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东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数量关系
1、5,13,25,41()
A.52
B.55
C.58
D.61
2、23,34,58,93,152()
A.176
B.206
C.246
D.296
3、9.19,4.27,5.35,2.43()
A.3.51
B.5.51
C.5.60
D.8.60
4、0,6,24,60,120()
A.200
B.210
C.220
D.230
5、甲、乙两地稻谷同时成熟,分别需要15台和13台大型收割机进行收割,计划从丙、丁两地分别调配20台和8台收割机进行支援。若从丙地调配一台收割机到甲、乙两地分别需要油费40元、50元;从丁地到甲、乙两地分别需要50元、30元,则完成所有的收割机调配至少需要油费()元。
A.1000
B.1090
C.1180
D.1270
6、为加强治安防控,现计划在一段L形的围墙(如下图)上安装治安摄像头,其中A点到B点长度为750米,B点到C点长度为1350米。按要求ABC三个位置必须安装一个摄像头,且相邻两个摄像头之间的距离要保持一致,则整段围墙至少需要安装()个摄像头。
A.14
B.15
C.16
D.17
7、现有浓度为x%的食盐水250克,若向该食盐水添加10克食盐,再蒸发掉160克水,则新获得的食盐水的浓度为:
A.xx%
B.xx%
C.xx%
D.xx%
8、某单位的两个部门计划订阅报纸。每个部门需要在指定的5种报纸中选择其中的3种,且这两个部门在选择时应做好沟通,做到5种报纸都有部门订阅,则订阅报纸的方案共有()种。
A.20
B.30
C.60
D.100
9、一个纸箱里装有大小及材质完全相同的xx个小球,其中x个黑色,x个白色,x个红色,x个黄色,1个绿色,x个紫色。如果不放回地依次随机取出x个小球,则取出的小球依次是黑色,红色,白色的概率为:
A.1/120
B.1/240
C.1/250
D.3/500
10、某企业四月的营业额比三月的营业额多三分之一,五月的营业额比四月多三分之一,则三月的营业额比五月的营业额少:
A.1/6
B.2/3
C.7/9
D.7/16
11、三个书架共放有60本书,如果从第一个书架取出10本书放入第二个书架,再从第二个书架取出5本书放入第三个书架,则此时三个书架的书就会一样多。那么第二个书架最初存放了()本书。
A.15
B.20
C.25
D.30
12、办公室按零售价花费360元购买了一批笔记本。如果按批发价购买,则每个笔记本能便宜3元,且恰好能多购买xx个。则该笔记本零售价为()元。
A.3
B.4
C.6
D.9
13、某部门正在准备会议材料,共有xxx份相同的文件,需要装到大小两种文件袋里送至会场,大的每个能装xx份文件,小的每个能装xx份文件。如果要使每个文件袋都正好装满,则需要大文件袋()个。
A.2
B.3
C.5
D.7
14、A、B两座港口相距300公里且仅有x条固定航道,在某一时刻甲船从A港顺流而下前往B港,同时乙船从B港逆流而上前往A港,甲船在5小时之后抵达了B港,停留了1小时后开始返回A港,又过了6小时追上了乙船。则乙船在静水中的时速为()公里。
A.20
B.25
C.30
D.40
第二部分判断推理
15、精准∶扶贫()
A.保护∶环境
B.热心∶助人
C.进退∶自如
D.粗犷∶生产
16、端午∶中秋()
A.红色∶绿色
B.生存∶死亡
C.物质∶精神
D.线路∶电路
17、海螺∶号角()
A.树枝∶剪刀
B.羽毛∶衣服
C.葫芦∶水瓢
D.孔雀∶折扇
18、耳朵∶助听器()
A.眼睛∶望远镜
B.手指∶手套
C.嘴唇∶口罩
D.腿脚∶拐杖
19、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A.朝三暮四∶朝秦暮楚
B.翻云覆雨∶翻天覆地
C.耳濡目染∶耳熟能详
D.大功告成∶功败垂成
20、某工作组计划开展实地调研,初步确定只选择粤东、粤西或粤北中的一个地区。对此,工作组中的甲、
乙、丙三人提出了以下意见:
甲:在此次调研中粤东更具有代表性,应该前往粤东地区。
乙:上一轮调研已经去过粤北了,这一次应该选择其他地区。
丙:我认为选择粤西或粤北地区开展实地调研更合适。
最终工作组只采纳了其中一个人的意见,则下列陈述一定正确的是()。
A.工作组前往了粤东地区
B.工作组前往了粤西地区
C.工作组采纳了乙的意见
D.工作组采纳了丙的意见
21、有人认为,十二生肖起源于动物崇拜。这是因为在原始社会中,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很低,猪、牛、羊等牲畜与农事活动关系密切,动物崇拜也就随之而生。除此之外,虎、蛇等动物可能威胁到人类的自身安全,
往往被视为强大的象征,人们也会因为感到恐惧而形成动物崇拜。
以下选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判断的是()。
A.十二生肖中只有龙不是现实中存在的动物
B.“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它是十二生肖之首
C.鸡、鸭、鹅与农事活动关系密切,但只有鸡属于十二生肖
D.牛和猪都与农事相关,但他们在十二生肖中的位置相距很远
22、某扶贫产业基地计划种植紫薯、红薯、南瓜以及玉米四种农作物。四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小不一,
且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①要么紫薯种植面积最大,要么南瓜种植面积最大;
②如果紫薯的种植面积最大,红薯的种植面积便最小;
如果红薯的种植面积大于玉米,可以推出的是()。
A.南瓜种植面积大于玉米种植面积
B.紫薯种植面积大于玉米种植面积
C.紫薯种植面积小于红薯种植面积
D.玉米种植面积大于南瓜种植面积
23、国内有研究发现,在小学阶段,春季出生的孩子比冬季出生的孩子学习成绩更好,在学业上获得成功的概率也更高。有人据此推测,这是由于春季出生的孩子年纪更大一些,而年纪大的孩于往往更成熟,更容易获得老师的关注。
以下选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判断的是()。
A.得到老师更多关注并不意味着一定有更多在学业上取得成就的机会
B.教育部门规定,小学生必须在当年9月1日前年满6周岁才能入学
C.老师也会倾向于关注成绩不理想的学生
D.其他研究发现,成绩好的孩子普遍善于独立思考
24、某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通过推动当地制造业的发展,建立健全现代化产业体系。该市产业园区的建设发展对建立健全现代化产业体系至关重要,因此也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下列选项中,与上述推论过程结构最为类似的是()。
A.打好三大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备基础。所以,打好三大攻坚战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B.所有战略性新兴领域的产品均为高尖端产品。某公司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新型材料等战略性新兴领域。因此,该公司是一家高尖端制造企业
C.公路网络不发达会导致交通落后,而交通落后已经成为制约乡镇加快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乡镇要加快发展,必须加强路网建设
D.与传统育苗方式相比,组织育苗是一种更为高效的组织快繁方式。因此,引进组织育苗技术很有意义
25、农技站为了贮存种子,拟采用以下做法,其中最可行的是
A.将种子浸泡在含水的容器中
B.将种子置放在含氧量低于x%的干燥地窖中
C.将种子置于15摄氏度左右的低温环境中
D.将种子封闭在完全避光的黑暗环境中
26、援藏干部小吴发现,夏天在藏区的高山上能看到一条横在半山腰的线,这条线之上冰雪璀璨闪耀,线下则只有裸露岩坡或草丛树林。当地人告诉他,这就是“雪线”。如果气候稳定,雪线每年大致在同一个高度上,如果气候或降雪量发生变化,雪线就会发生变化。则小吴最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气候变暖,降雪量增加,雪线上移
B.气候变暖,降雪量减少,雪线上移
C.气候变冷,降雪量减少,雪线下移
D.气候变冷,降雪量增加,雪线上移
27、一般来说,海水会从密度大的地方向密度小的地方流动,而海水的密度主要受到温度和盐度的影响。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越热越咸的海水,密度越大
B.越冷越咸的海水,密度越大
C.越冷越淡的海水,密度越大
D.越热越淡的海水,密度越大
28、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紫色的蝴蝶兰花溶液作为酸碱指示剂,其遇酸性溶液显红色,遇碱性溶液则显黄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盐水中滴入蝴蝶兰花溶液,溶液呈红色
B.在纯净水中滴入蝴蝶兰花溶液,溶液呈无色
C.在苏打水中滴入蝴蝶兰花溶液,溶液呈黄色
D.在酸或碱性溶液滴入蝴蝶兰花溶液后,变色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29、下列物质与其用途搭配正确的是()。
①臭氧——用作氧化剂
②二氧化碳——用作干燥剂
③氦气——用作燃料
④液氮——用作制冷剂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30、甲、乙两人在森林中走散了。为了找到对方,两人都打开了定位器。甲所看到的定位信息显示,乙目前在甲位置的东偏北37度方向。如果定位信息无误,则乙看到甲的位置信息应是甲在乙位置的()。
A.西偏南37度
B.西偏南53度
C.西偏北37度
D.西偏北53度
31、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已知甲与乙相互吸引,甲与丙相互排斥,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乙带正电,丙可能带正电
B.若乙带正电,丙可能不带电
C.若丙带负电,乙可能带负电
D.若丙带负电,乙可能不带电
参考答案
1、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多级数列。
第二步,原数列递增趋势平缓,优先考虑做差。两两之间做差得到差数列8、12、16,是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
下一项是20,那么原数列下一项是20+41=61。
因此,选择D选项。
2、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递推数列。
第二步,观察数列递增趋势平缓,考虑递推和数列。规律为每两项之和加1为下一项,即23+34+1=58,34+58+1=93,
58+93+1=152,那么所求项=93+152+1=246。
因此,选择C选项。
3、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非整数数列。
第二步,数列各项均为小数,考虑小数部分和整数部分分开看,小数部分为19、27、35、43,规律为公差为8的等差数列,则所求项的小数部分为43+8=51。考虑整数部分,发现各项整数部分是小数部分两个数字乘积的尾数,即9是1×9=9的尾数,4是2×7=14的尾数,5是3×5=15的尾数,2是4×3=12的尾数。故所求项整数部分为5×1=5。因此,所求项为5.51。
因此,选择B选项。
4、正确答案:B
解析
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多级数列。
第二步,观察数列缓慢递增,优先考虑做差。两两做差得到一级差数列6、18、36、60,再将一级差数列再次两两做差得到二级差数列12、18、24,二级差数列是公差为6的等差数列,则下一项是30,那么一级差数列下一项是30+60=90,原数列下一项是90+120=210。
因此,选择B选项。
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幂次数列。
第二步,观察数列各项都在幂次数字附近波动,各项可写为:1³-1、2³-2、3³-3、4³-4、5³-5。那么下一项为6³-6=210。
因此,选择B选项。
5、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
第二步,从丙地到甲地的价格40元低于丁地到甲的50元,而从丁地到乙的价格30元低于丙地到乙的价格50元,故让丁地的8台优先运到乙地,花费30×8=240(元),乙地差的5台由丙地运送需花费50×5=250(元),则丙地其余的15台送到甲地,需花费40×15=600(元),一共需花费240+250+600=1090(元)。
因此,选择B选项。
6、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植树问题。
第二步,要想安装的摄像头少则间距尽可能大,因为要求间距相等,750和1350的最大公约数是150,故选择150米作为间距。750+1350=2100(米),2100÷150+1=15(个)。
因此,选择B选项。
7、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溶液问题。
第二步,原食盐水中含盐250×x%=10(克),加入10克盐后,含盐20克,溶液变为260克,蒸发掉160克水后,盐仍剩余20克,溶液剩余260-160=100(克),那么浓度为20÷100=xx%。
因此,选择C选项。
8、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排列组合问题。
第二步,假设两个部门分别为甲和乙,先考虑甲部门,从5种报纸中选择3种有种,后考虑乙部门,乙部门的3种报纸先将甲未选择的2种报纸选上,再从甲部门选择的3种报纸中选1种,有种。故总情况数有10×3=30种。
因此,选择B选项。
9、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概率问题,属于基本概率。
第二步,分步考虑如下:
(1)xx个小球中有x个黑球,取出小球为黑色的概率为;
(2)由于不放回,取出x个黑球后,还剩x个小球,其中有x个红球,此时取出小球为红色的概率为;
(3)还剩x个小球,其中x个白球,此时取出小球为白色的概率为。
第三步,分步用乘法,故取出的小球依次是黑色、红色、白色的概率为。
因此,选择A选项。
10、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计算问题,用赋值法解题。
第二步,赋值三月的营业额为9,则五月的营业额为9×(1+)×(1+)=16,故三月的的营业额比五月少。
因此,选择D选项。
11.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计算问题。
第二步,三个书架共60本书,当三个书架书一样多时,各为20本,从第一个书架取出10本放入第二个书架,再从第二个书架取出5本放入第三个书架,第二个书架增加了10-5=5本书,此时有20本书,那么第二个书架最初存放了20-5=15本书。
因此,选择A选项。
12、正确答案:D
13、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不定方程问题,用代入排除法解题。
第二步,设需要大、小文件袋各x、y个,列方程24x+15y=153,化简得8x+5y=51,依次代入选项验证:A选项,当x=2时,y=7,符合题意。(B、C、D选项均无法使y取到整数解,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14、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流水行船类,用方程法解题。
第二步,设甲船在静水中时速为V甲、乙船在静水中时速为V乙、水速为V水,根据甲从A顺流而下5小时后到达B列方程:5×(V甲+V水)=300,解得V甲+V水=60;根据甲船停留1小时后又过了6小时追上乙船列方程:6×(V甲-V水)=12×(V乙-V水),化简得2V乙=V甲+V水=60,则乙船在静水中的时速为30公里。
因此,选择C选项。
15、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精准”地“扶贫”,二者属于语法关系中的偏正关系,且“扶贫”本身为动宾结构词语。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保护”“环境”,二者属于语法关系中的动宾关系,排除;
B项:“热心”地“助人”,二者属于语法关系中的偏正关系,且“助人”本身为动宾结构词语,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自如”地“进退”,二者属于语法关系中的偏正关系,但词语的前后顺序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D项:“粗犷”地“生产”,二者属于语法关系中的偏正关系,但“生产”本身是动词而非动宾结构词语,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16、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端午”与“中秋”都是传统节日,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红色”与“绿色”都是颜色,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与题干的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B项:“生存”与“死亡”是生命的两种状态,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矛盾关系,排除;
C项:“物质”与“精神”是哲学的二元,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矛盾关系,排除;
D项:“电路”是一种“线路”,二者属于种属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17、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海螺”经过钻孔来制作“号角”,二者属于原材料对应关系,且“海螺”与“号角”外形相似。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用“剪刀”来修剪“树枝”,二者属于工具对应关系,排除;
B项:“羽毛”可以用来制作“衣服”,二者属于原材料对应关系,但制作过程与题干不相似,且“羽毛”与“衣服”的外形不相似,排除;
C项:“葫芦”经过切割来制作“水瓢”,二者属于原材料对应关系,且“葫芦”与“水瓢”外形相似,与题
干的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孔雀”的羽毛可以用来制作“折扇”,但“孔雀”本身与“折扇”无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18、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耳朵”听不清才需要“助听器”辅助听清,二者属于工具对应关系,且“助听器”是恢复性的辅助工具。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无论“眼睛”好坏,“望远镜”都可以帮助看得更远,二者属于工具对应关系,但“望远镜”是延伸性的辅助工具,排除;
B项:“手套”可以用来保护“手指”,二者属于工具对应关系,但“手套”是防护性的工具,排除;
C项:“口罩”与“嘴唇”无逻辑关系,排除;
D项:“腿脚”不好才需要“拐杖”辅助行走,二者属于工具对应关系,且“拐杖”是恢复性的辅助工具,与
题干的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19、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瓜熟蒂落”比喻客观条件具备后行事,成功的机会就大,“水到渠成”比喻有条件之后,事情自然会成功,即功到自然成,二者属于语义关系中的近义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朝三暮四”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朝秦暮楚”用以比喻人没有原则,反复无常,二者属于语义关系中的近义关系,与题干的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B项:“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二者语义无关系,排除;
C项:“耳濡目染”指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耳熟能详”指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二者语义无关系,排除;
D项:“大功告成”指大的工程、事业或重要任务宣告完成,“功败垂成”事情在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二者属于语义关系中的反义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20、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若干论断和真假限定,确定为真假推理。
第二步,找关系。
甲说:去粤东,即不去粤西也不去粤北;
乙说:不去粤北;
丙说:粤西或粤北。
其中,甲和丙为矛盾关系。
第三步,进行推理。
矛盾关系必有一真,必有一假,结合“只有一个人的意见”被采纳,故其余的乙为假话;
根据乙为假话,可知去粤北,排除A项、B项;
根据“去粤北”,可知不去粤东,排除C项。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题干同样存在“推出关系”,即甲→乙(去粤东→不去粤北)利用假设法:
假设甲的话为真,那么根据“肯前必肯后”可知,乙也为真,这与“只采纳一个人的意见”矛盾,故甲的话不
能为真,甲的话为假,则:不去粤东;
不去粤东,则意味着“去粤西或粤北”,那么丙的话为真。
21、正确答案:B
22、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关联词“如果……那么……”,确定为翻译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①要么紫薯种植面积最大,要么南瓜种植面积最大
②紫薯的种植面积最大→红薯种植面积最小
第三步,进行推理。
题干条件是“红薯的种植面积大于玉米”,说明“红薯的种植面积不是最小的”,是对②的“否后”,根据“否
后必否前”可得“紫薯的种植面积不是最大”,结合①可得:南瓜种植面积最大。
因此,选择A选项。
23、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反驳”,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这是由于春季出生的孩子年纪更大一些,而年纪大的孩子往往更成熟,更容易获得老师的关注。
论据:无。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不明确项。该项指出得到老师的关注不意味着在学业上一定有更多取得成就的机会,但是也不等于就一定没有,而题目的现象本身即是讨论“在学业上获得成功的概率”,不具有削弱作用。
B项:否定论点。该项指出了小学生入手的年龄规定,可知,春季出生的孩子年纪要比冬季出生的孩子年纪小,否定了观点,具有削弱作用。
C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的是老师也关注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与题干讨论的“为什么春季出生的孩子学习成绩好”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不明确项。该项指出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善于独立思考,但是并不确定“独立思考”在提升学习成绩上发挥了多大程度的作用,不具有削弱作用。
因此,选择B选项。
24、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结构最为类似”,确定为平行结构。
第二步,分析结构。
题干翻译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制造业发展,建立健全现代化体系
推理过程为:根据关联词“关键”,将其翻译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该市产业园区的建设发展”,推理过程为“肯前推肯后”。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该项翻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高质量发展→打好三大攻坚战,推理过程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打好三大攻坚战”,其中“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属于“肯前”,“打好三大攻坚战”属于“肯后”,与题干推理结构一致;
B项:该项翻译为:战略性新兴领域的产品→高尖端产品,推理过程为:“某公司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新型材料领域”,并非“肯前”,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C项:该项“导致”说明是因果关系,不属于条件关系,排除;
D项:该项推理过程为因为“组织育苗”更高效,所以引进组织育苗技术有意义,但是该项不存在条件关系推理,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25、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本题考查生物学中种子的储存方法。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项:种子浸泡在水中,容易发霉发芽,A项错误;
B项:含氧量低能够降低种子的呼吸作用,干燥能够避免发霉,B项符合;
C项:种子适合的储存温度为5-20度,C项错误;
D项:黑暗环境中种子仍然能进行呼吸作用导致温度升高,不利于储存,D项错误。
因此,选择B选项。
26、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本题考查地理知识。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项:气温变暖,降雪量增加,但是藏区处于低纬度,地表温度较高,所以雪线可能上移,A选项有可能;
B项:气温变暖,降雪量减少,积雪减少,雪线可能上移,B选项有可能;
C项:气候变冷,降雪量减少,雪线可能下移,C选项有可能;
D项:气候变冷,降雪量增加,积雪一定增加,所以雪线不可能上移,D项不可能。
因此,选择D选项。
27、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本题考查物理密度。
第二步,分析选项。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密度越小,反之密度越大;越咸,盐的含量越高,密度越大,反之密度越小。所以
答案选B,越冷越咸的地方,密度越大。
因此,选择B选项。
28、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本题考查化学检验方法。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项:盐水是NaCl,为中性的,为紫色,A选项排除;
B项:纯净水为弱酸性,为红色,B选项排除;
C项:苏打水碳酸氢钠的水溶液,为碱性,所以为黄色,正确;
D项:变色过程为化学变化,D选项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29、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本题考查化学中化学物质的性质。
第二步,分析选项。
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做氧化剂;二氧化碳吸水形成碳酸,不能做干燥剂;氦气也被称为惰性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不能做助燃剂;液氮因为沸点极低,所以能够在常温下急速蒸发创造低温环境光,所以可以做制冷剂。
因此,选择A选项。
30、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本题考查地理学。
第二步,分析选项。
通过题干可以知道:乙在甲的右前侧,东偏北37度,则X轴逆时针偏转37度,根据“乙在甲的右前侧”,可以推出“甲在乙左后侧”,因此甲在乙位置的“西偏南37度”。
因此,选择A选项。
31、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本题考查物理学中的电磁学。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项:若乙带正电,则甲带负电或不带电,甲与丙排斥,说明两者必然带电,所以丙带负电,A选项错误;
B项:若乙带正电,则甲带负电或不带电,甲与丙排斥,说明两者必然带电,所以丙带负电,B选项错误;
C项:若丙带负电,甲与丙排斥,说明甲带负电,甲与乙吸引,则乙带正电或不带电,C选项错误;
D项:若丙带负电,甲与丙排斥,说明甲带负电,甲与乙吸引,则乙带正电或不带电,D选项正确。
因此,选择D选项。
免责声明:文稿来源网络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稿首发平台:www.gongwentang.com(公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