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更新时间:2025-07-05 02:50:08 浏览:94

【写材料用典】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例文】关于笃志,有学者将“志”释为志向,笃志即坚定志向。东晋葛洪言:“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朱熹言:“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立志不定,终不济事。”远大志向既是学习的方向,也是学习的动力。立下高远之志,就能在追求学问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即使遇到困难挫折,也能咬紧牙关,继续前行。(中国纪检监察报《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

    【典故】出自晋代葛洪《抱朴子·崇教》,学之广在于不倦, 不倦在于固志。 志苟不固, 则贫贱者汲汲于营生, 富贵者沈伦于逸乐。 是以遐览渊博者, 旷代而时有;面墙之徒, 比肩而接武也。

    【释义】意思是,学问的广博在于学而不倦,学而不倦在于志向坚定。

    【赏析】古人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讲过一个叫刘羽冲的人,读了多年兵书,自谓可将兵十万。结果在一次平定土寇叛乱的战斗中全军溃覆,自己差点被擒。后来他又读了一些有关水利的书,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于是州官便让他管治一村。就在沟渠修成之时遇到大雨,大水顺渠灌入村子,村里反而遭灾。这就是读书没读懂读通、食古不化、没学到底的结果。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学习作为终身课、必修课,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延安时期,毛泽东明确提出“就用‘挤’的法子,在每天工作、吃饭、休息中间,挤出两小时来学习”,认为“把工作向两方面挤一挤,一个往上一个往下,一定可以挤出两小时来学习的”,并强调“看不懂的东西我们不要怕,就用‘钻’来对付”。毛泽东就是这样要求用“挤”和“钻”的办法以及“学到底”的精神来学习,从而使这一时期的党员干部得到很大的学习收获。周恩来曾把“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作为自己的座右铭。1951年他在北京、天津高等学校教师学习会上作报告时说:“我还要学习和改造。因为我不知道的事情还很多,没有明白的道理也很多,所以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认识,这样才能够进步。”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努力养成勤学善思、躬身实践的工作和生活习惯,真正实现学以益智、学以励志、学以立德、学以修身。

    【用法】主要适用于教育培训类、学习教育类讲话,侧重强调学习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驾驭工作的能力本领。

>>查看完整内容<<
标签: 材料 用典 在于 不倦 学之 固志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70191867@qq.com

推荐服务

  • AI公文写作神器

    最专业的AI公文写作平台,专属公文写作模型

  • 体制内交流学习群

    入群定期分享精品原创资料、一起共同成长

客服电话

15202926937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QQ交流1群:27019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