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XX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加强党对基层工作的领导,创新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机制,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现就在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工作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提升治理效能,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明确目标任务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全面提升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效能为主线,以进一步唤醒党员意识、激发党员活力为主攻方向,通过以网定格、以格定人、以人定责等有形载体,将党员充实到网格中,明确兼职网格员身份,把党员教育管理融入网格化治理中,唤醒党员先锋意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二、理顺组织架构
进一步理顺网格组织体系,把党员兼职网格员嵌入网格化治理中,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在城市,社区为一级网格,社区党委书记任总网格长。原则上以住宅小区为单位划分二级网格,小区人数较多的可以楼栋为单位划分,网格长一般由社区“两委”成员担任。专职网格员由社区工作者担任。兼职网格员由物业人员、公益岗人员、(楼栋长)单元长等担任。
在农村,村级为一级网格,村党组织书记任总网格长。按照村民居住和院落分布情况,以自然村或村内公路、街道、巷道、河道等为边界,或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合理划分二级网格,网格长(专职网格员)一般由村“两委”成员或村小组长担任。
除长期外出务工和因年龄、健康等原因不能参与工作的党员外,每名党员都要兼任网格员。根据居住、工作等情况,村(社区)党组织统筹安排党员兼任网格员,按照就近就便、规模适度、便于治理、有效服务的原则,以每10—20户为标准合理划分联系区域,确保每户群众都有党员联系。
三、细化岗位职责
重点发挥党员兼职网格员在网格治理服务中信息员的作用,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1.基础信息采集。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联系等方式,每月至少与网格内村(居)民联系1次,协助网格长、专职网格员采集汇总人口、房屋、事件等有关基础信息。
2.社情民意收集。开展网格走访巡查,重点关注村(居)民思想动态、工作生活动态,了解社情民意,收集群众诉求,及时上报网格长。
3.矛盾隐患排查。排查发现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利益纠葛等各类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信访苗头等,能解决的及时解决,解决不了的及时上报网格长。
4.政策法规宣传。向群众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及村规民约,宣传普及安全防范知识,倡导文明社会风尚。
5.联系困难群众。通过日常关注、电话联系等方式掌握空巢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动态,了解掌握网格内低保、残疾、低收入、重点优抚等人员的诉求,协助解决群众困难。
6.积极建言献策。发挥党员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村(社区)、网格内的协商议事,围绕基层治理、集体经济发展、社会公共事业等方面,提出合理建议。
四、培强人员素质
按照区级抓示范、镇街抓全员的原则,用好XX社区干部综合服务中心、XX农村干部学院等平台,对网格队伍开展素能培训,着力唤醒党员意识,增强为民服务能力。
1.提升党性修养。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网格队伍教育培训的基础任务,重点加强对党的XX大精神、党章以及党员权利义务、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利用好泰安主题党日活动中心、镇(街道)新时代党员之家、乡镇党建综合阵地等教育基地搞好日常教育培训,实现党性教育全覆盖,着力提升网格队伍党性修养。
2.提升业务水平。聚焦矛盾调处、安全生产、乡风文明、移风易俗等基层治理重点内容,联合组织、政法、民政、党校、信访等相关职能部门,系统梳理培训课程,邀请职能部门业务负责人、优秀村“两委”干部等定期开展培训,提升业务水平。
3.提升实践能力。开展模拟教学培训,围绕日常工作设定教学情境,进行实践技能训练。定期开展网格员讲堂,让优秀网格员上台讲经验、教方法,加强沟通交流、互学互鉴。开展实地参观培训,组织网格员到网格化治理示范村(社区)现场观摩学习,汲取实践经验。
五、完善评价机制
结合党员量化积分管理,按照“群众评、党员评、支部评”的程序,分别占50%、30%、20%的权重,对党员兼职网格员工作、发挥先锋带头作用等情况全面分析评估。
1.群众评。每半年,由网格长主持召开网格会议,组织网格内群众对党员兼职网格员履职情况进行评价。与会人员无记名填写《党员兼职网格员测评表》(附件1)。评价结果报村(社区)党组织备案。计算党员兼职网格员年度得分时,取2次半年评分的平均值。
2.党员评。年底,结合民主评议党员,采用“三晒一评一公开”方式,由党组织书记主持召开党员大会,党员兼职网格员向党员大会述职,晒岗位职责、晒履职情况、晒作风形象,由全体党员进行民主评议,填写《党员兼职网格员民主测评表》(附件2)。
3.支部评。年底,村(社区)党组织结合日常掌握情况和党员兼职网格员基础信息采集、矛盾隐患排查等工作质量,对党员兼职网格员进行综合评价,填写《党员兼职网格员综合评价表》(附件3)。
4.定等次。党支部根据“群众评、党员评、支部评”得分,按照权重比例计算党员兼职网格员年度得分情况,实事求是提出评价意见,确定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种等次。其中,90—100分为优秀、80—89分为合格、60—79为基本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六、强化激励约束
坚持正向激励与负面约束相结合,充分激励党员兼职网格员发挥作用。
1.纳入信用积分。对党员兼职网格员日常履职实行积分制管理,将工作开展情况计入村(居)民信用积分,落实信用积分奖励政策,提升为民服务积极性。
2.强化正向激励。对优秀党员,由镇(街道)党(工)委集中表扬,宣传推广先进事迹,在其他各类评先评优、教育培训中优先推荐。对符合条件的优秀党员兼职网格员,优先纳入村(社区)“两委”班子后备力量,进行重点培养。
3.加强负面约束。对基本合格党员,由党支部书记或支部委员结对帮教,由基层党委进行集中教育培训,督促做好整改和转化工作。对不合格党员,按程序对其进行限期整改,党支部通过谈心谈话、教育培训、结对帮教等措施促其改正。对连续两次被评为不合格党员的,按程序对其作出劝其退党处置,劝而不退的,予以除名。
七、建立常态化运行机制
1.工作例会机制。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组织结合主题党日活动每月召开一次网格工作会议,遇有紧急重大事项可随时召开。每季度召开一次分析研判会,研究讨论每季度收集的各类群众诉求。
2.闭环工作机制。建立源头发现、分流交办、结果反馈、汇总建档的闭环工作机制。网格员通过日常走访等方式收集和发现的问题,能立即解决的,及时解决;对处置不了的复杂问题,上报村(社区)党组织解决;村(社区)党组织处理不了的,启动“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由镇街、相关区直部门协调解决。
3.协商议事机制。搭建网格议事、村(居)民说事的便捷平台,畅通网格内各类主体参与协商渠道,探索通过众议众调、马扎议事会、楼头会等形式开展协商议事,合力解决网格内的困难问题和矛盾纠纷,实现小事不出网格、难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街道)、矛盾不上交。
4.党员报到机制。常态化开展党员到居住地村(社区)党组织报到,通过“双管理、双承诺、双考核、双公示”,引导报到党员积极参与网格事务管理、认领服务项目(岗位),示范带动村(居)民共同参与网格治理,以红色力量凝聚治理合力。
公文范文文库网站①【公文堂】:www.gongwentang.com
公文范文文库网站②【公文堂】:www.gongwentang.com
请各位用户务必收藏好以上两个网站,收藏好网址,终身可访问或下载全站公文范文
客服微信:gongwentangkf
微信公众号:【公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