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思危所以求安,虑退所以能进

更新时间:2025-07-07 11:30:46 浏览:82

【写材料用典】思危所以求安,虑退所以能进

 

    【例文】自古以来,福祸、兴衰、成败往往是连在一起的。它们看似很远,其实极易转换,而且往往在逆境时平安无事,到了顺境反而变量日增。宋人著《治国方略》中说:“物以顺至者,必当以逆观。天下之祸,不生于逆而生于顺。剑盾戈戟未必能败敌,而金缯玉帛每足以灭人之国;霜雪霾雾未必能生疾,而声色游畋每足以殒人之躯。”这番论述提醒我们,越是顺境,越要防范潜在的危机,正所谓“思危所以求安,虑退所以能进”。(中国纪检监察报《祸不生于逆生于顺》)

    【典故】出自唐代房玄龄《晋书·潘岳传附潘尼》,思危所以求安,虑退所以能进,惧乱所以保治,戒亡所以获存。

    【释义】意思是,时刻想到危险,因此可以得到安全;考虑到后退,因此可以前进。

    【赏析】古人讲,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绵延不息的精神基因。《左传》中记载,鲁国正卿季文子将要出使晋国前,先去请教熟悉礼仪的学者,如果在自己出使期间晋国发生国丧该行使怎样的礼节?大家对此疑惑不解,认为季文子是多此一举。季文子解释说:“备豫不虞,古之善教也。求而无之,实难。过求何害?”意即,凡事都要提前做好准备,这是古代贤人教导我们的道理。忧患意识也是共产党人应对风险挑战和社会治理的政治智慧。在党的七大上,尽管当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毛泽东在阐述“国内形势”时,却出人意料地表示赞成有人提出的战后“中国可能变成美国半殖民地”的提法,强调要“准备吃亏”等“十七条困难”。正是因为充分考虑到可能面临的各种困难,“把工作放在最坏的基础上来设想”“准备想各种办法对付之”,我们党才掌握了战略主动权,最终带领全国人民夺取了伟大胜利。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强化忧患意识,把困难与风险想先一步、想深一层,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把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

    【用法】主要适用于形势报告类、作风建设类讲话,侧重强调忧患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底线思维,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挑战。


免责声明:文稿来源网络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稿首发平台:www.gongwentang.com(公文堂)

 

 

 

 

 

 

 

>>查看完整内容<<
标签: 材料 用典 思危所 以求 虑退 所以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70191867@qq.com

推荐服务

  • AI公文写作神器

    最专业的AI公文写作平台,专属公文写作模型

  • 体制内交流学习群

    入群定期分享精品原创资料、一起共同成长

客服电话

15202926937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QQ交流1群:27019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