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遴选每日考题5道(2025年1月11日)

更新时间:2025-07-05 08:39:42 浏览:146

公考遴选每日考题5道(2025年1月11日)

 

    1.2024年12月26日,国家统计局修订2023年GDP初步核算数,2023年GDP为()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xxxxx亿元,增幅为x.x%。

    A.xxxxxxx亿

    B.xxxxxxx亿

    C.xxxxxxx亿

    D.xxxxxxx亿

    答案:B

    解析:

    2024年12月26日,国家统计局修订2023年GDP初步核算数,2023年GDP为xxxxxxx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xxxxx亿元,增幅为x.x%。

    2.海洋是一个无所不包的“蓝色宝库”。海洋里以及海洋底部蕴藏了陆地表面所有的各类物质,它们足以弥补未来人类发展过程中陆地自然资源的不足。关于海洋资源利用与保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油污染在海洋表面形成油膜,会使海洋生物缺氧

    B.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储藏着丰富的可燃冰资源

    C.工业冷却水和工程残土等来自陆地的物质会对海洋造成污染

    D.赤潮是特殊条件下水体变色现象的统称,赤潮区水体均呈红色

    答案:D

    解析:

    A项正确,石油污染在海洋表面形成面积广大的油膜,阻止空气中的氧气向海水中溶解,同时石油的分解也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海水缺氧,对海洋生物产生危害,并祸及海鸟和人类。

    B项正确,可燃冰的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它存在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白色结晶物质。

    C项正确,热污染主要来自电力、冶金、化工等工业冷却水的排放,可导致局部海区水温上升,使海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下降和影响海洋生物的新陈代谢。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工程残土、城市垃圾及疏浚泥等,投弃入海后能破坏海滨自然环境及生物栖息环境。

    D项错误,赤潮并不一定都是红色,不同的浮游生物引起海水不同的颜色,赤潮只是各种颜色潮的总称。海水有时也呈现黄、绿、褐色等不同颜色。

    3.中国古代一些诗句在写景抒情的同时,还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与其蕴含的物理知识对应不正确的是()。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势能动能转化原理

    B.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声波传播原理

    C.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运动现象

    D.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光的反射现象

    答案:D

    解析:

    A项正确,意思是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当黄河水从高处流向低处时,它的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

    B项正确,意思是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高处传播远是因为高处没有其他建筑等的阻碍。所以,该诗句描述的是声音的传播特性,即声波传播原理。

    C项正确,意思是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这是由于梅花香气中含有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梅花的香味,体现的是分子运动现象。

    D项错误,意思是俯首碧潭,水清见底,因而怀疑水浅会没有鱼来上钩;蓦然见到荷叶摇晃,才得知水中的鱼受惊游散了。这是因为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传播方向发生偏折,偏折后的光进入人眼,人眼沿着光的方向看到的是潭底的“虚像”,观测到的池水就比实际浅。这反映的是光的折射现象。

    4.下列与我国河流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黄河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历史上从未断流过

    B.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外流河,也是世界第四大外流河

    C.山东地跨黄河、淮河、海河、小清河和胶东五大水系

    D.雅鲁藏布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江河,最终流入太平洋

    答案:C

    解析:

    A项错误,黄河在20世纪70至90年代间,下游频繁断流,1997年黄河断流时间达226天,长达704公里。

    B项错误,塔里木河是中国最大的内流河、世界第五大内陆河。

    C项正确,山东地跨淮河、黄河、海河、小清河和胶东五大水系,属暖温带季风气候。

    D项错误,雅鲁藏布江,发源于西藏西南部喜马拉雅山北麓,是中国最长的高原河流,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之一,流经孟加拉国、印度,在孟加拉国与恒河相汇,注入印度洋孟加拉湾。

    5.(多选)下列关于日常生活中自然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台风是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的气旋

    B.冻露的形成过程与霜一样,都是在温度下降到0℃以下形成的

    C.雾和云都是由浮游在空中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

    D.冰雹发生几率一般是平原多于山区,低纬度地区多于高纬度地区

    答案:ABC

    解析:

    A项正确,台风是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

    B项正确,露的形成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因地面或地物表面热量放散温度下降,而凝结在其上的水珠。而冻露是形成的露滴,因温度下降到以下,冻结而成的白色冰珠。霜的形成是一种靠近地面空气中的水蒸气物体上的凝华现象。霜的形成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空气中含有比较多的水蒸汽;二是有0℃以下的物体。所以冻露和霜一样,都是在温度下降到以下才会形成。

    C项正确,雾是指在接近地球表面、大气中悬浮的由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当气温达到露点温度时(或接近露点),空气里的水蒸气凝结生成雾。云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小水滴、过冷水滴、冰晶或它们的混合物组成的可见聚合体,是地球上庞大水循环的有形结果。所以雾和云都是由浮游在空中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

    D项错误,中国冰雹分布的特点是:山区多于平原,内陆多于沿海,中纬度地区多于高纬度或低纬度地区。

>>查看完整内容<<
标签: 遴选 2025年 1月 每日 公考 考题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70191867@qq.com

推荐服务

  • AI公文写作神器

    最专业的AI公文写作平台,专属公文写作模型

  • 体制内交流学习群

    入群定期分享精品原创资料、一起共同成长

客服电话

15202926937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QQ交流1群:27019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