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调查研究提升民生服务质效——践行作风建设改进调查研究的实践与思考

更新时间:2025-07-07 14:25:18 浏览:6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强调“坚持从实际出发,前提是深入实际、了解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要了解实际,就要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作风建设实施以来,民政系统始终将改进调查研究作为推动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创新调研方式、深化成果运用,不断提升服务精准度和群众满意度。我始终将作风建设中“改进调查研究”的要求作为工作准则,深刻认识到:民政工作是“民生之基、基层之要”,唯有以“脚步丈量民情、真心倾听民声”,才能让政策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让服务真正温暖百姓心坎。结合我分管的养老服务、低保救助、福彩和慈善事业等方面,我从以下三方面谈认识与体会。

一、深入学习领会,锚定民政调研方向

作风建设将“改进调查研究”列为首条,本质是要求党员干部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贯穿工作始终。对民政工作而言,这一要求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一)调研是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检验

民政工作的核心是“为民服务”,改进调查研究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养老、低保、福彩、慈善等民政工作,一头连着“弱有众扶”的底线民生——低保救助直接关系困难群众“能不能吃饱穿暖”;一头连着“老有颐养”的品质民生——养老服务承载着千万家庭“夕阳红”的期盼;还连着“公益为民”的发展民生——福彩公益金支撑着养老、儿童、残疾等民生福利事业;同时慈善事业以兜底性、补充性、发展性作用守护民生温度,促进社会公平。唯有通过实地调研把准“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才能找准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基层治理等领域的“痛点”“堵点”,才能确保党中央关于民生保障的决策部署不偏不虚、落地生根,让政策制定更贴合群众。

(二)调研是破解民生难题的关键钥匙

当前,民政工作面临多重挑战:老龄化加速背景下,农村留守老人“做饭难、就医难”、城市社区养老设施“一床难求”与“床位闲置”并存;低保领域存在家庭经济状况动态跟踪难、边缘群体精准识别难;福彩行业面临数字化转型压力,销售渠道需进一步拓展;慈善事业募集难度大、可持续发展机制待完善。这些问题的破题之策,藏在群众的“急难愁盼”里,躲在基层的“实操痛点”中,唯有深入调研才能把握问题本质、找准破解路径。

(三)调研是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纽带

民政工作涉及慈善事业、养老机构、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通过调研深入群众、企业、社会组织,既能收集社会力量参与民生建设的意见建议(如引导企业捐赠流向、规范志愿服务管理),也能向群众宣传政策、解读民生举措,凝聚“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合力。民政干部的调研过程,就是与群众“坐一条板凳”的过程。比如,到低保户家中掀开米缸看口粮、摸摸被褥问冷暖,到养老机构厨房查看餐食搭配、倾听老人诉求,到福彩销售站点与业主交流经营困难、向购彩者了解公益金知晓度,在调研中倾听群众对慈善工作的意见建议,这些细节既能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也能让我们在“家长里短”中找准工作的着力点。

二、全面自查自纠,深入查找短板不足

作为民政系统党员干部,必须始终把调查研究作为践行初心使命、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途径。结合工作实际,我围绕“改进调查研究”要求开展全面自查自纠,深刻查摆问题、剖析根源,明确整改方向。

(一)思想站位不高

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学习不深,没有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改进调研的重要性,宗旨意识、群众观念有所弱化,未能真正把自己摆进群众立场。

(二)能力提升不够

缺乏调研方法的系统学习,习惯运用传统方式开展调研,对大数据分析、蹲点调研、随机走访等新方法运用不熟练,面对复杂民生问题时,精准发现问题、剖析本质的能力有待提升。

(三)调研问题不深

调研走访过程中对基层实际困难掌握不深,有时满足于听汇报、看材料,深入一线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不够,对调研发现的问题跟踪问效不足,成果转化不够及时。

三、靶向发力抓整改,求真务实提质效

(一)以“思想破冰”引领调研初心回归

我将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指示精神,牢记“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将调研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坚持“问题导向”,把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调研“第一课题”,做到调研前明确“为谁调研、调研什么”,调研中聚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研后紧盯“成果转化、群众反馈”,让调研真正成为密切联系群众的“连心桥”。

(二)以“作风过硬”推动调研实效提升

严格落实“四不两直”要求,多到困难多、矛盾大的地方去,多开展“蹲点式”“解剖麻雀式”调研。例如,在低保核查中,随机走访申请未通过的家庭,面对面倾听诉求,精准发现政策执行中的堵点;在慈善项目监管中,深入社区查看资金使用明细,与受益群众交流感受,用“脚步丈量”民生痛点。建立调研“问题清单”,对发现的问题实行台账管理,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三)以“纪律严明”筑牢调研作风底线

严守作风建设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杜绝调研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轻车简从、简化接待,不搞层层陪同,不增加基层负担;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调研用餐严格执行标准,杜绝“舌尖上的浪费”。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公开调研行程和联系方式,鼓励群众反映问题、提出建议,以严实作风树立民政干部良好形象。

改进调查研究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时。在新时代背景下,唯有以作风建设为标尺,持续改进调查研究方式方法,才能精准把握民生脉搏、破解民生难题,真正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增进民生福祉的实际成效。作为民政领导干部,我将始终牢记“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宗旨,在养老、低保、福彩、慈善等领域持续深化调研,努力打造“温暖民政、精准民政、智慧民政”,在解决问题的“攻坚克难”中彰显担当,真正让作风建设精神在民政领域落地生根,让调研成果转化为民生改善的生动实践,让民生服务更有温度、更具质感。

以上是我的研讨发言,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公文范文文库网站【公文堂】:www.gongwentang.com

公文范文文库网站【公文堂】:www.gongwentang.com

请各位用户务必收藏好以上两个网站,收藏好网址,终身可访问或下载全站公文范文

客服微信:gongwentangkf

微信公众号:【公文堂】

>>查看完整内容<<
标签: 服务 民生 提升 改进 质效 调查研究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270191867@qq.com

推荐服务

  • AI公文写作神器

    最专业的AI公文写作平台,专属公文写作模型

  • 体制内交流学习群

    入群定期分享精品原创资料、一起共同成长

客服电话

15202926937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QQ交流1群:270191867