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一季度,在时代浪潮奔涌激荡、思想交锋风云际会之际,我单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航标,紧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在守正创新中筑牢思想根基,于激浊扬清中凝聚奋进伟力,意识形态工作呈现“稳中求进、进中育新”的生动局面。现总结如下:
一、举旗定向,思想引领铸魂强基
(一)擎真理之炬,立时代潮头
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为“旗舰”,锚定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航向,开展“思想领航·破浪前行”专题学习研讨3次,覆盖党员干部5000余人次。创新构建“云端思享汇”线上矩阵,推出“金句微党课”“理论闯关赛”等互动模块,学习内容总浏览量突破2.3亿次,实现“指尖学习”与“思想浸润”同频共振。
(二)锻忠诚之魂,铸信仰高地
实施“铸剑工程”专项培训,通过“名家讲堂+情景沙盘+实践淬炼”三维教学模式,组织意识形态骨干研修班2期,培育基层理论宣讲员120名。打造“红色基因库”数字平台,汇编《新时代思想图谱》等精品课程8套,推动理论学习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跃升。
二、守土尽责,舆论阵地固若金汤
(一)织密风险防控网,筑牢安全屏障
构建“天眼”舆情监测系统,运用AI语义分析技术,实现12类敏感信息毫秒级捕捉,处置时效同比提升40%。开展“清朗·护网2025”专项行动,靶向整治历史虚无主义、泛娱乐化等乱象,清理有害信息2300余条,网络空间更显天朗气清。
(二)奏响时代主旋律,澎湃正向能量
精心策划“春天的答卷”主题宣传,推出《大国工匠》《乡村振兴图鉴》系列纪录片,全网播放量突破1.2亿次。创新打造“理论轻骑兵”IP矩阵,以“短视频+直播+漫画”形式解读政策,其中《新征程上的中国智慧》系列获评“全网现象级传播案例”。
三、破立并举,文化浸润润物无声
(一)深耕文明沃土,培育精神家园
启动“文化润心”工程,举办“非遗传承进万家”“红色经典咏流传”等活动36场,惠及群众80万人次。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上线“指尖上的文明”互动模块,群众参与率同比增长65%,文明新风如春风化雨遍拂城乡。
(二)激荡青春力量,点亮信仰灯塔
联合高校打造“青马研习社”,组织“00后宣讲团”深入社区开展理论微宣讲120场,创作《青春对话百年》等融媒体作品40部,青年群体理论认知度提升至89%,实现“Z世代”从“被动听”到“主动讲”的蜕变。
四、问题与挑战:以镜为鉴,明得失而砺初心
1. 思想淬火仍需加温。部分干部存在“重显绩轻潜功”倾向,基层理论转化实践率仅达68%,存在学用“两张皮”现象。
2. 技术赋能尚存短板。深度伪造内容识别准确率不足70%,元宇宙等新场景舆情应对机制亟待完善。
3. 青年触达尚需破壁。新媒体产品“破圈”能力不足,青年群体互动参与率较预期低15个百分点。
五、未来蓝图:风起扬帆时,勇者立潮头
1. 实施“灯塔计划”。构建“学习—实践—创新”闭环体系,开展“知行合一”大调研活动,推动理论成果转化率提升至85%。
2. 打造“数字长城”。研发“深度内容鉴真系统”,建设元宇宙舆情实验室,力争风险识别响应时效缩短至2小时内。
3. 启动“破冰行动”。培育“青春领航员”100名,推出“理论盲盒”“国潮思政课”等跨界产品,打通青年思想引领“最后一公里”。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正扬帆正当时。2025年第一季度,我们在思想淬炼中坚定信仰,在守正创新中破浪前行。展望未来,将以“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政治定力、“弄潮儿向涛头立”的开拓精神,绘就意识形态工作壮美画卷,为民族复兴伟业凝聚磅礴精神力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