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

更新时间:2025-07-04 20:05:07 浏览:138

【写材料用典】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

 

【例文】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充分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仁者爱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髓。以仁为核心的伦理范畴和道德理想,长期以来塑造了我们的价值理念、生存智慧、民族品格。(中国纪检监察报《以至诚为道 以至仁为德》)

【典故】出自北宋苏轼《上初即位论治道二首·道德》,人君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守此二言,终身不易,尧舜之主也。至诚之外,更行他道,皆为非道;至仁之外,更作他德,皆为非德。

【释义】意思是,君王应该以最高的诚信为道德基准,以最高的仁义宽厚为道德品性。

【赏析】中国人向来尊崇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当作修身治国之本。孔子儒家学说的思想基调就是仁者爱人,且把诚作为以仁为主体的儒家道德的重要表征,认为诚能够体现人在天地万物之间的特殊品质和潜在力量。诚最基本的内涵是真实,要求诚实守信,不自欺、不欺人。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仁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有其实实在在的内容与具体可行的程式。鲁哀公曾向孔子请教仁之道,孔子说: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长始,教民顺也。意思是,培养爱心,从孝敬自己的双亲开始;培养恭敬心,从尊重兄长开始。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充分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仁者爱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髓。以仁为核心的伦理范畴和道德理想,长期以来塑造了我们的价值理念、生存智慧、民族品格。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仁者爱人、立己达人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价值理念和处事原则。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在弘扬诚实守信上做出表率、付诸行动,赢得群众的支持和信赖,不断厚植党的群众基础。

【用法】主要适用于教育培训类、作风建设类讲话,侧重强调诚信建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诚信为本、以诚信为基,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

 

>>查看完整内容<<
标签: 材料 用典 至诚 以至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70191867@qq.com

推荐服务

  • AI公文写作神器

    最专业的AI公文写作平台,专属公文写作模型

  • 体制内交流学习群

    入群定期分享精品原创资料、一起共同成长

客服电话

15202926937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QQ交流1群:27019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