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乡村振兴调研:现状、挑战与对策

更新时间:2025-07-07 15:23:10 浏览:102

江苏乡村振兴调研:现状、挑战与对策

 

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江苏作为经济强省,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然而,在新的发展阶段,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本调研旨在深入了解江苏乡村振兴的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江苏乡村振兴的现状与成就

 

产业发展多元化

 

1. 传统农业现代化转型:江苏是农业大省,近年来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不断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例如,宿迁市宿豫区时济泉村登丰稻麦种植家庭农场规模不断扩大,从2015年的100亩地发展至1000亩,全年农场纯利润80万元 。通过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实现了粮食产量和质量的双提升。

2. 特色农业蓬勃发展: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打造了众多特色农产品品牌。盐城市盐都区新民村拥有全国连片面积最大的高架无土草莓种植园,获评全国“一村一品”(草莓)示范村,“盐都草莓”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价值7.1亿元。特色农业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还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3. 三产融合成效显著:江苏积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了结构合理、功能多元的乡村产业体系。无锡市惠山区桃源村以水蜜桃种植为基础,打造文旅项目,实现了从卖桃赚钱到以桃拓业的转变,人均年收入增至6万元。这种三产融合的发展模式,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渠道。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1. 生态空间整治与修复:镇江市丹徒区世业村坚持生态优先,腾退关闭4家船舶修造企业、3个砂石码头和40多家畜禽养殖场,同时引进多个观光旅游、生态农业项目,实现了“零工业”的绿色发展,绿水青山为乡村发展贡献了“含金量”。

2. 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提升:如皋市平园池村将闲置水塘打造成千亩生态藕池文化园,发展农旅融合项目,实现村内道路硬质化、亮化全覆盖,同步铺设雨污管网及煤气管道,疏浚整治河道、推进“厕所革命”,安置小区配备养老、健身、休闲等设施,让村民享受到了与城市居民相近的生活品质。

3. 乡村建设规划与风貌塑造:江苏在乡村建设中注重规划引领,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张家港市永兴村在村党组织带领下,村民积极参与环境整治,清理、疏浚河道,种植树木,依托乡风文明和生态旅游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乡村建设的典范。

 

乡村治理能力提升

 

1. 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引领作用:溧阳市庆丰村始终将“党建引领”贯穿乡村治理全过程,通过加强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村民共同参与乡村建设和治理,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促进了乡村的和谐发展。

2. 村民自治与民主管理:淮安市淮安区章桥村设立“马上议事”机制,对村民反映的问题在3天内进行处理,一些具体问题还会在村民大会上集中协商解决,充分尊重了村民的意愿,提高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

3. 乡村法治建设与平安乡村创建:各地加强乡村法治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法治意识,同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建平安乡村。如丰县等地通过开展法治讲座、设立法律咨询点等方式,为村民提供法律服务,维护了乡村的社会稳定。

 

江苏乡村振兴面临的挑战

 

产业发展方面

 

1. 农业产业竞争力有待提高:虽然江苏农业在现代化转型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农业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仍然较弱。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程度不够高,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有待进一步提升。

2. 产业融合发展存在障碍: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还不够充分,存在产业链条短、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一些地方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农村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难以满足产业融合发展的需求。

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面临困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制约。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较为突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人才。

 

人才资源方面

 

1. 农村人才流失严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导致农村人才流失严重,出现了“空心村”现象。农村人才的短缺,严重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2. 人才引进困难:由于农村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相对有限,吸引外部人才到农村创业就业存在一定难度。同时,农村缺乏完善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难以留住现有人才和吸引更多人才投身乡村建设。

3. 人才结构不合理:农村现有人才结构不合理,缺乏农业科技、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人才结构的不合理,影响了农村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资源要素方面

 

1. 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在农村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着土地闲置、浪费等问题。一些农村地区的宅基地闲置,耕地流转不畅,影响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效率。

2. 资金投入不足: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目前政府财政投入有限,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资金短缺。

3. 科技支撑能力不足:农业科技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撑,但目前江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较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江苏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产业发展对策

 

1. 加强农业品牌建设:加大对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和扶持力度,打造一批具有江苏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2.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加强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协作与联动。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

3. 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人才振兴对策

 

1. 吸引人才回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大学生、退伍军人等返乡创业就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提高农村对人才的吸引力。

2. 引进外部人才:通过出台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各类人才到农村创业就业。建立人才柔性引进机制,鼓励城市人才通过兼职、技术入股等方式参与农村建设。

3. 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对农村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资源要素保障对策

 

1.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加强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流转和优化配置。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盘活闲置宅基地和农房资源。

2. 加大资金投入:加大政府财政对乡村振兴的投入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3. 强化科技支撑: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

 

结论

 

江苏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通过加强产业发展、人才振兴和资源要素保障等方面的工作,不断探索创新,江苏乡村振兴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江苏乡村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人们向往的美好家园。


公文范文文库网站【公文堂】:www.gongwentang.com

公文范文文库网站【公文堂】:www.gongwentang.com

请各位用户务必收藏好以上两个网站,收藏好网址,终身可访问或下载全站公文范文

客服微信:gongwentangkf

微信公众号:【公文堂】

>>查看完整内容<<
标签: 乡村 振兴 现状 调研 挑战 江苏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70191867@qq.com

推荐服务

  • AI公文写作神器

    最专业的AI公文写作平台,专属公文写作模型

  • 体制内交流学习群

    入群定期分享精品原创资料、一起共同成长

客服电话

15202926937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QQ交流1群:27019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