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谋定而后动

更新时间:2025-07-06 02:31:09 浏览:120

【写材料用典】谋定而后动

 

    【例文】正所谓“思深以致远,谋定而后动”,凡事想深一步、想远一些,做好统筹谋划、做到全局在胸,才能预判形势,当好领导,下好先手棋。(中国纪检监察报《审而后发 犹未为晚》)

    【典故】出自战国孙武《孙子兵法·始计篇》,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

    【释义】意思是,谋划准确周到而后行动,知道目的地才能够有所收获。

    【赏析】古人讲,三思而后行。凡事先作谋划,三思而后行,貌似慢、实则快。唐代陈子昂《谏灵驾入京书》提出,先谋后事者逸,先事后谋者失。就是在说,事前做充分思考和准备的人,实施起来会相对轻松,更容易取得成功;而盲目行动,先干后想,没有计划的人,往往会失败,并且会付出更多的代价。这与《中庸》提到的“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观点一致,都是在强调动前先思、“发”前先“审”、“砍柴”之前先“磨刀”,虽然前面多费了些功夫,但有利于后面稳妥应对各种问题,有条不紊地推动事情进程,不仅不误事,反而能成事。明代况钟到苏州赴任时,当地赋役繁重,胥吏多为奸猾之徒,最为难治,就连皇帝都告诫他“毋为奸吏所欺”。况钟到任后,没有急于惩治,他一方面调阅档案清理积弊,核对历年账目,搜集属吏贪墨公款的证据;另一方面微服私访,常常只穿青衣小帽,走访清查属吏的社会关系,并派人如实记录下他们近期的不法行为。通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后,他掌握了一些胥吏欺上瞒下、鱼肉百姓的事实,然后动手裁撤了一批庸碌无为的属官,并将罪行特别严重的数人严惩,从而“一府大震,皆奉法”。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十分重视调查研究,正是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掌握了大量实际情况,作出了正确的战略决策,在革命斗争中一次次带领党绝处逢生,走上了光明的道路。新时代党员干部,要不断强化思维能力,思考谋划工作把困难预想得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深入一些,提前制定应对的策略和方法,把握工作主动权。

    【用法】主要适用于工作部署类、教育培训类讲话,侧重强调调查研究,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要增强风险意识,强化系统思维,察实情、谋实招、求实效。


免责声明:文稿来源网络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稿首发平台:www.gongwentang.com(公文堂)

 

 

 

 

 

 

 

>>查看完整内容<<
标签: 材料 用典 而后 谋定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70191867@qq.com

推荐服务

  • AI公文写作神器

    最专业的AI公文写作平台,专属公文写作模型

  • 体制内交流学习群

    入群定期分享精品原创资料、一起共同成长

客服电话

15202926937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QQ交流1群:27019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