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更新时间:2025-07-06 14:37:25 浏览:101

【写材料用典】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例文】“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是宏观视野与微观执行的统一。近代实业家、政治家张謇曾说:“一个人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之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张謇站位高远、视野开阔,能看清形势和方向,认为世间之大事,莫过于国计民生,提出了实业救国论。(解放军报《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典故】出自清代曾国藩《曾国藩家书》,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

    【释义】意思是,从大的目标去观察考虑,从小的地方去动手实践。

    【赏析】古人讲,“夫尽小者大,积微成著”,意思是微不足道的事物经过长期积累也会变得显著,揭示了事物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对我们干事创业和成长进步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事实证明,一项事业的成功或重大成果的问世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漫长的时间积淀、经验积累和阶段性成果的累加。“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这是自古以来成就大事业的不变法则。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发扬认真精神,大处着手、小处着手,一步一步走向胜利。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第20兵团代司令员郑维山大胆地在“联合国军”眼皮底下组织xxxx余人的白天大潜伏。他要求部队认真研究咳嗽怎么办、睡觉打呼噜怎么办、大小便怎么办、蚊虫叮咬怎么办;刘伯承元帅组织战斗时,要求参谋人员“各项工作必须心细如发。研究上级指示要细,研究敌情要细,军事组织工作要细,检查工作要细,草拟文书要细,下达任务、传达指示要细”。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小事体现标准,细节决定成败,用执着专一的精神、精益求精的标准、一丝不苟的态度创造“精品”业绩。

    【用法】主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工作部署类讲话,侧重强调工作方法,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善于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于细微之处见功力、见精神。


免责声明:文稿来源网络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稿首发平台:www.gongwentang.com(公文堂)

 

 

 

 

 

 

 

>>查看完整内容<<
标签: 材料 用典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70191867@qq.com

推荐服务

  • AI公文写作神器

    最专业的AI公文写作平台,专属公文写作模型

  • 体制内交流学习群

    入群定期分享精品原创资料、一起共同成长

客服电话

15202926937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QQ交流1群:27019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