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服务中心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安排

更新时间:2025-07-05 18:41:55 浏览:144

黑龙江胜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服务中心

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安排

 

年初以来,在上级部门的关心与支持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黑龙江胜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服务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黑龙江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牢生态保护政治责任,秉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狠抓落实,锐意进取,各项工作均取得良好成效。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党建统领,夯实高质量发展组织保障。一是强化思想政治建设,筑牢理想信念根基。通过“线上+线下”“自学+集中”“授课+研讨”等多种形式,持续深入学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党中央和上级党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及指示精神等,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理论素养,切实夯实思想基础。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截至10月末,召开意识形态专题会议1次,意识形态领导小组会议2次,联席会议3次,开展党组书记讲专题党课1次,党支部书记讲专题党课1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10次,党支部集体学习6次,青年理论学习10次,参与学习218人次。二是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构筑坚强战斗堡垒。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完善党组议事规则、处级党建联系点、处级领导干部走流程、民主集中制决策制度等各项党建工作制度,严格遵守党内纪律监督若干规定,坚持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决定,不断强化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截至10月末,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0次、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8次。三是强化作风纪律建设,夯实清风正气基础。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通过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制定党员个人自学计划、书写个人自学笔记、观看警示教育片等,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意识,深入推进作风建设,营造浓郁干事创业氛围。截至10月末,开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集中学习6次、观看警示片3次、参与学习观看182人次。四是奋力创先争优,全面提升工作质效。深化能力作风建设“抓基层、打基础、强落实、见实效”活动开展以来,胜山保护区服务中心党组不断强化力争上游、晋位争先意识,多项工作受到上级肯定和关注。1月,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致信表扬胜山国家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工作取得优异成绩;被黑龙江省财政厅、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评为2022年度黑龙江省政府采购采购人信用评价等级A级。5月,经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许可批准,胜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备开展环志工作条件,成为全省开展鸟类环志工作保护区之一;与公别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服务中心、刺尔滨河省级自然保护区服务中心等多家单位联合开展的“爱鸟周”宣传活动,新闻稿在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官网发布。6月,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在保护区设立,进一步拓展高校人才与保护区科研工作合作渠道;杓兰专项科研监测重大成果在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公众号、龙头新闻、今日黑河发布;包保驻村工作队被区委组织部授予“优秀驻村工作队”荣誉称号。9月,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驼鹿现身保护区视频在CCTV-2正点财经栏目播出;荣获全区能力作风建设法律法规“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三等奖。

(二)强化政治担当,扎实推进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深入包保乡镇和社区统筹调度、督导检查森林防火、防汛抗旱、安全生产、信访维稳、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一是抓乡促村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实地走访包保乡镇、村屯,掌握党建工作、村班子运行情况以及群众反映的重难点问题等,现场督导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协调解决实际问题,走访慰问贫困户。二是包保社区工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下基层”的重要批示精神,坚持定期深入包保社区,以办事人员身份“走流程”,聚焦解决民生问题,全力办好民生实事。听取社区党建、信访维稳等工作汇报,帮助社区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具体困难问题。三是企业包联工作。根据区工信局提供的处级领导包联企业名单,按照包联企业运行机制要求,对接走访包联企业,深入企业面对面听取企业意见建议,用心用情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四是招商引资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向引进外来战略投资者要发展”的指示精神,响应区“全民招商引资”工作要求,切实提高招商引资重视程度,中心班子成员亲自带队外出招商,主动对接了深圳华研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和大连铁龙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并邀请到我区进行项目考察,形成初步合作意向。

(三)严格执行林长制,巩固森林资源保护成效。坚持保护优先、突出防控一体,全面推行林长制管理,完善三防体系建设,织牢联防联控网络,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的新局面。一是抓实巡护管护工作。制定《黑龙江胜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服务中心巡护方案》《黑龙江胜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服务中心巡护工作计划》,把保护区森林、草原、湿地等资源按照管护站区域划片分区,18名巡护员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明确巡护目标、任务、范围、频次及具体执行措施等,并随着季节变化、生态环境状况以及野生动物活动规律的改变,对巡护方案和计划及时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截至10月末,开展百日巡山清套工作,联合执法宣传1次,出动人员46人,巡查面积6万公顷,清理老套22个;开展禁牧工作,巡查放牧点12处,发现非法偷牧1起;开展天然红松林种质资源保护月工作,召开联席会议2次,入户执法宣传2次,野外排查1次;开展日常巡护工作,召开巡护员培训会3次,填写并上报巡护记录330份。二是抓实森林防灭火工作。按照省、市、区森林防灭火工作要求,完善《黑龙江胜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服务中心防灭火工作预案》《黑龙江胜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服务中心防灭火工作方案》,与辖区内林场、各管护站、管护点、相关责任单位及个人签订责任状和防火承诺书62份,紧盯关键地点、重点人群、风险隐患,推进网格化管理,压实三级管护责任,做好火源管控和隐患排查。强化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领导不缺位,岗位不缺人。充分利用条幅、传单、网络、手机微信、短信等媒体加强宣传,提升保护区居民防火意识。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参加爱辉区南部防区春、秋季森林防灭火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工作,指挥爱辉区南部防区春季森林草原防灭火实战演练,出动车辆22台,扑火队伍7115人,灭火机具34台,无人机4架,为春、秋防联防工作夯实基础保障。三是抓实疫源疫病监测工作。加强候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科学合理设置候鸟等野生动物观察点、巡查路线和监测样线。聘用8名临时监测巡护人员对重要野生动物集中分布地和鸟类主要繁殖地、停歇地、迁徙走廊带及相关环节进行疫情监测。截至10月末,组织疫源疫病监测员和业务骨干参加省、市级线上培训3次,外派学习2次,开展集中学习3次。开展天然红松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发现并对5种红松病害、2种虫害进行了防治,防治效果得到黑龙江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黑龙江林业科学院森林保护研究所和东北林业大学组成的专家组认定并验收通过。

(四)加强高校合作,提高保护区科研监测能力。紧紧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战略目标开展保护区科研监测工作。一是开展鸟类调查与监测工作。联合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李林研究员带领的专家团队开展鸟类调查与监测工作,通过无人机远红外跟踪搜巡与传统照相机拍照、自动相机拍照相结合方式,对鸟类资源进行有益探索调查,实现调查监测方式的创新与突破,发现5种鸟类新纪录(乌林鸮、白枕鹤 、普通秋沙鸭、鹊鸭和蓝翡翠),胜山保护区鸟类名录由214种增加至219种。完成《黑龙江胜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调查与监测结题报告》,制作《黑龙江胜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见保护鸟类图册》200册。二是开展鱼类、两栖爬行类动物调查与监测工作。与东北林业大学湿地与鱼类专家于洪贤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合作,开展胜山保护区鱼类资源、两栖爬行类动物资源调查与监测工作。通过网捕活鱼实际测量方式,共获取45种冷水鱼和两栖爬行类动物资料,制作鱼类标本2326瓶。三是保护植物专项调查与监测工作。与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冯富娟教授带领的专家团队合作开展保护植物专项调查与监测工作,全面掌握了保护区内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类、分布及生存现状、种群规模等。发现四种兰科植物大面积集中分布区:杓兰(本种黄花)、东北杓兰、大花杓兰、斑点杓兰,使保护区杓兰记录种类新增2种(杓兰和东北杓兰),四种杓兰“扎堆”绽放在自然界中极为罕见。四是开展高等植物图鉴出版工作。与东北林业大学签署了合作出版《黑龙江胜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等植物图鉴》图书合同。目前,图书条目编写初步完成,准备进入出版阶段。五是开展昆虫资源多样性调查工作。与佳木斯大学生物与农业学院罗志文科研团队联合开展昆虫资源多样性调查,通过采取网捕、灯诱及悬挂粘虫板等方法,共记录昆虫15目,131科,728种;采集制作昆虫标本500余件。六是升级改造野生动植物科普展馆工作。与设计公司共同制定野生动植物科普展馆升级改造设计方案,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专业公司完成升级改造项目。制作四季景观2处、生态微景观1处;布展冷水鱼展区、昆虫展区、植物展区各1处;引入动植物标本120份;安装多媒体演示、感应互动、声光电特效,升级改造成一个集保护区建设成果、标志性特色景观、野生动植物种群和生境于一体的现代化科普展馆。

(五)探索研学新模式,扩大科普宣传教育影响力。统筹线上和线下、户内和户外等各种科普资源优势,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科普宣教活动,扩大科普宣教影响力,提升保护区的社会知名度。一是线上科普宣教显成效。在党纪学习教育、深化能力作风建设、生态文明、森林防火、法律科普等宣教工作中,主动出击、积极作为,推送各类推文68期;原创《植言物语》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视频版专栏系列,在胜山保护区微信公众号推送32期。截至目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驼鹿现身保护区》《黑龙江胜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积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助力推进绿色龙江建设》《金花盛放迎春到 生态胜山等你来》《极为罕见!珍稀杓兰在黑河“扎堆”绽放》《爱辉区多部门联合保护红松种源》等近20篇宣传视频、图文信息在CCTV-2、黑龙江卫视、黑龙江日报视频号、龙头新闻、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政务网站、极光新闻、黑河日报、爱辉电视台等中央、省、市、区各级媒体转载推送,实现了立体化、多层面、全覆盖的宣教格局。二是线下主题宣传效果佳。围绕世界野生动植物日、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爱鸟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主题宣传活动,累计开展各类宣传活动9次,发放宣传单、宣传手册、环保宣传品等6000余份,悬挂条幅30个,宣传板12个。向广大群众普及生态文明理念、生态保护知识、法律法规等,鼓励更多群众参与、支持生态保护工作,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三是探索研学实践教育新模式。依托“一基地三条线”特色科普宣教体系,积极探索“自然+”“森林+”“文化+”等研学游项目,打造4门精品研学课程,完成《常见植物叶片形状集锦》《鸟类的生态类群》《植物的光合作用》《制作昆虫标本》课程的文字、图片素材收集整理,排版布局设计、文字校对、PPT制作。通过穿林海、识树种、参观科普研学基地和栈道、体验集体运动拓展训练,积极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一站式高品质研学旅行与综合实践活动体验和服务。目前,胜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顺利通过省级研学实践教育复核评审工作。

(六)抓基建保生态,筑牢保护区高质量发展基础。一是积极向上争取生态恢复治理资金。按照省财政厅、省林业和草原局《关于2024年黑龙江省中央财政生态恢复治理项目储备库入库指南》的通知要求,结合保护区实际,向上争取中央财政投资600万元和国家禁止开发地方财政转移支付资金309万元,合计资金909万元均已拨付到位。二是积极推动生态恢复治理项目实施。经中心党组会议研究通过了巡护道路修缮、升级改造防火路沥青罩面三期工程、完善疫源疫病监测站、野生动植物科普展馆布展、天然红松林病虫害防治、科研监测设备维护与更新、救护站投入运营、信息化平台维护等项目。截至目前,2024年中央财政生态保护恢复治理项目整体完成率85%;国家禁止开发资金项目整体完成率100%

(七)抓统筹提效能,充分发挥服务协调保障作用。一是强化参事议事能力,进一步发挥参谋辅政作用。紧扣党组工作的中心点、关注点和决策落实的着力点,提出高质量、有内容、可操作的对策和建议。针对会议文电、人员管理、办公设备、公车使用等管理事项,修订完善了收发文、请销假、办公用品及办公耗材使用、公车管理使用等工作制度,不断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制度管控逐步增强。二是强化统筹协调能力,进一步发挥运行中枢作用。修订办公会等议事规则,进一步明确审议事项及管理流程。会议筹备注重细节,加强对会议议程的把控,确保会议内容紧凑、高效。建立来文初审制度,加大收文前置审核力度。严格按照档案管理制度,做好档案数字化管理,为查询提供便利服务。三是强化督查督办能力,进一步发挥监督中心作用。紧紧围绕中心各项会议议定事项、领导批示事项,及时下发督办通知,严格对照督查标准和时间节点,一项项跟踪问效。严格落实节假日排班、值班工作,保证24小时值班人员不空岗,做好交接班登记,加强值班值守和安全检查,确保节日期间安全平稳。四是强化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发挥管理中心作用。严格落实公务用车审批和派车单制度,规范公务用车派遣;加强办公基础设施、计算机网络等日常维护,确保中心日常办公顺利开展;抓实安全生产工作,定期对消防设施、用水、用电等情况进行安全检查,确保中心财产和人员安全;对现有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盘点清查,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登记、管理、使用相关流程,切实做到账实相符。五是强化保密普法能力,进一步发挥宣传中心作用。成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和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普法工作要点和普法学习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活动。实行保密人员持证上岗,强化保密意识,严守保密规定。截至10月末,共召开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会议6次,开展“我是保密法代言人”讲法活动1次,涉密人员线上培训1次,法律知识宣传17次,法律知识集中学习10次,法律知识考试2次,法律知识竞赛1次,旁听庭审活动1次。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和不足。一是科研基础工作薄弱。保护区科研人才短缺,人员层次结构不合理,难以适应当前保护区科研承担的艰巨任务。二是保护区行政执法职能缺失。事业单位改革后,行政执法权划归地方林草部门,保护区不具有独立行政执法主体资格,保护区工作人员及基层管护人员均无行政执法权,依法管林护林受到制约。三是高质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思想还不够解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倡导绿色生产生活的措施办法还不多,生态资源管理还不严。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强化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努力加以解决。

三、2025年工作安排

(一)持续推动党建业务融合发展。严格落实新时代党建工作要求,有效发挥党建统领全局作用,将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工作与各项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从学习教育落实落地、主题教育成果转化运用、党建工作质量水平提升、纪检监督持续强化四个方面,统筹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共同发展,激励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勇于创新,以党建工作统领全面推动胜山保护区各项工作质效的创新提升。

(二)持续扎实推进中心重点工作。全面、及时、准确的贯彻落实省、市林业主管部门和区委、区政府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确保各项重点工作高效推进、高质量完成。

(三)持续加大资金项目争取建设力度。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做好2025年生态恢复治理项目储备入库工作,向上争取资金700万元,并申报2025年国家禁止开发地方财政转移支付资金309万元。科学制定2025年部门预算编制方案。

(四)持续加大科研项目合作力度。继续与东北林业大学、省林科院动物所等专家团队密切合作,开展兰科、菌类、蕨类、保护动物专项调查工作。按照计划安排,正式进入《黑龙江胜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等植物图鉴》出版阶段。在省林草局组织专家评审提出总规修改意见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黑龙江胜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23-2032)》,上报国家林草局评审并批复。

(五)持续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力度。提升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监测管护水平,完善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建设,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建设高标准野生动物救护站、环志站、疫源疫病监测站,强化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持续开展天然红松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和红松种质资源保护工作,杜绝非法采集红松子,破坏红松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定期召开保护区联席会,联合开展各项执法宣传工作。

(六)持续提升科普宣教能力建设。丰富科普宣教载体,拓宽《植言物语》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列,升级原汁原味版动植物系列。改造多功能宣教工作室,增加隔音功能,提升录音水平,实现高质量视频作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进校园合作项目和进社区活动,提升胜山保护区社会影响力和宣教服务能力。加大对研学实践教育导师培训力度,进一步挖掘本土特色主题文化资源,丰富研学实践教育内容。

积极做好研学教育基地日常管理工作,将野生动植物科普展览馆打造成一个集生态教育、科普展示和公众参与为一体的多功能研学教育基地。

(七)持续提高统筹管理能力水平。改进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规范办事流程,确保做到规范办文、务实办会、有序办事。全力抓好各类文稿起草工作,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建立完善督查督办机制,改进督查方式方法,紧紧围绕省林业厅、区委区政府及中心重要文件、重要会议、重要决策和领导批示等事项,全方位加强跟踪督办力度。深入推进“八五普法”“法律七进”法治宣传,不断强化保密意识。加强精细化管理,统筹抓好资产管理、公车使用、后勤服务、综合协调、值班值守等各项工作,进一步提高服务质效。


公文范文文库网站【公文堂】:www.gongwentang.com

公文范文文库网站【公文堂】:www.gongwentang.com

请各位用户务必收藏好以上两个网站,收藏好网址,终身可访问或下载全站公文范文

客服微信:gongwentangkf

微信公众号:【公文堂】

>>查看完整内容<<
标签: 2024年 XX 工作总结 国家级 服务中心 自然保护区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70191867@qq.com

推荐服务

  • AI公文写作神器

    最专业的AI公文写作平台,专属公文写作模型

  • 体制内交流学习群

    入群定期分享精品原创资料、一起共同成长

客服电话

15202926937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QQ交流1群:27019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