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生人之用曰利

更新时间:2025-07-04 21:33:32 浏览:50

【写材料用典】生人之用曰利

 

【例文】利者,生人之用曰利,多体现为物质利益。先贤圣哲将义看得十分重要,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关键就在于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乃至面对生与死的冲突,都能坚守义以为上的道义选择与价值追求,并在其中得到精神的满足与心灵的自由。(中国纪检监察报《君子处事 于义合者为利》)

【典故】出自明末清初王夫之《读通鉴论》,立人之道曰义,生人之用曰利。出义入利,人道不立;出利入害,人用不生。

【释义】意思是,人的立身之道就是正义,满足人的生活需要的是利益。离开正义,进入利益之中,人就没有了立身之道;离开利益,进入危害之中,就不能满足人的生活需要。

【赏析】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做人做事道义为先,重义轻利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也是古人眼中的君子人格。《论语》中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认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荀子强调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孟子则倡导生与义二者不可得兼时要舍生而取义。这种义利观,历来为世人所推崇,成为熔铸中华民族精神人格的重要基石,由此造就了一大批为了大德大义,而不惜以身赴死、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和英雄豪杰。中国共产党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植根于厚重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无数党的优秀儿女能够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义利追求,是因为他们心中有坚定信仰,有理想信念,并甘于为了信仰信念牺牲奉献自己的一切。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当我们把民族大义和人民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时就会发现,义和利从来不是无法突破、难以调和的矛盾体,而是能够深度融合、相互作用的统一体。这与古人所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义利选择是相一致的。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大力涵养和牢固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把国家安危和民族大义刻在心上、扛在肩上,从先辈们留下的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始终做到名利面前想得透、看得淡,大义面前守得住、行得正

【用法】主要适用于党性教育类、作风建设类讲话,侧重强调正确的义利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胸怀国之大者,牢记初心使命,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为事业发展凝心聚力。

 

>>查看完整内容<<
标签: 材料 用典 生人 之用 曰利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70191867@qq.com

推荐服务

  • AI公文写作神器

    最专业的AI公文写作平台,专属公文写作模型

  • 体制内交流学习群

    入群定期分享精品原创资料、一起共同成长

客服电话

15202926937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QQ交流1群:27019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