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士当以器识为先

更新时间:2025-07-06 11:43:06 浏览:120

【写材料用典】士当以器识为先

 

    【例文】“士当以器识为先,一命为文人,无足观矣。”古人论治学,学问与识见并重。学问即知识,识见即经过思考所形成的见解、见识。在知识和见识的关系中,见识是起统帅作用的。没有知识做基础,见识会缺少支撑。而没有见识作统领,知识充其量只是散落的珍珠。(解放军报《多读书不能“死读书”》)

    【典故】出自元代脱脱等人编撰《宋史》,士当以器识为先,一命为文人,无足观矣。这句话是南宋哲宗朝代的宰相刘挚对子孙的告诫。

    【释义】意思是,读书人应当把气量和见识放在首位,空疏不学、以之媚俗的文人,不屑一顾了。

    【赏析】古人讲,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攀登知识和创新的高峰,离不开吃苦不言苦、知难不畏难的进取精神,既要志向远大,也要意志坚强。历史上,诸葛亮被称为智慧的化身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潜心修学、精心治学,日日为继、久久为功。他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曾国藩学养颇为深厚,这与他持之以恒,终身学习是分不开的。他在《与诸弟书》中讲道:“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页,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曾国藩带兵打仗、从政为官,如此之忙,依然勤学不辍、笔耕不止,也难怪其能实现“三不朽”的人生理想。毛泽东同志年轻之时,就喜爱到长沙城最喧闹的地方读书,目的就是修炼不受外物干扰的定力。后来,毛泽东同志能在炮火连天的长征路上写诗,能在陕北沟沟坎坎的转战路上做文章,能在滹沱河畔的小山村立雄文,与他深得学问之道是分不开的。新时代新征程,面对的新情况新问题比以前更为复杂、更为棘手,不仅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增强政治能力,更需要增强实践能力,要坚持以学为基,储备知识、增强见识、提升学知,促进思想大解放、站位大提升、能力大升级,才更好地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任务。

    【用法】主要适用于学习教育类、干部培训类讲话,侧重强调学习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持把学习摆在首位,不断提升能力素质。


免责声明:文稿来源网络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稿首发平台:www.gongwentang.com(公文堂)

 

 

 

 

 

 

 

>>查看完整内容<<
标签: 材料 为先 用典 士当 器识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70191867@qq.com

推荐服务

  • AI公文写作神器

    最专业的AI公文写作平台,专属公文写作模型

  • 体制内交流学习群

    入群定期分享精品原创资料、一起共同成长

客服电话

15202926937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QQ交流1群:27019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