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欲无度者,其心无度

更新时间:2025-07-05 01:40:17 浏览:50

【写材料用典】欲无度者,其心无度

 

【例文】欲无度者,其心无度;心无度者,则其所为不可知矣。人生而有欲,但须分清可得之欲与不可得之欲。贪婪非分的欲望,只会使人私心膨胀、道德沦丧、人格缺失。心不知足、行不知止,则没有不败者。如果没有知足的智慧,缺少知止的境界,就极易乱了分寸、迷了心智。(中国纪检监察报《止足之戒》)

【典故】出自战国秦国吕不韦《吕氏春秋·观表》,事随心,心随欲。欲无度者,其心无度。心无度者,则其所为不可知矣。

【释义】意思是,事从心出,心随欲来。欲望没有限度的人,心也是没有限度的。一旦人的心没有限度,那么他的所作所为也就难以预料了。

【赏析】古人讲:一念收敛,则万善来同;一念放恣,则百邪乘衅。一个人不自觉自律,就很容易被各种私心杂念侵蚀,被无尽欲望裹挟,以致一脚踏空,犯下错误。南北朝时期杨衒之所撰《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自从太和年间由平城迁都洛阳后,国家富裕,府库充盈,以致连国库的走廊里也堆满了不加覆盖的钱币和绢帛。一天,太后突发奇想,将多余的绢帛赏赐百官,条件是只能自取,量力而行。章武王元融和陈留侯李崇,因扛得太多以致跌倒伤及踝骨,太后认为他们违规,责令二人空手回去。时任侍中的崔光只拿了两匹绢帛,太后问他:崔侍中啊,你怎么只拿这么点?崔光回答说:臣只有两只手,所以只能拿两匹,但这已经够多的了。古往今来,不少人都懂得贪欲致祸的道理,但就是耐不住诱惑,在欲望的裹挟下心存侥幸,逐渐丢失理性定力,最终走向堕落。近年来被查处的落马贪官中,分金恨不得玉者不在少数,归根结底都是贪欲所致。正所谓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如果一个人任由贪欲泛滥,必然会走向歧路,做出令自己懊悔不已的错事。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共产党员没有个人的利益。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政治身份,有经常洗心的自觉,多掸心灵灰尘、常思贪欲之害,给心灵加上一把锁,将贪心私欲牢牢锁住,做到守心克己、洁身自好,过好自律关。

【用法】主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教育培训类讲话,侧重强调清廉自守,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不为贪欲所累,不为名利所绊。

 

>>查看完整内容<<
标签: 材料 用典 无度 其心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70191867@qq.com

推荐服务

  • AI公文写作神器

    最专业的AI公文写作平台,专属公文写作模型

  • 体制内交流学习群

    入群定期分享精品原创资料、一起共同成长

客服电话

15202926937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QQ交流1群:27019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