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士之所以能立天下之事者,以其有志而已

更新时间:2025-07-04 23:33:02 浏览:65

【写材料用典】士之所以能立天下之事者,以其有志而已

 

【例文】士之所以能立天下之事者,以其有志而已。面对积贫积弱、风雨如晦的中国,毛泽东同志振臂一呼: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面对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的疑问,钱学森斩钉截铁地回答: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有了志向,就有奋进的方向、奋斗的动力,就有了人生能有几回搏的拼劲、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韧劲。(解放军报《弱鸟也可高飞》)

【典故】出自南宋朱熹《朱子全书·学六》 士之所以能立天下之事者,以其有志而已。然非才则无以济其志。非术则无以辅其才。古之君子,未有不兼是三者,而能有为于世者也。

【释义】意思是,读书人所以能够有所作为,是因为他有远大的志向。但是,如果你不具备一定的才能,那么就无法成就你的志向;你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得当的方法,那也不能辅助你的才能的发挥。古代的君子,没有一个是不兼备这三种德行,却能在这个世界上取得成功的。

【赏析】古人讲,鸟贵有翼,人贵有志”“百学须先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这些名言警句蕴藏着中华文化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饱含着仁人志士的向上情怀。宰相之杰张居正写下愿以深心奉尘刹,不予自身求利益,躬身改革、不计毁誉;民族英雄林则徐树立救国为民的高远志向,在虎门销烟、抗击英军等历史事件中,始终做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青年时代是一个人走向社会、规划人生的第一站,也是实现理想抱负、实现价值追求的黄金时期。青年时期树立起坚定的信念,对终身发展都会产生深远影响。毛泽东曾回忆,早年读过的《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史》《阶级斗争》这3本共产主义书籍,深深铭刻在心中,坚定了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到1920年夏,他已然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此后一直没有动摇过。众所周知的 一万小时定律,说的是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个小时的努力,那不妨就以此为标尺,去丈量与目标之间的距离。新时代年轻干部要要将个人小目标融入强国大格局,与时代同向、与改革同行,用信念保鲜青春、靠奋斗扬帆远航。

【用法】主要适用于年轻干部类、理念信念类讲话,侧重强调远大志向,教育引导年轻干部立大志、做大事,笃定人生目标,把牢前行方向,做时代新人。

 

>>查看完整内容<<
标签: 材料 用典 之事 天下 之所以 能立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70191867@qq.com

推荐服务

  • AI公文写作神器

    最专业的AI公文写作平台,专属公文写作模型

  • 体制内交流学习群

    入群定期分享精品原创资料、一起共同成长

客服电话

15202926937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QQ交流1群:27019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