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遴选每日考题5道(2024年12月29日)
1.12月11日,国家主席向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2024年度庆典晚宴致贺信。指出,()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各国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A.共享
B.合作
C.开放
D.创新
答案:C
解析:
指出,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各国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各项工作都要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个总目标来部署、来展开,都要围绕( )这个总抓手来谋划、来推进。
A.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B.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C.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D.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答案:A
解析: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我们党提出的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概念和理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涉及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守法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必须有一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这个总抓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周礼·天官》云:“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纵观整个六廉,都以廉为基本准则出发,阐述廉的各种表现形式。廉政与“六廉”的关系,从哲学上体现了()。
A.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B.逻辑与历史的关系
C.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D.必然与偶然的关系
答案:A
解析:
A项正确,本质与现象是揭示事物内在联系和外在表现的一对范畴。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物的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题干中“整个六廉,都以廉为基本准则出发,阐述廉的各种表现形式”体现了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4.从前有一对兄弟看上天上的飞雁,准备拉长弓射击大雁。兄长说,射下来就煮着吃。弟弟争着说,行动舒缓的雁煮着最好吃,善于飞翔的雁烤着吃。二人争执起来,于是同到社伯那里去评理。社伯建议他们把雁剖成两半,一半煮着吃,一半烤着吃。当二人再去找天上的飞雁,发现大雁早已无影无踪。下列选项与这则故事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A.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B.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C.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D.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答案:B
解析:
题干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与其将时间花在无谓的争论上,不如多干实事,强调实践的观点;做事要分清主次,分轻重缓急,先解决主要问题。
A项错误,意思是不能全面地把握局势的人,在细节上也处理不好。强调从全局出发的重要性。
B项正确,意思是坐着谈论大道理,不如亲身实践。强调实践,与题干蕴含相同哲理。
C项错误,意思是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体现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D项错误,意思是真正的善者是不擅长或者不喜欢辩论的,而喜欢、擅长争辩的人不是真正的善者。
5.(多选)传感器是信息系统的“慧眼”。它就像人类的眼睛、耳朵、皮肤等器官一样,帮助我们认识多姿多彩的世界,并开始在人工智能,5G通信、生命健康等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在未来,人类的感官可以借助传感器构建起智能化系统,上述材料体现了( )。
A.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B.人工智能以机器语言为基础,其思维方式是纯逻辑、理性的
C.人类众多重大科技成果的问世,彰显了人的认识活动的创造性意义
D.认识世界有助于改造世界,正确认识世界是有效改造世界的必要前提
答案:CD
解析:
A项错误,“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材料当中没有体现。
B项错误,人工智能是以人工语言为基础,是对思维的一种物化和模拟,因此其思维方式是逻辑的理性的。选项表述正确,但材料并未体现。
C项正确,认识具有主观性、能动性和自主创造性的特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也是创造性的反映。在未来,人类的感官可以借助传感器构建起智能化系统。因此,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D项正确,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正确认识世界是有效改造世界的必要前提。“在未来,人类的感官可以借助传感器构建起智能化系统”体现了人们只有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才能不断深化、拓展对世界的正确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