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_全市设施渔业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更新时间:2025-07-04 21:51:35 浏览:119

在2024年​全市设施渔业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围绕渔业转型升级,做好水产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文章,打好水产种业振兴仗,赋能渔业高质量发展,被评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中国河蟹生态养殖示范县、中国河蟹高质量发展先行县等。2023年,**县渔业经济总产值突破xx亿元,**湖渔业品牌价值达到xx.xx亿元。

    一、溯源固本摸“家底”,保护种业“芯片”

    建立水产种质“资源库”。开展全县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和收集工作,进一步摸清全县水产种质资源“家底”,建立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库,切实把种质资源收集好、保存好,确保特色种质资源不丧失。目前,全县繁养物种数量xx个,种质资源数量xx个。

    设立种质资源“保护区”。健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体系,设立南四湖乌鳢青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独山湖大鳞副泥鳅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维护南四湖乌鳢、青虾、大鳞副泥鳅和其他经济鱼类种质资源。

    人工增殖放流“水精灵”。继续增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和水域生态环境修复力度,严格落实禁渔期制度,在驩城、赵庙等镇街的支持配合下,大力开展水域生产秩序和菹草治理,连续19年开展了南四湖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活动,累计放流优质水产苗种近x亿尾,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

    二、搭台引智强“动力”,推动育种创新

    科研合作助力“育繁推一体化”。与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省淡水渔业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进行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开展**湖乌鳢种质资源保护与良种选育、**湖宽体金线蛭规模化繁育与高效养殖技术开发等种业科研项目,与上海海洋大学共建**湖研究院,推动鳜鱼、河蟹、青虾等名特优品种的苗种繁育和地方特色品种提纯复壮。

    引进高智构建“一湖四院士”格局。与中国科学院宋微波院士、中国科学院桂建芳院士、中国工程院陈松林院士和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刘鹰院士等x名院士围绕生物研究、渔业科技创新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组成了“一湖四院士”的“智囊团”。其中,与宋微波院士合作,成立了**湖湿地生物多样性院士工作站;与桂建芳院士及其团队合作,建立科研成果转化基地;与陈松林院士签订合作协议,共建鱼类遗传育种院士工作室;与刘鹰教授合作,建立了工业化水产养殖智能装备研发中心。

    助企强企打造水产种业“集团军”。充分发挥水产种业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重点培育**县南四湖渔业有限公司、****湖韵现代渔业庄园有限公司、**省天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种业企业5家。其中,**县南四湖渔业有限公司被评为**省水产种业领军企业。**县现代渔业产业园实现南种北繁、冬繁冬育,年育苗能力达xx亿尾,除满足本县养殖需求外还销往全国各地。

    三、数字信息“赋能”,夯实种业支撑

    “规模化生产”优化发展格局。依托智慧渔业繁殖基地,为全县渔民每年提供优质平价苗种x亿尾,亩增效益2000元。创建省级及以上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xx处、现代渔业园区x处,全县渔业生态高效养殖面积达到xx万亩,形成“一蟹、一虾、一鱼”渔业特色产业发展格局。

    “标准化管理”推动联农富农。建立全县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管理档案,加强苗种行政许可事后监管和日常执法,切实维护全县渔业种业市场秩序。南四湖现代渔业养殖标准化试点入选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国家智慧生态渔业标准化示范区入选第十一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创新“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实现“五个统一”,即“统一苗种供应、统一养殖模式、统一成品收购、统一品牌打造、统一市场销售”,带动x万余人增收致富。

    “智慧化赋能”提升发展能级。投资x亿元高标准打造智慧渔谷建设项目,建设数字化循环水苗种培育车间x.x万平方米,建立渔业信息化平台,融入水质传感检测、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生产设备智能化控制等技术,实现苗种培育智慧化,实现苗种的规模化繁育和规范化生产,有效提高苗种质量,苗种质量抽检合格率xxx%。**县现代渔业产业园是目前**省最大的智慧渔业育种基地,打造了国内首家实现机器人管理的智慧渔业车间。

    四、品牌建设“铸魂”,拓展种业市场

    “品质为基”雕琢品牌内核。严守水产苗种质量关卡,构建从亲本筛选、苗种繁育到成品养殖的全程质量管控体系,运用先进检测技术,定期抽检水质、苗种及成鱼各项指标,确保无药残、病害少、活力强。依托优质种质资源与科学养殖模式,所产乌鳢肉质紧实、营养丰富,青虾个体饱满、鲜甜可口,大鳞副泥鳅爽滑劲道,为品牌注入坚实品质支撑,以过硬产品赢得市场口碑,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多地高端水产市场站稳脚跟,成为各地采购商青睐的“湖鲜臻品”。

    “文化为媒”丰富品牌内涵。深挖**湖千年渔猎文化底蕴,将渔家传统习俗、民间传说、非遗技艺融入种业品牌传播。编撰《**湖渔业志》,记载渔业发展变迁、种质传承脉络;创作“**湖渔歌”主题系列文创作品,在苗种包装、宣传海报上呈现渔家元素;举办“**湖渔业文化节”,开展捕鱼祭祀、渔家厨艺大赛等活动,吸引游客与客商参与,借文化之力讲好品牌故事,让**种业品牌有“颜值”更有“气质”,提升辨识度与吸引力。

    “营销为翼”拓宽品牌版图。线上,搭建**种业电商平台,入驻淘宝、京东等主流电商,开设直播带货频道,邀请渔业专家、网红主播推介优质苗种与特色水产品,实时展示养殖基地、繁育车间,线上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线下,参加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农产品展销会等,设专题展位,举办新品发布会、品鉴会,与大型连锁商超、水产批发商签订长期供货协议,在全国重点城市建品牌直销门店、专柜xx余个,以多元营销手段打破地域局限,让**种业声名远扬。

    五、政策护航“聚力”,激活种业潜力

    “资金扶持”添柴加薪助发展。设立县级水产种业专项发展基金,每年注入资金xxx万元,对开展种质资源保护、新品种研发、苗种繁育基地建设的科研院所、企业给予补贴资助,助力攻克技术难题、扩大生产规模。对获评省级、国家级水产种业领军企业的,分别给予xx万元、xxx万元奖励,激励企业提升创新能力、争先进位。整合农业农村、科技、财政等部门涉农资金,向水产种业倾斜,近年累计投入超xxxx万元,撬动社会资本投入超亿元,为种业振兴注入强劲资金流。

    “土地保障”筑巢引凤优环境。在国土空间规划中预留足额土地指标用于渔业种业项目建设,对符合条件的科研育种基地、现代渔业园区按规定优先办理用地审批手续,以租赁、入股、出让等灵活方式供地,保障项目落地生根。为**县现代渔业产业园协调土地xxx亩,建成大规模智慧育种车间与配套设施;为种质资源保护区周边配套建设巡护站、监测点等安排建设用地,夯实保护工作硬件基础,吸引更多科研力量、企业入驻扎根。

    “人才支撑”引贤纳才强根基。出台渔业种业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对引进的院士、学科带头人等高端人才给予住房补贴、科研启动资金、子女就学优惠等优厚待遇,近年引进渔业相关博士、硕士xx余名。与高校联合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设立渔业种业实训基地,定期输送专业学生实习实训,毕业后优先留用,年培养实用型人才xxx余人,组建起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渔业种业人才梯队,为持续创新发展筑牢人力基石。

    六、绿色监管“护航”,守护种业生态

    “执法亮剑”严打违法行为。组建专业渔业执法队伍,配备先进巡逻船只、监测设备,常态化巡航种质资源保护区、重点养殖水域,严厉打击非法捕捞、种质侵权、违规用药等行为。开展“护种专项执法行动”,年均出动执法人员xxxx余人次,查处各类违法案件xx余起,销毁非法渔具xxx余套,有力震慑违法分子,净化种业发展环境,维护合法从业者权益。

    “生态修复”筑牢绿色屏障。实施南四湖生态修复工程,在湖区沿岸种植水生植物xx万余亩,构建湖滨湿地生态系统,净化水质、改善栖息环境,为水产种质资源繁衍提供“天然温床”。开展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根据水域生态变化科学调整放流种类、数量,确保放流苗种成活率与生态效益最大化,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稳固种业发展生态根基。

    “疫病防控”筑牢安全防线。建立县、镇、村三级水产疫病监测网络,设立xx余个监测站点,配备专业检测人员与设备,定期抽检苗种、成鱼疫病情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组织养殖户开展疫病防控培训xx余场,推广生态防控、免疫预防等技术,指导科学用药,对重大疫病实施强制免疫、无害化处理,确保水产养殖健康稳定,降低疫病风险对种业发展的冲击。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

>>查看完整内容<<
标签: 2024年 全市 发展 高质量 设施 渔业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70191867@qq.com

推荐服务

  • AI公文写作神器

    最专业的AI公文写作平台,专属公文写作模型

  • 体制内交流学习群

    入群定期分享精品原创资料、一起共同成长

客服电话

15202926937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QQ交流1群:27019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