下乡”活动。安排宣讲小组教师挂钩联系乡镇党校,协助指导乡镇党校开展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每位教师根据自身专长确定授课主题,以精品课为目标备好一堂课。推出每年度“点学菜单”,实行由乡镇“点学”、县委党校“送学”的工作方式。根据乡镇党校培训任务和培训需求,结合党员群众关心的问题开展“巡回送课”,架起“连心桥”,开创“致富路”。二是优化师资队伍工作机制。加大师资队伍交流培训力度,安排教师到省、市党校跟班学习或专题培训,邀请专家教授到校指导,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推进教研咨一体化建设,强化调研成果在课程设计中的运用,不断提升教师授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施集体备课制度,群策群力打造精品课。三是建立大宣讲工作格局。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在各乡镇培养一批覆盖广、靠得住的宣讲师资力量。立足基层,吸纳村(社区)干部担纲宣讲工作重任,以求达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效果。
(作者单位:广东省龙川县委党校)
巫炳南
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