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融媒体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

更新时间:2025-07-05 18:34:27 浏览:69

关于高校融媒体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性,指出要在内容、渠道、平台、运营、管理等方面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2019年5月,教育部启动教育系统融媒体建设试点工作,并于当年12月召开教育媒体融合发展工作推进会,推动教育融媒体中心建设,首批确定15家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2020年11月,教育部增设15家试点单位,之后,各省积极开展高校融媒体中心建设,建设工作快速推进。虽然高校融媒体中心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成果丰硕,但在此过程中也暴露一些问题。本文基于高校融媒体中心建设实际情况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高校融媒体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校融媒体建设现状

2019年教育部开展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工作以来,全国高校融媒体中心建设工作在教育部、各省教育主管部门的推动下全面开展,从双一流高校、地方高校到高职院校,均积极探索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符合自身实际的高校融媒体中心,并且卓有成效。

双一流高校是高校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先锋团队,在教育部确定的30家教育融媒体中心试点单位中,有24所双一流高校。凭借着丰富的资源、人才、技术和政策等优势,双一流高校在融媒体中心建设、融媒体信息传播方面积极探索,积累了大量可供借鉴的经验。如北京大学整合了校报、电视台、广播电台、新闻网以及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微博、抖音号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资源,并开通了包括Facebook、YouTube等在内的多个国际新媒体账号,构建起完善的融媒体信息传播矩阵和融媒体内容生产机制;湖南大学的融媒体中心则依托其教育舆情研究中心,与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开展合作,探索高校融媒体中心共建模式,合作推出了一系列极具特色的融媒体产品。

除双一流高校外,其他各地高校的融媒体中心建设在试点工作基础上也全面推进。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先后启动了省内高校融媒体建设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建设具有本省特色的高校融媒体中心。

2.高校融媒体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现状来说,高校融媒体中心建设取得了成效,一些高校在创建模式上也大胆创新,自建与合作共建均取得了丰富的经验积累,融媒体中心建设已经从基础建设向内容生产机制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服务拓展等更高层面推进。但从高校融媒体中心建设整体情况来看,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传播力和影响力不足,与预期存在一定差距。传播力和影响力不足体现在信息传播矩阵建设和内容生产机制建设两个方面。

①传播力不足

高校融媒体的传播力主要基于高校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资源的整合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完善的信息传播矩阵。融媒体之所以能够成为媒体领域发展的大势所趋,关键就在于其集合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资源,构建起了全面覆盖的信息传播渠道,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让信息在不同受众群体中广泛传播,时效性和全覆盖是传播力的核心要素。但就目前高校融媒体中心建设情况来说,一个很明显的问题是将媒体资源的整合、开发过度集中在新媒体方面,而对传统媒体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重视。

从更深的层面说,则是忽视了高校融媒体建设的自身特点。相较于其他单位或是组织机构的融媒体中心建设,高校媒体是围绕校园信息传播、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生活服务来建设和运营的,在空间上有着天然的边界。虽然这种边界存在较强的拓展性和延伸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校园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优势。忽视这种优势实质上降低了高校融媒体信息传播矩阵的效能,对其传播力产生了较大影响。

此外,多数高校的校园媒体资源整合尚处于初级阶段,即只是将校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资源整合到了一个平台构架当中,尚未形成具有融媒体性质的集采、编、发为一体的信息传播机制,融媒体信息传播矩阵中的各类媒体在信息互通、流通方面存在一定阻滞,影响了融媒体信息传播的时效性。

②影响力不足

高校融媒体的影响力发挥主要通过内容生产,高校融媒体建设在这一方面的不足较为明显。

一是内容较为单一。一些高校的融媒体内容生产过度集中在主流思想、价值观等内容上,甚至一些高校简单地将融媒体建设纳入高校思政教育范畴,较为单一的内容程度制约了其影响力的提升、扩大。还有一种情况恰好相反,一些高校的融媒体内容生产存在泛娱乐化的问题,猎奇、搞怪、娱乐性等内容占据生产内容的主体,与高校融媒体服务于高校立德树人、传播主流思想的建设理念相背离。

二是缺乏高质量的原创内容。虽然高校融媒体中心普遍重视内容生产和管理,但内容生产能力普遍存在不足,内容生产主要以简单加工和复制为主,新闻报道方式和表现手法缺乏创新,导致高校融媒体内容生产的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甚至一些高校融媒体的内容生产以“搬运”为主,严重限制了对受众的吸引力。

三是很多高校尚未完成基于融媒体信息传播的内容生产流程再造,内容生产在整个采、编、发流程中缺乏统筹协调。一些高校的融媒体内容生产还没有完全打破旧的体制机制,基于融媒体的采前策划和调研、内容创作和编审、信息发布和传播受制系统性缺陷,内容生产各环节之间的信息沟通、共享效率较低,影响了融媒体内容生产周期,在面对重大新闻事件和重大突发事件处置时较为被动,内容生产的时效性不足。

3.原因分析

影响高校融媒体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融媒体建设理念、融媒体建设水平和支撑保障能力等,但综合来说,高校融媒体建设团队的媒介素养不足是主要原因。

高校融媒体是高校信息传播、舆论引导、思想引领和文化熏陶的主渠道,一般都由高校党委宣传部门负责融媒体中心的建设任务。但长期以来,高校党委宣传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集中在党建、思政教育和对外宣传等方面,在人员配置上和人才结构上与融媒体中心建设“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内容生产为基础”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大多数高校融媒体中心在人员配置上仍然以校党委宣传部门的团队为主,具有新闻传播背景和新媒体运营管理背景的专业人员较少。由于高校融媒体中心运营管理人员大多缺乏融媒体内容生产、信息传播的工作经验,在运营管理实践中难免仍沿用传统媒体的运营管理思想、模式和方法,与以新媒体为核心构建的高校融媒体信息传播体系不相匹配,难以满足融媒体运营管理的要求,从而对高校融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产生消极影响。

在实践调查中发现,一些综合实力较强的高校在融媒体中心建设方面的实效要强于其他高校。除办学规模、管理水平和资金投入保障等因素外,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是其融媒体中心建设取得较好成果的关键因素,对融媒体中心强化内容生产、再造生产流程、构建完善的融媒体信息传播矩阵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而根本在于高质量融媒体运营管理团队的组建,尤其是在新闻传播专业建设方面具有较强优势的高校,其表现更为突出。

二、高校融媒体传播力和影响力提升策略

1.进一步加强高校融媒体信息传播矩阵体系建设

融媒体信息传播矩阵体系建设是高校融媒体建设的基础。除加强对高校传统媒体资源和新媒体资源的高效整合外,要充分重视高校信息传播、信息服务的特点,重点加强高校融媒体信息传播矩阵构建的全面性和开放性。

全面性主要是指高校融媒体信息传播矩阵建设要重点关注受众的全覆盖,即在矩阵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媒体的受众特点和信息传播的优势,尤其是要考虑到大学校园信息传播的空间环境特点。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融媒体信息传播矩阵建设都是以新媒体为核心,包括“两微一抖一快”、校园新闻网及基于其他媒体平台的账号等。但实际上,基于受众全覆盖的融媒体信息传播矩阵,首要要考虑的是矩阵构建的全面性,这是扩大信息传播覆盖面的关键所在。在高校校园存在信息传播相对边界的特定环境下,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优势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强,校园广播、校报、宣传栏、电子屏等传统媒体基于其空间特点,在受众活动空间覆盖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优势作用。因此,高校融媒体信息传播矩阵体系建设因充分考虑到这些传统媒体在校园特定环境下的优势,重视传统媒体在融媒体信息传播矩阵中的功能,使之能够与新媒体信息传播形成合力,从而有效提升高校融媒体传播力。

开放性主要是指高校融媒体信息传播矩阵建设并不是一建了之、建后即完的工作,而是一项需要不断开发、不断整合的工作。从校内信息传播的角度来说,任何能够进行信息传播的载体都可以纳入融媒体信息传播矩阵中,如处于高校师生高频活动范围内的宿舍、教学楼、餐厅食堂、图书馆等的富余、闲置平面或立体空间,都属于广泛意义上媒介载体,都能够被开发利用。虽然高校媒体的信息传播主要在校园内,但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决定了其信息传播具有较强的拓展性和外延性。如北京大学的融媒体建设便积极开发基于国际信息传播的外网平台账号,极大地拓展了其信息传播的范围和受众覆盖面。因此,高校应基于自身信息传播实际,重视融媒体信息传播矩阵建设的开放性,不断开发、吸纳更多的媒体资源,提升融媒体信息传播力。

2.坚决树立“内容为王”的融媒体内容生产理念

内容生产是融媒体信息传播的根本所在,是融媒体扩大影响力的根基。因此,高校融媒体建设要坚决树立“内容为王”的内容生产理念,通过加强内容生产、再造内容生产流程、创新内容呈现形式等来提升高校融媒体的影响力。

一是要重点强化内容生产。高校融媒体要立足受众群体需求,充分挖掘自身新闻资源,通过原创内容的策划、生产来提高融媒体内容的质量。高校融媒体中心要广泛收集师生、校友、家长等受众群体的信息需求,通过信息分析、数据挖掘,找到能够引起受众广泛关注的议题、焦点问题,以此作为内容策划和生产的依据。

二是要再造内容生产流程。在技术方面,高校融媒体中心应引入采、编、发一体化的内容生产系统,提升融媒体内容生产和管理效率。在流程方面,要进一步强化采、编、发各环节的统筹协调,确保各环节衔接顺畅。要通过制度建设规范融媒体内容生产流程,实现融媒体内容生产全流程监管。

三是要创新内容呈现形式。高校融媒体中心应重点开展“一次内容采集、多种形式编辑”的内容生产,以适应不同媒体类型的内容呈现特点,通过内容呈现形式的多样化来增强融媒体信息对用户的吸引力。

3.强化人力资源保障

强化高校融媒体中心人力资源保障,重点体现在高校融媒体中心运营管理团队的组建上。

一方面,高校融媒体中心应着力完善组织机构设置,基于融媒体信息生产、传播规律和特点来进行组织运行机构的设计,优化、完善人员岗位设置,以此作为高校融媒体中心运营管理团队组建的依据。

另一方面,基于高校融媒体中心运营管理实际需求进行人力资源配置。在选人用人方面以满足岗位需求为核心,在内容管理和审核上应强调思政素质和新闻传播素养相结合;在运营管理上则要以内容生产流程上各岗位的要求为依据,组建既能胜任内容采编、创作要求,又具备融媒体信息传播策划、运营管理能力的团队。如此,才能为高校融媒体信息传播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和保障,进而有效提升高校融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三、结语

融媒体建设是高校媒体发展的大势所趋,就目前的建设情况来说,整体上已经从基础建设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但“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在基础建设阶段暴露的问题往往会成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在此过渡阶段,高校应重点对前期融媒体建设情况进行总结梳理,发现不足并认真解决,力求夯实基础,为下一阶段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公文范文文库网站【公文堂】:www.gongwentang.com

公文范文文库网站【公文堂】:www.gongwentang.com

请各位用户务必收藏好以上两个网站,收藏好网址,终身可访问或下载全站公文范文

客服微信:gongwentangkf

微信公众号:【公文堂】

>>查看完整内容<<
标签: 关于 建设 高校 主要 中的 媒体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70191867@qq.com

推荐服务

  • AI公文写作神器

    最专业的AI公文写作平台,专属公文写作模型

  • 体制内交流学习群

    入群定期分享精品原创资料、一起共同成长

客服电话

15202926937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QQ交流1群:27019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