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人之一心,得其正,则事事皆得其正

更新时间:2025-07-05 03:59:18 浏览:71

【写材料用典】人之一心,得其正,则事事皆得其正

 

【例文】谈及修身做人,先贤认为正心以为本。正心修身是人格塑造、做人做事的基础。白居易诗云:自我心存道,外物少能逼。柳宗元说:守正为心,疾恶不惧。朱熹有言:人之一心,得其正,则事事皆得其正。说的都是同样的道理:内心净化、立根固本,方能力量无穷、行稳致远。(中国纪检监察报《秉纲而目自张 执本而末自从》)

【典故】出自宋代朱熹《朱子语类》,心者,万事之原也。人之一心,得其正,则事事皆得其正。心或不正,则无一事得由于正。

【释义】意思是,如果一个人的心灵是纯洁和坚定的,那么他所做的事情也会是正当和有益的。

【赏析】古人讲,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意思是说,治理国家、从事政务,要把自身的品格修养作为根本。修身就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锻炼,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提高自己的涵养、能力和品质,是一个自我修正的过程。中唐贤相陆贽为官清慎,年轻时谒见寿州刺史张镒,后者认为陆贽是奇才,与他结为忘年交。陆贽告辞时,张镒赠钱百万,陆贽没有接受,只收了一点茶叶。陆贽为相期间,与地方藩镇官员交往,清清白白、一尘不染。别人送给他的礼物,哪怕再小,他也概不接受。皇帝知道后,劝他受之无妨。对此,陆贽进谏认为,收受礼物的口子一开,由小到大,由此及彼,收小礼必然养成大腐。陆贽恪守为官清廉之道,防微杜渐,其学养才能和品德风范,都深得当时及后世称赞。《清代名人轶事》中介绍了康熙朝名臣张英的心得:不允许忧喜、荣辱、进退、升沉、劳苦、生死、得失等念头困扰自己的心灵,偶尔稍有疏忽,马上纠正过来。同时告诫自己,不可告人、不合礼法、费力挽回的事情坚决不做。张英勤于自我检视,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行违背礼法之事,始终勤慎,康熙帝为此曾称赞张英有古大臣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心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重要的人生必修课,才能在各种诱惑面前,始终保持共产党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用法】主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廉政建设类讲话,侧重强调党性修养,教育党员干部不忘初民、牢记使命,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查看完整内容<<
标签: 材料 用典 人之 一心 得其 事事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70191867@qq.com

推荐服务

  • AI公文写作神器

    最专业的AI公文写作平台,专属公文写作模型

  • 体制内交流学习群

    入群定期分享精品原创资料、一起共同成长

客服电话

15202926937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QQ交流1群:27019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