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交流研讨发言:以“心向、力行、守正、开新”之姿推动深改新篇

更新时间:2025-07-05 02:19:24 浏览:109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交流研讨发言:以“心向、力行、守正、开新”之姿推动深改新篇

 

    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引向深入,引导全党全国人民坚定改革信心,更好凝心聚力推动改革行稳致远。”广大党员干部唯有以“心向、力行、守正、开新”之姿,才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征程中稳握“航向舵”、激活“新引擎”、筑牢“压舱石”、赋能“活水源”,在砥砺奋进中描绘深改新篇。以下是几点心得体会。

    一、心系苍生,坚定“初心如磐”的信念,把稳改革“航向舵”

    党的初心系于人民,改革的航向始于民心。总书记强调,“增进人民福祉”是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广大党员干部要将其铭刻于心,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自己的“必修课”“常修课”。在前行中要深知,改革不是简单的变革,而是对人民的“担当”与“承诺”,要将“初心如磐”铸于心中,以群众的“所思所盼”为“行事之本”。在实践中,把自己视作改革航程中的“稳舵手”,时刻以人民需求为“风向标”,在确保改革成果落到实处的同时,也让每一步都带来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为人民带来触手可及的改革成效,让改革的“航向舵”愈发牢靠、精准。

    二、力扛使命,激发“迎难而上”的勇气,催动改革“新引擎”

    改革如江海行舟,必然会遇到激流险滩;唯有勇敢的“奋楫者”才能行稳致远。总书记指出,改革需有“攻坚克难”的政治担当,这正是党员干部的本分和职责。面向改革的深水区与攻坚期,必须要激发起“迎难而上”的勇气,不退缩、不回避,用“为有牺牲多壮志”的担当精神在风口浪尖中显现干部的实干本色。肩扛使命者,应在困难面前站稳阵地,敢于在矛盾中挺身而出,用敢为人先的姿态迎接复杂局面,甘于到群众中去,走在问题中去,为民之事“出工出力”。唯有迎难而上,才能以实干成就改革的澎湃“新引擎”,让其在奔腾中助力新时代改革向前。

    三、守正创新,坚守“稳中求进”的准则,筑牢改革“压舱石”

    改革既要“守正”更需“创新”,稳中求进方可行远。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的原则,在继承中突破、在稳健中进步。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信念,在改革过程中守住底线、遵循规律,以确保改革每一步都迈在稳妥的基石之上。所谓“守正”,即秉持原则、守住初心;所谓“创新”,则是顺应实际、开拓发展。党员干部既要坚定信仰、严守政治纪律,确保改革不失方向,又要以科学务实的态度探索发展路径。在实践中,要有“敢啃硬骨头”的实干精神,面对问题不推诿、不拖沓,不为“稳妥”而故步自封,而是不断打破陈规、探寻新路,确保“压舱石”稳固如初,让改革始终稳步前行。

    四、开拓思路,激发“源头活水”的活力,激活改革“新动能”

    新时代的改革需要创新注入“活水”,方能持续发展。总书记指出,守正创新是推动改革发展的“新动能”。广大党员干部应以创新为驱动,把开拓思路作为改革的重要方法,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的需求与挑战,明确改革的思路、方法与方向。在具体实践中,应坚持“开拓不竭、活力不减”,推动改革在服务民生、惠及群众的细微处发力,用实际行动让“改革成果”贴近百姓心间。要做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不闭门造车、空谈理论,而是通过调研和创新,精准找到群众“所盼所需”,将“源头活水”注入改革的实践中,以改革新动能推动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和民生改善,让改革真正成为人民生活中的鲜活动力。

    在新时代的改革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应始终保持初心、力行使命、守正创新、开拓思路,践行“心向、力行、守正、开新”之姿,共同谱写全面深化改革的崭新篇章。

>>查看完整内容<<
标签: 交流 发言 十届 三中全会 党的 研讨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70191867@qq.com

推荐服务

  • AI公文写作神器

    最专业的AI公文写作平台,专属公文写作模型

  • 体制内交流学习群

    入群定期分享精品原创资料、一起共同成长

客服电话

15202926937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QQ交流1群:27019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