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业发展现状调研:成果、挑战与展望
引言
江苏作为我国经济强省,农业在其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现代化政策的推动下,江苏农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本调研旨在全面剖析江苏农业发展现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一、江苏农业发展现状
(一)粮食生产稳定增长
近年来,江苏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增长。2023年,全省粮食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总产379.75亿公斤,创历史新高,连续10年稳定在350亿公斤以上 ,水稻单产突破600公斤,居主产省第一。在田作物长势良好,2025年一季度,小麦一、二类苗合计占比88.4%,比常年高1.2个百分点;油菜平均生育指标与上年同期持平或略好,一、二类苗合计占比87.3%,同比增加1.1个百分点。
(二)高效特色农业蓬勃发展
江苏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形成了多种类型的特色产业。在特粮特经作物方面,培育出适宜不同产区生长的地方品种;特色精品蔬菜,如部分水生蔬菜(茭白、水芹)、地方特色蔬菜(西蓝花)等凭借省农业科教资源和技术力量发展良好;以“河蟹经济”为代表的特色水产,像阳澄湖大闸蟹、盱眙小龙虾等,凭借地理区位、产品质量和品牌优势,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扩大销售区域 ;“苏”字号品牌畜产品,如南京盐水鸭、高邮鸭蛋等,依托生产规模、现代化装备和老字号品牌影响力,巩固和发展了特色畜牧产业;特色经济林果产业,如葡萄、草莓、银杏等,在科技推动和市场需求带动下也发展迅速。
(三)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1. 高标准农田建设:昆山市积极构建全市高标准农田“一张图”,突出集中连片规模建设,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5.53万亩,为优质粮食种植奠定了坚实基础。江苏全省十年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600万亩,耕地占比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约20个百分点。2023年,新建高标准农田120万亩、改造提升207万亩,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改造290万亩。
2. 农业机械化与科技化:2022年,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5%,农业机械总动力达5200万千瓦,设施农业、林果业、畜牧业、渔业和农产品初加工总体机械化率达62%,超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 。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71.8%,高出全国约10个百分点。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在基因编辑、合成生物、智能育种等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重大成果;万建民院士团队破解水稻籼粳亚种生殖隔离之谜,助力水稻杂种优势利用。
(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成效初显
江苏大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截至目前,全省纳入名录管理的家庭农场16.8万家,农民合作社5.3万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963家。各地立足资源与产业优势,打造产业集群,全省拥有10亿元以上县域特色产业199个,创建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4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6个 。如沭阳县着力打造“中国花谷”,2022年全县花木交易额达240亿元。乡村休闲农业综合收入和农产品网络销售额也呈现增长态势,2023年乡村休闲农业综合收入1078亿元、同比增长19%,农产品网络销售额1359亿元,同比增长11% 。江苏阳山将水蜜桃进行深加工,开发桃胶、果酱、桃酒等产品,同时举办桃花节文旅活动,发展主题民宿,年产值突破15亿,带动3万农民增收。
(五)农产品质量与品牌建设成果斐然
江苏深入实施“品牌强农营销富民”工程,强化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建设。截至2022年,全省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69.47%,绿色食品5383个、有机农产品262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37个,总量规模全国第一 。阳澄湖大闸蟹、盱眙龙虾、东台西瓜、阳山水蜜桃等品牌产品畅销全国,品牌效益日益凸显。
二、江苏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资源约束日益凸显
江苏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严重匮乏,占补平衡任务艰巨。尽管在耕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土地资源紧张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同时,水资源分布不均以及水污染等问题,也对农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
(二)产业融合深度不够
虽然江苏在农业产业融合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整体融合度不够,产业链条较短。农产品加工企业多以初加工为主,精深加工不足,产品附加值较低;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发展还不够成熟,缺乏完善的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够紧密,协同发展能力有待提高。
(三)农业生产成本上升
随着农资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以及土地租金上升,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压缩了农业生产的利润空间。特别是对于一些小规模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而言,成本压力较大,影响其生产积极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市场风险与价格波动
农产品市场受供求关系、气候变化、国际市场等多种因素影响,价格波动频繁。例如,2025年一季度,全省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总指数为96.9,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3.1% ,小麦、玉米、大豆、蔬菜、水果等价格下降,牛羊、禽蛋价格低位运行,淡水养殖鱼、虾价格多数下降。价格的不稳定增加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给农民和农业经营主体带来收益不确定性。
(五)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不足
尽管江苏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不少成果,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仍有待提高。部分农业科技成果与实际生产需求结合不够紧密,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导致一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难以快速、有效地应用到农业生产中。
三、江苏农业发展建议
(一)加强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
1.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和激励机制,调动各方保护耕地的积极性。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和土地产出效率。
2. 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优化农业用水结构,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加强水污染治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二)深化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1. 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投入,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
2. 完善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业态的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例如,加强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提高电商服务质量;开发更多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服务水平。
3. 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股份合作、订单农业等方式,建立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
(三)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1. 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稳定农资价格。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单位生产成本。
2. 加大对农业生产的补贴力度,特别是对小规模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生产资料、设备购置、技术培训等方面给予补贴支持,减轻其成本压力。
3.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等方式,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服务,降低生产成本。
(四)强化市场风险应对
1. 加强农产品市场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及时掌握市场供求和价格信息,为农民和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准确的市场预测和决策依据。
2. 引导农民和农业经营主体调整种植养殖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安排生产,避免盲目跟风种植养殖导致市场供需失衡。
3.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冷链物流,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和市场空间,提高农产品抗市场风险能力。同时,鼓励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参加农业保险等方式,降低市场风险带来的损失。
(五)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1.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加强农业科研机构、高校与农业生产主体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科技成果与实际生产需求的有效对接。
2. 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通过开展技术培训、示范推广等活动,提高农民和农业经营主体对先进农业技术的接受能力和应用水平。
3. 鼓励农业科技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等方式,激发其创新活力和积极性 。例如,对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贷款贴息等支持。
四、结语
江苏农业在多年发展中取得显著成就,粮食生产稳定,特色农业蓬勃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产业融合发展成效初显,农产品质量与品牌建设成果突出。然而,也面临着资源约束、产业融合深度不够、成本上升、市场风险和科技成果转化不足等挑战。通过采取加强资源保护与利用、深化产业融合、降低成本、应对市场风险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针对性措施,江苏农业有望在新时代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公文范文文库网站①【公文堂】:www.gongwentang.com
公文范文文库网站②【公文堂】:www.gongwentang.com
请各位用户务必收藏好以上两个网站,收藏好网址,终身可访问或下载全站公文范文
客服微信:gongwentangkf
微信公众号:【公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