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

更新时间:2025-07-06 18:35:20 浏览:101

【写材料用典】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

 

    【例文】正所谓:“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很多都是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贪欲贪念。党员干部没有天然免疫力,一些人经受不住试探,在拉拢诱惑面前盲了眼、蒙了心、昏了头。有的贪恋口腹之欲,在推杯换盏中迷失自我;有的甘于被“围猎”,在小恩小惠中丧失原则、越陷越深;还有的利用手中权力拿捏对方,以权谋私,最终为自己的贪欲贪念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中国纪检监察报《经得住考验 守得住底线》)

    【典故】出自唐代吴兢《贞观政要》,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

    【释义】意思是,作为国君如果贪婪,一定会使他的国家灭亡;作为臣子如果贪婪,一定会使他自身丧命。然而使自身陷于灾祸的,都是因为贪求财利,这与那些鱼、鸟有什么区别呢?

    【赏析】古人讲,“鱼不忍饥钩上死,鸟因贪食网中亡”;“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泉之鱼,死于芳饵。”古往今来,总有一些人信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人生哲学,并一步步走上“贪途”,甚至不惜铤而走险,坠入可耻可悲的贪婪深渊粉身碎骨。一个人能否清正廉洁,最大的考验在于自己,最难战胜的也是自己。晋代人吴隐之被派往广州任太守,在城外见一池泉水名为“贪泉”,当地人相传饮用此水后,即使廉洁之人也会贪婪成性。吴隐之听闻此事,不以为然,特意去贪泉酌而饮之,并赋诗一首:“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隐之到任后,事事处处廉洁奉公、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始终保持清廉本色,他饮贪泉而不贪的故事也一直被传为佳话。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赞赏吴隐之为官清正、廉洁自律的本色。诗人白居易也曾作诗:“不饮浊泉水,不息曲木阴。所逢苟非义,粪土千万金。”“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必须树立正确的得失观,坚决剔除功利之心,坚决在利益诱惑面前说“不”,始终光明磊落、克己奉公。

    【用法】主要适用于廉政教育类、警示教育类讲话,侧重强调廉洁自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做到克己奉公、以俭修身,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免责声明:文稿来源网络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稿首发平台:www.gongwentang.com(公文堂)

 

 

 

 

 

 

 

>>查看完整内容<<
标签: 材料 用典 其身 然陷 皆为 贪冒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70191867@qq.com

推荐服务

  • AI公文写作神器

    最专业的AI公文写作平台,专属公文写作模型

  • 体制内交流学习群

    入群定期分享精品原创资料、一起共同成长

客服电话

15202926937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QQ交流1群:27019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