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办主任在2025年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上的研讨发言20250506

更新时间:2025-07-07 09:18:51 浏览:104

县委办主任在2025年学习教育读书班上的研讨发言

 

同志们:

十二年前,中央八项规定如惊雷破空,拉开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大幕。十二年来,八项规定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局”,重塑党风政风、涤荡社风民风,成为我们党取信于民的“金色名片”。身处县域治理一线,我深刻体会到,八项规定不仅是作风建设的“标尺”,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利器”。县委办公室作为党委的“中枢神经”,既要当好八项规定的坚定执行者,更要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推动者。下面,我从“对标硬规矩、锤炼真本领、答好民生卷”三个方面,结合工作实际,谈一谈学习贯彻的思考与实践。

一、对标“铁律戒尺”,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破除作风积弊

(一)狠刹“虚浮风”,让工作从“纸面文章”回归“田间实践”。中央八项规定剑指形式主义要害,而基层最常见的形式主义,莫过于“重留痕轻实效”。在乡村振兴推进过程中,个别干部习惯用“材料落实”代替“实地落实”,用“报表数据”掩盖“真问题”。对此,我们以“去虚求实”为突破口,推行“三不三直”调研法: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奔乡村振兴示范村、直奔产业项目现场、直奔群众家中。在谋划特色种植产业时,摒弃“闭门造车”式规划,组织干部连续两周驻村蹲点,与农户同吃同住,摸清土壤条件、市场需求和技术短板,最终制定出贴合实际的产业方案。同时,精简会议文件,实行“无会月”制度,将更多时间留给干部下沉一线,让政策落地生根。

(二)破除“官僚病”,让权力从“机关大院”贴近“百姓心间”。八项规定强调密切联系群众,但在基层,“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我们以“换位体验”为抓手,开展“当一天村干部”“办一件民生事”活动,让机关干部走进村委会、站在服务窗口,亲身体验群众办事的痛点。针对群众反映的惠农补贴申领流程繁琐问题,我们推动部门协同,将“群众跑腿”变为“数据跑路”,实现线上“一键申报”。同时,建立“民情直通车”机制,要求班子成员每月至少一次到乡镇接访,现场协调解决宅基地纠纷、饮水安全等问题,让群众感受到干部就在身边、服务就在眼前。

(三)拧紧“廉洁阀”,让纪律从“耳边提醒”化作“行动自觉”。基层微腐败直接损害群众利益,八项规定划定的廉洁红线,正是守护群众“奶酪”的关键。我们紧盯乡村振兴资金使用、项目招标等风险点,创新“三查三审”监督模式:村自查、镇普查、县抽查,项目初审、财务联审、纪委终审。比如,在农村道路硬化工程中,通过全程公开招标、村民代表监督、第三方审计,杜绝“关系工程”“回扣工程”。同时,开展“家风助廉”活动,组织干部家属签订廉洁承诺书,参观警示教育基地,以家庭“小切口”筑牢廉政“大防线”,让廉洁成为干部家庭的共同信仰。

二、锤炼“实干本领”,以攻坚克难的担当服务发展大局

(一)锻造“铁肩膀”,在急难险重中锤炼“硬作风”。八项规定倡导的务实作风,最终要体现在推动发展的实绩上。面对乡村振兴中的“硬骨头”,我们推行“揭榜挂帅”机制,对产业招商、环境整治等难点任务,鼓励干部主动领题、包干负责。比如,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时,一名年轻干部主动请缨,带领团队吃住在工地,协调解决土地流转、机械调配等问题,提前完成建设任务。同时,建立“一线练兵”制度,选派干部到乡村振兴示范村挂职,在矛盾调解、产业培育中经风雨、长才干,让“能扛事、善成事”成为干部的鲜明标签。

(二)练就“真功夫”,在调查研究中找准“突破口”。调查研究是八项规定的具体要求,更是破解乡村振兴难题的“金钥匙”。我们创新“问题导向”调研法,围绕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课题,开展“解剖麻雀”式调研。例如,在发展食用菌产业时,通过走访农户、企业和市场,发现技术瓶颈和销售渠道单一问题,随即邀请专家开展培训,对接电商平台搭建销售网络,推动产业从“小散弱”迈向“规模化”。同时,建立“调研成果转化清单”,将群众提出的“金点子”转化为政策举措,让调研真正成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三)跑出“加速度”,在服务大局中展现“新作为”。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千头万绪,需要以“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效率推进。我们推行“项目化、清单化、节点化”工作法,将乡村振兴任务分解为具体项目,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实行挂图作战、销号管理。比如,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时,将垃圾处理、污水管网建设等任务细化到周,通过定期通报、现场观摩,形成比学赶超氛围。同时,建立“专班推进”机制,对重大项目、重点工作成立专项工作组,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三、答好“民生考卷”,以枝叶关情的初心凝聚民心民力

(一)架起“连心桥”,让服务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出击”。八项规定的核心是为民服务。我们创新“民情走访日”制度,组织干部每月固定时间入户走访,变“群众找干部”为“干部找群众”。例如,在走访中发现部分留守老人存在看病难问题,立即协调乡镇卫生院开展上门体检服务,并建立健康档案。同时,开通“民生热线”,实行24小时值班制,确保群众诉求“接诉即办”。通过这些举措,让干部成为群众的“贴心人”,让服务更有温度、更有速度。

(二)奏响“协奏曲”,让治理从“政府主导”转向“共建共享”。乡村振兴需要群众的广泛参与。我们践行八项规定中“依靠群众”的要求,创新“村民议事厅”“乡贤理事会”等自治载体,让群众成为乡村治理的主角。比如,在村庄规划中,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充分听取意见建议,将“微花园”“文化墙”等群众创意融入规划。同时,开展“最美庭院”“文明家庭”评选活动,激发群众参与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

(三)书写“满意篇”,让成果从“纸面数字”转化“幸福指数”。检验乡村振兴成效,最终要看群众是否满意。我们建立“群众评议”机制,对产业帮扶、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邀请群众代表现场打分、提出意见,将满意度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例如,在农村道路亮化工程完成后,通过随机走访群众,及时调整路灯间距和亮度,确保工程真正惠民。同时,开展“回头看”行动,对已完成的民生项目进行定期回访,发现问题立即整改,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

同志们,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为民服务永远在路上。站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我们将以中央八项规定为指引,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以“钉钉子”精神抓作风,以“绣花功夫”办实事,用实际行动交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优异答卷!

 


公文范文文库网站【公文堂】:www.gongwentang.com

公文范文文库网站【公文堂】:www.gongwentang.com

请各位用户务必收藏好以上两个网站,收藏好网址,终身可访问或下载全站公文范文

客服微信:gongwentangkf

微信公众号:【公文堂】

>>查看完整内容<<
标签: 深入 主任 中央 2025年 委办 贯彻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70191867@qq.com

推荐服务

  • AI公文写作神器

    最专业的AI公文写作平台,专属公文写作模型

  • 体制内交流学习群

    入群定期分享精品原创资料、一起共同成长

客服电话

15202926937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QQ交流1群:27019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