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一季度政府工作报告

更新时间:2025-07-06 12:54:49 浏览:119

 

 

一、2025年第一季度工作情况

(一)经济运行持续企稳回升,主要指标合理区间运行。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5%,增速高于全国、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累计涨幅03%,进出口总额增长70%,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6%、63%。各项主要指标符合预期、位居全国前列,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创新实施“上海20条”等稳增长政策,制定实施经济恢复提振“27条”、重大工程“139条”、新一轮专项行动计划等系列政策举措,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工业企业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降幅收窄、连续回升;扩内需、稳外需同步发力,促进经济增长全面回升。

(二)产业结构调整持续加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等新兴产业规模加快壮大,在工业重点行业产值中的比重分别达到293%、271%、262%、182%和127%。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成5G室外基站4049个,累计达19万个,千兆宽带网络覆盖用户数达到246万户,5G网络基本覆盖全部中心城区和郊区新城。推进科技创新功能体系建设,高水平建设张江科学城、紫竹高新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上海基地,推进长三角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大力促进消费复苏,开展“上海购物节”“五五购物节”等系列促消费活动,推出美食、购物等主题旅游季,新增一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推进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南京路步行街东拓段开放等工作。

(三)发展新动能持续积蓄,新经济新业态茁壮成长。深入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举办“五五购物节”等重大促消费活动,大力拓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增首店1078家、保持全国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6%。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在5G、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获批开工。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委员会发布公告,批准科创板首发企业申报。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首批226家企业参加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评选,获评企业总数达124家,国家发改委发布首批10个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地方。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崭新的“上海蓝”正式发布,新增光伏装机34万千瓦。成功举办第三届进博会,参展企业采购商超42万人,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726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21%,溢出带动效应进一步放大。

(四)城乡融合发展持续推进,一体化生活圈建设取得新成效。全面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共同启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建设,北虹桥交通商务区总体方案编制完成。嘉闵线、13号线二期、21号线一期等一批重要轨道交通项目和高铁枢纽配套工程开工建设,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到831公里,继续保持全球城市第一。加快推进南北转型发展,吴淞创新城规划和两个1平方公里先行启动区控详规划正式获批,完成外环以南9平方公里城市和景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推进乡村振兴,完成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区3个。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完成镇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推进“土地股份合作+飞地经济”改革,推动141万户农民相对集中居住,新建130余个乡村振兴示范村。

(五)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基本民生底线兜住兜牢。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出台稳就业促发展政策举措,发放稳岗返还资金206亿元、稳定岗位4226万个,帮扶失业人员再就业46万人,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全国领先。教育发展更加优质均衡,“双减”工作初见成效,义务教育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全面推行,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试点启动实施,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任务圆满完成。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不断完善,公立医院改革深入推进,临床研究水平不断提高。文体事业蓬勃发展,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博物馆东馆、少儿图书馆新馆、天文馆等新设施投入使用,成功举办世园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市民体育大会等重大活动。

(六)政府治理效能持续提升,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完成“一网通办”改革国家督察整改任务,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电子证照应用率分别达946%、94%。新推出“随申码·快办”政务服务事项151项,“一卡通”便民服务事项达到115项。全面加强市场监管,健全重大决策事中事后评估制度,深入开展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专项治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问题和挑战。经济全面持续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居民消费仍受制约,制造业投资增长后劲不足,一些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仍然突出,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水平亟需提高,持续激发企业主体创新活力和动力要下更大功夫,更高水平改革开放再出发任重道远。城市精细化管理还要继续下绣花功夫,老小旧远等民生服务仍需提质增效,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转型必须久久为功。政府服务管理效能还要持续提升,在多重目标中把握动态平衡、防范风险的能力仍需增强,全面完成本届政府各项目标任务还要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

三、2025年下半年工作主要任务

(一)发挥重大项目投资拉动作用,持续推动经济稳中提质。坚持“项目为王”,强化“两新一重”建设,更加注重从源头上优化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发挥重大项目牵引作用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提高项目前期工作审批服务效率,加大要素供给保障力度,全力支撑经济稳增长。高质量做好重大项目储备。立足贯彻国家重大战略,抓住产业升级、基础设施更新等重大机遇,精心谋划储备一批战略性、支撑性、引领性的重大项目,推动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盘子。更大力度建设“五个中心”。全力落实国家重大规划,围绕科技、产业、金融等重点领域,深化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做强高质量发展引擎。

(二)全力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升级,持续强化“四大功能”,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活力和优势潜力。加快推进国家重大产业布局落地。聚焦基础领域和先进制造业等领域,做好重大项目落地准备、持续推进和投产见效。大力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研发、设计、咨询、检验检测等高附加值服务业,深化文旅融合,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积极推动外贸保稳提质。深入实施外贸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持续提升港口集疏运效率,加快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三)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强化教育、科技和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努力提升上海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位势。聚焦基础学科、战略导向领域,健全面向基础研究重点团队的长期稳定支持机制。积极参与、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布局一批市级重大科技专项。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设一批高能级共性技术创新平台,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高标准建设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支持上海光源等装置开展用户开放和共享,强化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的共享利用。

(四)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更好统筹重点区域协调发展。全力支持配合长三角共建共享生态环境联保共治机制,加快共建江南水乡客厅。积极推进长三角跨省市轨道交通建设,加快建设联通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标志性工程,共同打造一批示范样板。深化产业链协同发展、创新链精准对接、供应链深度融合,支持上海、杭州等地建设全球投资贸易首选地,推动苏州等城市建设成为长三角全球数字变革策源地。

(五)统筹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更大力度释放发展活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坚持分类改革方向,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作用,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坚持“三保一优一防”,增强财政可持续性,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营造更加公平透明便利的营商环境。推进实施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实施方案,开展“一业一证”试点,探索扩大适用范围。

(六)持之以恒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突出创新核心地位,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聚焦基础学科、战略导向领域,健全面向基础研究重点团队的长期稳定支持机制。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推进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器等创新载体建设。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赋权改革,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七)加快城市数字化转型,更高标准打造国际数字之都。推进经济数字化。支持数字技术创新,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推动重点领域数字产业发展,提升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安全软件等供给能力。推进生活数字化。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加快建设数字教育资源库。持续推进数字医疗服务,优化互联网医院服务。推进治理数字化。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和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试点,加大数据共享、开放和交换力度,提升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水平。

(八)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更高品位优化乡村风貌。不断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绿色田园先行片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粮食播种面积始终稳定在410万亩以上。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5万亩以上。着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种业,增加绿色农产品供给。加大农业保护支持力度,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降低养殖污染排放强度。大力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加快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实现特色小镇应建尽建、见到实效。推动乡村振兴示范村片区化联动发展。积极推动农民富裕富足。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完成松江、奉贤两个国家级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任务。着力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升资源要素统筹能级,积极拓展新业态。


公文范文文库网站【公文堂】:www.gongwentang.com

公文范文文库网站【公文堂】:www.gongwentang.com

请各位用户务必收藏好以上两个网站,收藏好网址,终身可访问或下载全站公文范文

客服微信:gongwentangkf

微信公众号:【公文堂】

>>查看完整内容<<
标签: 2025年 政府工作报告 第一季度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70191867@qq.com

推荐服务

  • AI公文写作神器

    最专业的AI公文写作平台,专属公文写作模型

  • 体制内交流学习群

    入群定期分享精品原创资料、一起共同成长

客服电话

15202926937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QQ交流1群:27019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